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专版)2018年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第4章 物态变化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993317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菏泽专版)2018年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第4章 物态变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菏泽专版)2018年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第4章 物态变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菏泽专版)2018年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第4章 物态变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菏泽专版)2018年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第4章 物态变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菏泽专版)2018年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第4章 物态变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菏泽专版)2018年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第4章 物态变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菏泽专版)2018年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第4章 物态变化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第四章 物态变化,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 温度和温度计,辨一辨 1.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温度计都不可以拿出来读数( ) 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就是0.( ) 易错提示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不可以拿出来读数;但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可以拿出来读数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才是0.,考点2 熔化与凝固,填一填 晶体熔化和凝固的图像如图所示: 1晶体的熔化图像如图甲所示:AB段是晶体 吸 热过程;B点处于 固 态,BC段是晶体 熔化 过程,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其所对应的温度即为晶体的 熔点 ;C点处于 液 态;CD段是 液体 吸热过程 2晶体的凝固图像如图乙所示:EF段

2、是液体 放 热过程;F点处于 液 态,FG段是晶体 凝固 过程,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其所对应的温度即为晶体的 凝固点 ;G点处于 固 态;GH段是 固体 放热过程 3晶体物质在熔点(或凝固点)时,可能是 固 态,也可能是 液 态,还可能是 固液共存 态,考点3 汽化与液化,1蒸发与沸腾是两种不同的汽化现象.,辨一辨 1.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 2.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要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且整个过程中温度不变( ),2.液化,考点4 升华和凝华,想一想 1.杨淼同学从衣柜里拿校服时,发现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变小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樟脑球升华了 2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下霜”了,那么霜

3、是不是从天上落下来的? 霜不是从天上落下来的,而是地面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教材重点图片】,重点难点突破,类型1 六种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的判断,【例1】 2016乐山中考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思路点拨】 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气态)变成小水珠(液态),属于液化;冰冻的衣服直接变干,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属于升华;草叶上形成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气态)变成小冰晶(固态),属于凝华;湖面上的冰化成水,是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例2】 2017云南中考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 B ) 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 盛夏,

4、旷野里雾的形成 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 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A B C D,【思路点拨】 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盛夏,旷野里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是物质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升华过程,升华吸热,【变式运用】 1、2017威海中考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 A初春,河面上冰化成水 B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2、20

5、17自贡中考深秋时节,自贡的气温不是很低,但我国北方却是滴水成冰的寒冷对于滴水成冰这一过程,有关物态变化和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态变化是凝固,放出热量 B物态变化是汽化,吸收热量 C物态变化是熔化,吸收热量 D物态变化是液化,放出热量,A 初春,河面上冰化成水,是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正确;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深秋,枫叶上形成“霜”是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故C错误;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是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故D错误,A 滴水成冰,物质变化前为液态水,变化后为固态的冰,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判断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固,会放热,类型2 物态变化

6、中的“白气”,理解白气的实质:水蒸气白气: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看不到的气体,平常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由于温度降低而液化形成的液态的小水珠.,【例3】2017南京中考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 B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 C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 D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思路点拨】 水蒸气是看不到的,我们看到的“白气”已不是水蒸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壶嘴处温度较高,因此不会发生液化现象,也就不会出现“白气”,所以a处较浓,【变式运

7、用】3、2017宿迁中考夏天从冰柜中取出冰棒,可以看到冰棒周围有“白气”产生,在冰棒包装袋外侧有一层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气”是水蒸气 B“白气”的形成需要放热 C白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白霜的形成需要吸热,B 夏天从冰柜中取出冰棒,可以看到冰棒周围有“白气”产生,“白气”是冰棒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液化放热,故A错误,B正确;在冰棒包装袋外侧有一层白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故C、D错误,重点实验聚焦,实验5: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 【命题点全梳理】 1水浴法加热的优点:使物质缓慢受热且均匀,便于观察温度的变化规律 2烧杯中水量的规定:能够浸没试管中

8、装有的固体,不宜太多,避免加热时间过长 3试管插入水中的位置要求:不能接触到烧杯底和侧壁 4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确定晶体的熔点 5绘制熔化温度时间图像,并对图像进行问题分析 6实验方案的评估和改进,【例1】 2017益阳中考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乙可知,萘的熔点约是 80 ; (2)乙图中CD段物质处于 液态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3)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如图丙)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直接用酒精灯加热 (写出一种即可),【思路点拨】 由图像

9、可知:(1)A点为开始加热时刻,萘开始计时时的温度是60,BC段为萘的熔化过程,对应温度为熔点,则萘的熔点是80;(2)图中BC段表示萘的熔化过程,CD段熔化完成,处于液态;(3)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说明熔化过快,可能是因为没有用水浴加热而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命题挖掘(4)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自下而上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5)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保证萘 均匀受热 ,为此需要采用 水浴 法加热 (6)应选用颗粒 较小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萘做实验 (7)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 秒表 ,加热时需要不断观察萘的 状态 变化图乙中第7

10、min时,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状态 . (8)由图像可知:萘属于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萘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9)实验中,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中“适当”的含义是: 保证试管中的固体在水面以下,试管底部不能接触烧杯底和侧壁 .,实验6:探究水沸腾的规律 【命题点全梳理】 1组装器材的顺序:自下而上 2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一是用初温较高的水直接加热;二是水的量尽可能少一些;三是烧杯上面加纸板 3气泡的变化情况:沸腾前气泡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变小;沸腾时气泡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变大 4水沸腾时的特点: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5水的沸点低

11、于100的原因: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6绘制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分析 7撤去酒精灯后,水不会立即停止沸腾的原因:石棉网和铁圈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例2】 2017江西中考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如图1所示,是某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合理的安装顺序是 (填序号) 烧杯和水 酒精灯 铁杆A和温度计(含纸盖) 铁圈B和石棉网 (2)如表是小燕记录的实验数据:,实验过程中,她发现在第3min时,水中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 变小 (选填“变大”或“变小”).,(3)请将图2中的坐标系补充完整,并根据上表数据绘出水温与时间的关系图像.,(4)由数据及图像可知,水

12、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不变 . (5)通过学习,小燕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 调为小火 的道理(选填“保持大火”或“调为小火”).,【思路点拨】 (1)酒精灯要使用外焰加热,所以合理顺序应先放好酒精灯,由其外焰高度确定铁圈及石棉网的高度;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浸没在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壁,所以接着应放置烧杯,最后安装温度计即顺序为:;(2)水沸腾前,底部的温度高于上部的温度,根据热胀冷缩可知,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小;(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连线;(4)由图像可知,水沸腾后,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5)汤处于沸腾状态,而水沸腾时的温度不变,即使加大火力,也不

13、能提高水温和使食物煮熟得快,只是加快了水的汽化,浪费了燃料因此先用大火将食物烧开,就改用小火炖,保持锅内的水一直沸腾就行了.,命题挖掘(6)规范组装器材,应 自下至上 (选填“自上至下”或“自下至上”)固定各个仪器. (7)水在沸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白气”,其形成原因是 高温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成为小水珠 . (8)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98 ,低于100,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 低于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六年真题全练,命题点1 温度计的读数 温度计在使用时,感温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读数时,首先明确温度计的

14、分度值,然后认清温度计的液柱上表面是在零刻度线的上方还是下方,在零刻度线上方温度为正,在零刻度线下方温度为负最后,找到液柱上表面对应的刻度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12015菏泽中考正确使用物理实验器材,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前提,对下列器材所指示的数据,读数正确的是( ),B 电流表接的是“0.6”和“”两个接线柱,量程是0.6A,分度值是0.02A,指针在0.4A后4小格处,示数为0.48A,故A错误;图中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质量m50g10g2.4g62.4g,故B正确;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柱在0以下3格处,示数为3,故C错误;速度表上标有“km/h”,说明采用的单位是km/h,在20km/

15、h之内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2km/h,速度表的读数为70km/h,故D错误,22017菏泽中考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因此其示数是38.,猜押预测1、2017怀化中考某同学在探究水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水的沸点是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由图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所以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98,即水的沸点是98;因为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大小有关,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所以该实验环境的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38,98,小于,命题点2 六种物态变化辨析 辨析物态变化,我们首先应明确变化前后物质所处的状态(固、液、气),再对应六种物态变化的概念,进而找准对应关系即可辨析判断 32017菏泽中考关于物态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B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升华现象 C冬天室外飘起的雪花,是凝固现象 D秋天早晨室外花草上的露珠,是液化现象,D 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汽化现象,故B错误;冬天室外飘起的雪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