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导学案:4.3.3 余角和补角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993493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导学案:4.3.3 余角和补角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导学案:4.3.3 余角和补角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导学案:4.3.3 余角和补角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导学案:4.3.3 余角和补角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导学案:4.3.3 余角和补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导学案:4.3.3 余角和补角(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9 4.3.3 余角和补角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认识一个角的余角与补角,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了解方位角,能确定具体物体的方位。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知识运用能力,学会简单的逻辑推理,并能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合理的猜想。3、体会观察、归纳、推理对数学知识中获取数学猜想和论证的重要作用,初步数学中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能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中获益。重点:认识角的互余、互补关系及其性质,确定方位难点:通过简单的推理,归纳出余角、补角的性质,并能用规范的语言描述性质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1、提出问题:来源:gkstk.Com (1)在一副三角板中,每块都

2、有一个角是90,那么其余两个角的和是多少? (2)已知1=36,2=54,那么1+2=?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得出结论:都是90 2提出问题(1)观察方格如下图中的两个角,你能猜想1+2等于多少度? (2)如果1=144,2=36,那么1+2=?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小组交流,得出结论:都是180教师活动:操作多媒体,移动2,使1、2顶点和一边重合,引导学生观察1,2的另一条边,观察到两角的另一条边成一条直线,验证学生的结论二、讲授新课 1、余角与补角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42有关内容,并讲解余角与补角的定义 注:讲解余角和补角时,必须向学生说明互余、互补是指两个角的数量关

3、系,即1+2=90或1+2=180,同时强调1是2的余角(或补角),那么2也是1的余角(或补角) 2、巩固反思 (1)填空: 4718的余角是_,补角是_ (090)的余角是_,(0180)的补角是_来源:学优高考网 (2)已知一个角是它补角的3倍,求这个角 注:这两个例题讲解时,应通过师生互动的方法进行教学,在学生思考后再讲解 (3)课本P143练习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并由三个学生进行板书,其余同学进行小组交流并进行小组评价来源:gkstk.Com 教师活动:巡视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并给予适当的评价 3、余角与补角的性质 (1)提出问题:观察方格图,下图中1与3有什么关系?1与2,3与4有

4、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观察图形,小组交流观察的结果:1=3,1+2=180,3+4=180 教师活动:移动图中各角,对学生观察的结果进行验证,进一步提出问题:2与4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后得出2=4 (2)说明理由: 注:教学中,向学生说明,以上从观察图形得出的结论,还应从理论上说明其理由,并讲解课本例1来源:学优高考网 例1如上图,1与2互补,3与4互补,如果1=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分析题意,并写出说理过程,归纳性质 学生活动:完成课本分析中的问题,并在教师指导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余角、补角的性质 板书:等角的补角相等 师生互动:类比补角的性质,得出余

5、角的性质 板书:等角的余角相等三、巩固练习 1、如右图,EDC=CDF=90,1=2来源:gkstk.Com (1)图中哪些角互为余角?哪些角互为补角? (2)ADC与BDC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ADF与BDE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练习,并进行小组交流和自我评价 教师活动:巡视学生完成练习情况,并进行个别指导,然后进行讲评 2、认识方位角 提出问题:课本P143例2如下图,货轮O在航行过程中,发现灯塔A在它南偏东60的方向上,同时,在它北偏东40,南偏西10,西北(即北偏西45)方向上分别发现了客轮B、货轮C和海岛D仿照表示灯塔方位的方法,画出客轮B、货轮C和海岛D方向的

6、射线 注:讲解时应讲清楚方位角是以正北或正南方向的射线为一个角的始边,而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的射线是角的另一边 学生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画出问题中的每一条射线 3、知识拓展 提出问题:、小宁从A地向东北方向走62米到B地,再从B地向西走56米到C地,这时她离A地多少米?在A地的北偏西多少度?画出图形(用1cm表示10m),然后用刻度尺和量角器进行测量(精确到1m、1) 学生活动: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独立完成,再进行小组交流和评价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画图和测量,并对学生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四、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习了余角和补角,并通过简单的推理,得出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2、了解方位角,学会确定物体运动的方向五、作业布置课本P145习题43第8、9、12、13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