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七 区域产业活动 19 农业生产活动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992556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七 区域产业活动 19 农业生产活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七 区域产业活动 19 农业生产活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七 区域产业活动 19 农业生产活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七 区域产业活动 19 农业生产活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七 区域产业活动 19 农业生产活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七 区域产业活动 19 农业生产活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七 区域产业活动 19 农业生产活动课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七 区域产业活动,第19讲 农业生产活动,-3-,-4-,备考点一,备考点二,农业区位因素 核心知识,-5-,备考点一,备考点二,规律总结农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思路 在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主要从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两个角度来抓住主导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区位选择非常重要,一般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角度来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并结合不同农业部门及农作物生长特点进行合理布局。 将地形、气候因素叠加起来,初步确定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6-,备考点一,备考点二,考虑地形条件的影响:地形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类型与分布,可结合下图理解:,考虑气候条件的影响: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宜

2、不同的作物生长,这种影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柑橘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水稻水热条件好的平原地区;苹果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区。,-7-,备考点一,备考点二,(2)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布局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8-,备考点一,备考点二,对某一地区而言,各种区位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一定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或限制性因素,从而确定主导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的确定要体现作物习性与生存环境的统一。,-9-,备考

3、点一,备考点二,知识扩展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在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但可利用科学技术对不利因素进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如交通运输条件、技术、市场、政策等)发展变化较快,对农业区位影响较大。具体分析如下所示:,-10-,备考点一,备考点二,典例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11-,备考点一,备考点二,材料二 下表为图1中甲地的年平均降水量(单位:毫米)统计资料。,材料三 渔产品和花生是甲地所在国家支柱性出口产品。20世纪60年代该国年平均鱼产量10.7万吨,此后快速增长,1997年产量达到峰值45.7万吨后开始下降。,(1)甲地是所在国花生主产区,分析

4、降水特征对该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2)分析甲地所在国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及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2-,备考点一,备考点二,答案:(1)生产主要集中在69月降水较丰富月份;降水量年内、年际变化大,生产易受旱涝灾害影响;降水变率大,生产对灌溉的依赖性强;年内旱季时间长,土壤易盐渍化,对农业生产影响大。 (2)沿岸有寒流经过;洋流为上升流,使海底营养盐类到达表层;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形成渔场。过度捕捞导致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第(1)题,根据题意从降水特征进行分析,一般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分析。有利影响:降水较多,提供水源;不利影响:降水变率较大,易形成洪涝与干旱等

5、自然灾害,加之降水少的时候进行灌溉,易产生土壤盐渍化等环境问题。第(2)题,渔业资源丰富主要从渔场的成因进行分析。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过度捕捞导致的鱼的种类、数量下降或枯竭,进而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13-,备考点一,备考点二,农业地域类型 核心知识,-14-,备考点一,备考点二,方法技巧农业地域类型的判读 (1)根据区域环境特点判断。 根据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可知,农业地域类型与所在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存在紧密联系。如农业地域类型与气候类型存在以下规律: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生产地为季风气候或热带雨林气候;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地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大牧场放牧业生产地主要为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6、乳畜业生产地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或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在具体分布时,需充分挖掘题中透露的农业区域环境信息,辅助判读。,-15-,备考点一,备考点二,(2)根据空间分布规律判断。 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特点,其在空间上分布相对固定,如商品谷物农业典型代表美国中部平原,大牧场放牧业典型代表阿根廷潘帕斯草原,混合型农业典型代表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等。同时可以借助农业地域类型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进行判读。,(3)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判断。 每种农业都有各自不同的生产特点,可以根据农业生产情况(生产结构、生产目的、生产对象、生产特点等)来判读农业地域类型。如亚洲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所在地人多地少,为劳动密集型

7、农业,生产对象为水稻,生产目的以自给为主;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生产对象以小麦和玉米为主;混合农业经营多样,生产对象组合形式多样,对市场变化具有一定调节性。,-16-,备考点一,备考点二,典例2(2018浙江4月选考)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下图为黄河三角洲略图。,-17-,备考点一,备考点二,材料二 传统盐碱化治理措施是在地表开挖明渠,引水漫灌,以降低土壤盐碱含量。2000年以来,该地区引进暗管排盐碱技术,即在土壤中铺设渗水管收集盐碱水,再通过排水管将盐碱水排出。目前,这一技术已成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治理的有效措施。 有专家认为,与商品谷物农业相比,该地更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你认为专家提出该观点的理由有哪些?,答案:灌溉水源紧张,缓解水资源压力;土壤盐渍化较重,相对适宜牧草生长;畜牧产品市场扩大,牧业经济效益更高。 解析:一方面说明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缺点,另一方面说明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