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语文复习(人教版,浙江专用)专题练习:专题七 小说阅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998186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中考语文复习(人教版,浙江专用)专题练习:专题七 小说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8中考语文复习(人教版,浙江专用)专题练习:专题七 小说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8中考语文复习(人教版,浙江专用)专题练习:专题七 小说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8中考语文复习(人教版,浙江专用)专题练习:专题七 小说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8中考语文复习(人教版,浙江专用)专题练习:专题七 小说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中考语文复习(人教版,浙江专用)专题练习:专题七 小说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中考语文复习(人教版,浙江专用)专题练习:专题七 小说阅读(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七小说阅读(一)一、2017台州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红色玻璃球美国 威廉贝纳德在美国艾达荷州东南部的一个小镇上,有个名叫米勒斯的菜商。在经济大萧条时期,米勒斯先生在路边摆了个小菜摊,人们下班的时候路过这里,顺便采购一些新鲜的蔬菜,那个时候,钱和食品非常匮乏,所以,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十分流行。镇上有几个穷人家的孩子,他们经常到米勒斯先生的菜摊跟前晃悠。当然,他们不想买菜,只是来欣赏一下那些当时非常珍贵的物品。尽管如此,米勒斯先生也总是热情地招待他们,就像招待每个到这里买菜的大人一样。“你好,巴里!今天过得怎么样?”“你好,米勒斯先生。我过得不错,谢谢。这些豌豆看起来真新鲜。”“是的。巴里,你

2、妈妈身体好点没?”“是的,正在好转。”“那就好。你想要点什么?”“不,先生,我就是看看,这些豌豆真的很不错!”“你想带点回去吗?”“不,先生。我没有钱。”“可以用东西交换啊!你有什么东西跟我换吗?”“哦我只有几个刚赢来的玻璃球。”“是吗?给我看看。”“给,你看。这个多漂亮。”“嗯,是这样的。不过这是蓝色的,我想要个红色的。你家里有红色的吗?”“好像有。”“这样,你把这袋豌豆带回去,下次把那个红色的玻璃球带来。”“一定。谢谢你,米勒斯先生。”每当米勒斯先生和这些小顾客“讨价还价”时,米勒斯太太都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面带微笑。她很熟悉这些“交易”,也很理解丈夫的行为。除了巴里,镇上还有两个穷孩子,

3、他们的家里拿不出钱来买菜,也没有值钱的东西来交换。为了帮助他们,又显得自然,米勒斯就这样假装和他们为了一个玻璃球进行谈判。就像巴里这次有个蓝色的玻璃球,可米勒斯先生却想要红色的,下次他带红色玻璃球来的时候,米勒斯先生又想要绿色或橘红色的了。当然了,每次打发这个男孩回家的时候,总会让他带上一袋新鲜的蔬菜。许多年以后,米勒斯先生去世了。镇上的人全都来向他的遗体告别,并且向米勒斯太太表示慰问。在长长的告别队伍的最前面,站着三个引人注目的年轻男子,一位身着军装,另两位身着黑色西装白色衬衫,头戴礼帽,十分体面庄重。米勒斯太太站在丈夫的灵柩前,年轻人一个一个走上去拥抱她,低声安慰几句。然后,米勒斯太太满含

4、热泪,注视着他们把自己的手放到米勒斯先生冰冷苍白的手上。这三个年轻人就是当年和米勒斯先生用玻璃球交换蔬菜的穷孩子。他们告诉米勒斯太太,当年他们是多么感激米勒斯先生,感谢他当年换给他们的蔬菜。B21现在,米勒斯先生不用再和他们为了玻璃球的颜色和大小讨价还价了,这三个孩子也不用再靠他的救济度日,可他们一生都会记住他。虽然,米勒斯先生一生都没发过大财,可在镇上人们的眼里,他是艾达荷州最富有的人。在他已经失去生命气息的右手里,正握着三颗亮晶晶的红色玻璃球。(选自中国学生必读的微型小说精选,有改动)1阅读小说,简要概括小说的两个主要情节。(2分)_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表现了米勒斯太太怎样的心理?请联系上下

5、文简要分析。(4分)(1)每当米勒斯先生和这些小顾客“讨价还价”时,米勒斯太太都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面带微笑。_(2)然后,米勒斯太太满含热泪,注视着他们把自己的手放到米勒斯先生冰冷苍白的手上。_3阅读第段,指出这部分文字运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_4“虽然,米勒斯先生一生都没发过大财,可在镇上人们的眼里,他是艾达荷州最富有的人。”为什么米勒斯先生是“最富有的人”?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_二、2017杭州模拟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车站食堂里的老人康帕乌斯托夫斯基在迈奥尔的车站食堂的一角里,坐着一个清瘦的老人,生着满脸硬胡子。里加湾的上空,冬天的暴风一阵阵呼啸而过,海岸上

6、覆着很厚的坚冰,透过风雪可以听见波涛冲击岸边坚冰的声音。显然这位老人是到食堂里来取暖的。他什么也没有点,无精打采地坐在长椅上,把两只手笼在补得很坏的渔夫短大衣袖里。和老人一起来的还有一条毛茸茸的小白狗,它蹲在老人的脚边哆嗦着。在老人的邻座上,有一群年轻人,后脑勺绷得很紧,而且脸色通红地、大吵大嚷地喝着啤酒。帽子上的雪融化了,雪水滴到啤酒杯里,漏到熏肠面包上。不过,那些年轻人正在争论一场足球赛,所以没注意到这个。当一个年轻人拿起面包一口咬下一半时,这条狗忍不住了,它到小桌边,举起前脚,阿谀地望着年轻人的嘴。“彼契!”老人轻轻地叫它道,“你多不害臊!彼契,你干吗去打扰人家?”可是彼契仍然站在那里,

7、只是它的前腿不住地哆嗦,因为举乏了,耷拉了下来。等到两脚碰到潮湿的肚子上时,便忽然醒悟过来,又重新举了起来。但是那些年轻人没注意它,他们正谈得津津有味,而且不时把冷啤酒倒到杯子里。“彼契!”老人又叫,“喂,彼契!过来!”小狗很快地摆了几下尾巴,好像告诉老人它听见了,请他原谅,不过它一点办法也没有。它不看老人,甚至完全背过身子去,它好像在说:“我自己知道这不好,不过你又不能给我买一块这样的面包。”“唉,彼契,彼契!”老人低声说,因为心里难过,声音有点发颤。彼契又重新摇了一下尾巴,顺便哀求地看了老人一眼,它好像请求他别再叫它,因为它自己心里也不好受,若不是万不得已,它当然绝不会向陌生人讨的。一个颧

8、骨高大、戴着绿色帽子的年轻人终于看见了这条狗。“要吃的吗,狗崽子?”他问道,“你的主人在哪儿?”彼契欢喜地摇摇尾巴,看了老人一眼,甚至轻轻叫了一声。“您是怎么回事,先生!”年轻人说,“您既然养狗就得给食吃,不然就不文明。您的狗跟人家讨食吃,我们这儿有法律规定不许讨饭。”那些年轻人哄堂大笑起来。“净胡说八道,瓦尔卡!”其中一个人喊道,掷给狗一片香肠。“彼契,不许吃!”老人喊道,他的脖子涨得通红。小狗蜷缩起身子,耷拉下尾巴,回到老人身边来,甚至看都没看一眼香肠。“一点渣儿都不许动他们的!”老人说。他开始痉挛地翻他的衣袋,掏出几个银角子和铜子来,放在掌心上,一面数着,一面吹掉钱上粘着的脏东西。他走到

9、柜台边,把几文零钱放到潮湿的台子上。“来一块香肠面包!”老人哑着嗓子说。女售货员在碟子里放了两块面包,递给了老人。“只要一块!”老人说。“您拿去吧!”女售货员低声说,“我不会因为您受穷的”“谢谢!”老人说,“谢谢啦!”他拿起面包到月台上去了。月台上一个人也没有,一阵暴风已经吹过,第二阵暴风正在刮来,不过离得还很远,甚至可以在利耶卢皮河对岸的白色树木上,看见微弱的阳光。老人坐到长凳上,给了彼契一块面包,把另一块用灰色手帕包起来,藏在袋里。小狗痉挛地吃着,老人看着它说道:“唉,彼契呀,彼契呀!真糊涂啊!”小狗没听他说话,它在吃东西。老人看着它,用袖子揩着眼睛风吹下了眼泪。1文章的结尾写到老人落泪,

10、你觉得老人落泪的原因是什么?请联系全文概括回答。(4分)_2第一段画线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_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请具体分析。(4分)(1)“唉,彼契,彼契!”老人低声说,因为心里难过,声音有点发颤。_(2)“彼契,不许吃!”老人喊道,他的脖子涨得通红。_4“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5分)_小说阅读(二)一、2017宁波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蜕变蔡浩淇她用胖嘟嘟的小手紧握着婴儿床的栏杆坐着,舌尖不住地舔着刚长出的两颗门牙,灵澈的眼珠子骨碌地转动,四处张望。初夏晌午的阳光穿过葡萄棚,在她身上洒满了点点金圈。一片葡萄叶摇曳着飘下,落在她的脚跟前。她挪动一下圆滚滚的胖腿,好奇地望着那片落叶。一个黑点在树叶边缘晃动,过了一会儿成了一条肥厚的黑线,滑过树叶表面,无声无息地直朝她游动。带毛的黑线爬上了她白嫩的脚踝,小腿肚,膝盖她觉得一阵刺痒,那肥厚的黑线直往上爬,越来越近,毛茸茸的身躯越来越大。转眼间一团黑毛已附在她肩上,黑团中有两粒小眼直盯着她。“达达,达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