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科教文艺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986589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科教文艺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科教文艺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科教文艺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科教文艺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科教文艺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科教文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科教文艺(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教育学习是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措施。“百日安全活动”开展以来,保卫部从自身着手对本部门所有员工开展集中安全教育培训专题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科教文艺考向预测本专题考试大纲: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6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3)教育事业的发展。本专题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是每年高考必考内容。考查的重点是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村

2、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的进程等。从考查形式上看,本专题命题形式多样、材料选取广泛、多以表格、图片和人物观点等为载体,题型多样。预计今后高考有可能从以下几点命题:一是再现新中国经济建设曲折发展历程有关史实的背景、特点及影响。二是中国经济体制的变迁,从照搬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必然性及特点。重视科技方面的巨大成就,把握教育方面的重大方针及其与时代的关系,理解“科教兴国”的含义。考查科教文艺则以选择题形式为主。知识与技巧的梳理【知识框架】本专题的主线分为四条:主线一 改革开放以前,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大

3、体上可分为三个不同阶段:(1)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时期。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十年,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曲折和失误。(3)第三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但在周恩来和邓小平主持工作时,国民经济得以回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线二 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主要有以下四大历史现象:(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20世纪80年代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3)对外开放经历了创办经济特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等步骤;(

4、4)20世纪90年代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起来。主线三 社会主义建设一直围绕两条线曲折探索:一条是内在的生产关系的线,从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和多种经济成分方向改革;另一条是外在的开放线,从相对封闭到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方向改革。主线四 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主要有科技、教育、文学艺术三条基本线索,注意每个阶段的重大成就。考点一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年,提出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任务。2“一五”计划:19531957年,优先发展重工业,初步

5、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3三大改造:1953年起,国家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1正确探索: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确定了党的主要任务是把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2.探索失误(1)1958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2)“大跃进”片面追求高速度,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3)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3纠正失误:1960年冬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起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4国民经济的劫难:“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

6、例题】(2016新课标全国卷,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解析】为奠定我国工业化的基础,“一五”计划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进而导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故A项正确;“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说明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结构还不能做到平衡发展,故B项错误;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

7、模是20世纪60年代,为克服“大跃进”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严重比例失调和混乱局面而采取的措施,时间上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故D项错误。【答案】A【解题技巧】准确理解题干材料主旨,注意其中的时间信息,联系所学知识。例如本题中“一五”计划期间,“抑制非生产性建设投资”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重点发展重工业,努力为工业建设提供条件,于是出现住宅建设投资减少和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受到抑制的现象,故A项正确;C项是对材料信息的表面解读,不能反映其实质,故C项错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故D项

8、错误。考点二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道理的探索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心转移,确定改革开放的决策。二、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企业有了竞争机制。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邓小平“南方谈话”阐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4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四、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过程:深圳等经济特区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港

9、口城市长江三角洲等沿海经济开放区上海浦东的开发与开放。2特点: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例题】(2017课标全国卷,3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解析】由题干材料信息“1990年”“计划

10、与市场相结合”可知,当时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据此判断C项正确。材料强调“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而不是国家干预经济模式,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发展模式而不是经济全球化问题,故B项错误;该报告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目的在于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服务,故D项不是报告的主旨。【答案】C【解题技巧】具备时空观念,准确抓住题干主旨,排除表面现象,排除无关项。本题的时间是1990年,中央分析的是西方的经济发展模式,目的肯定是为中国所用,结合1990年的时代背景,中国之前是计划经济,而美国之前的市场经济,罗斯福开创了计划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中央也希望借鉴美国的,所以与题干信息最相符的是

11、C项。考点三 现代中国的科教文艺一、科技成就1新中国成立后的“两弹一星”。2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研制杂交水稻成功。3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并安全返回,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4新时期计算机、生物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二、教育1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了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人民教育方针。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3“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大动乱,冲击了教育,高考制度被废止。4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实施义务教育和科教兴国战略等。三、文艺1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

12、进了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2“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左”倾错误的影响,“双百”方针执行遭受挫折,文学艺术和学术界百花凋零。3新时期恢复“双百”方针,中国科学文化领域重现生机,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例题】(2017课标全国卷,31)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解析】材料中高校在校生总数的

13、增长,是人才选拔制度改革的结果,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反映,这体现人才选拔制度改革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故C项正确。A项表述太绝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排除B项;高等教育并没有普及,D项说法错误。【答案】C【解题技巧】准确提取题干材料信息,熟练运用史料与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排除干扰选项,从而找出正确选项。本题从题干可看出从1977年开始,高校学生迅速增长,分析选项,ABD选项说法都是错误的,排除。(45分钟)限时训练经典常规题1(2016江苏单科,13)下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A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基本

14、实现B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环保观念C往来的船只说明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D工作的场景展现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解题思路】“一五”计划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此时工业化远未实现,A项排除。“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并未重视环保问题,B项排除。C项不符合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基础薄弱、底子薄的史实,排除。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一五”计划调动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和积极性,D项正确。【答案】D2(2017江苏单科,13)1981年底,经过调查研究,国家相关部门认为,扩大出口创汇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外贸垄断体制,二是产品质量低,三是出口亏损。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包括A对国营企

15、业进行股份制改革B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C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解题思路】根据材料“扩大出口创汇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外贸垄断体制”并联系所学可知,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城市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的自主权,B项正确;我国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目标后,A项错误;1986年,我国才正式申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1995年后转为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项错误;1980年,我国就已在广东的深圳、珠海等地设立了经济特区,D项错误。【答案】B3(2017课标,31)右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解题思路】1953年11月,中央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颁布的关于扫盲标准、毕业考试等暂行办法的通知,扫盲工作成为农村工作内容之一,很多的农村妇女都去夜校学习,所以画家是依据该史实进行的艺术创作,并不是作者的艺术想象,它是有现实依据的,故C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