2018年中考历史(北师大版)总复习全程突破配套(课件):模块1 主题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005095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9.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考历史(北师大版)总复习全程突破配套(课件):模块1 主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2018年中考历史(北师大版)总复习全程突破配套(课件):模块1 主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2018年中考历史(北师大版)总复习全程突破配套(课件):模块1 主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2018年中考历史(北师大版)总复习全程突破配套(课件):模块1 主题2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2018年中考历史(北师大版)总复习全程突破配套(课件):模块1 主题2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中考历史(北师大版)总复习全程突破配套(课件):模块1 主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历史(北师大版)总复习全程突破配套(课件):模块1 主题2(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 教材研析篇,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主题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1夏朝,夏、商、西周的更迭五年1考BS:七上P2225;RJ:七上P2023,【知识拓展】 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2商朝,3.西周,【知识拓展】 从夏朝和商朝的灭亡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启示:(1)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政策应该符合人民心愿;用人应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 (2)荒淫无度、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所抛弃。,考纲要求:A.识记:西周分封制,西周分封制五年1考BS:七上P2829;RJ:七上P24,【关联速查】

2、中国古代地方制度的演变(P37):分封制(P13)郡县制(P20)行省制(P36),考纲要求:A.识记: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 1春秋争霸,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五年2考BS:七上P3438;RJ:七上P3034,【知识拓展】 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 (1)齐是东方大国,有鱼盐之利。 (2)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 (3)顺应当时政治形势,打起“尊王攘夷”的旗号。,2战国七雄,【知识拓展】 纵横家为什么提出“合纵”“连横”策略? 战国时,七雄之中以秦国实力最强,严重威胁其他六国的生存,于是苏秦游说六国诸侯实行纵向联合,意图一起对抗强大的秦国。因秦在西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连横,就是秦或

3、齐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另外一些国家,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合纵连横的实质是战国时期的各大国为拉拢或打击其他国家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考纲要求:B.理解: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1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商鞅变法五年2考BS:七上P4144;RJ:七上P3639,【知识拓展】 (1)春秋战国时期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铁农具的广泛使用;牛耕的推广;个体经济(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各国的社会变革等。 (2)原始社会使用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奴隶社会使用青铜工具,封建社会使用铁制工具,这充分说明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2商鞅变法,【知识拓展】 商鞅变法是成功了,

4、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评价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因守旧贵族的反对,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但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汉字的演变五年未考BS:七上P46,P49,P71;RJ:七上P4142,青铜艺术五年未考BS:七上P4748;RJ:七上P2627,孔子五年1考BS:七上P5051;RJ:七上P4647,【关联速查】 中国教育的发展:孔子创办私学(P17)、汉武帝设立太学(P21)、科举制(P30)八股取士(P39)、京师同文馆(P54)、京师

5、大学堂(P58)、奏定学堂章程(P59)、科举制的废除(P59)、九年义务教育(P86)、高等教育的发展(P86)、“科教兴国”战略(P86)。,老子五年未考RJ:七上P4748,百家争鸣五年1考BS:七上P5152;RJ:七上P4849,【知识拓展】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1)春秋战国时期正是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时期,铁器的普遍使用、牛耕的推广,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力。农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兴盛。,(2)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猛烈地冲击了传统的社会统治秩序,进一步加速了奴隶制度走向崩溃的进程。各国竞相改革,刚刚上台的新兴地主阶级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政治理论为他们解决社会大变革中的一系列问题(维护自己的统治、增强争霸实力等)。 (3)一批士人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 (4)自孔子创办私学以来,私人办学盛行,为各派学说的传播提供了阵地。,都江堰五年1考BS:七上P5455;RJ:七上P3738,考纲要求:B.理解:以都江堰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