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琵琶行课件1北师大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980894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5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琵琶行课件1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琵琶行课件1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琵琶行课件1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琵琶行课件1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琵琶行课件1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琵琶行课件1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琵琶行课件1北师大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琵琶行,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白居易、识记文言基本知识点。 2、 欣赏景物描写的作用。 3、 学习描绘音乐的方法。 4、 领悟作者关注现实、同情和尊重受损害的下层妇女的崇高精神。,导入语,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穿越诗经的河流,走过了3000年的曲折岁月。一提起唐代,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帝王将相,而是才子佳人,在唐朝就有这样一位皇帝,也许他的名字早已被人们淡忘了,可是他为一位诗人写的悼亡诗却永久的流传了下来,而这位诗人就是唐朝的一张名片,千百年来,不断地接受一代又一代的诗歌朝圣者。这位皇帝是谁呢?他就是唐宣宗李忱,他写的这首诗是这样的:“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

2、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这位诗人是谁? 这位伟大的诗人就是白居易。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他的琵琶行,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60首,与杜甫的“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同为著名的诗史。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明畅,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写作背景,琵琶行

3、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后的第二年秋天写的。元和三年,白居易任“谏官”;五年,调京兆府户曹参军;九年,接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宰相武元衡被刺死,白居易首先上疏,急请捕“贼”。朝廷深恶其僭越言事,诬其“浮华无行”、“甚伤名教”,贬为江州司马。 行:乐府歌辞的一种体裁,多用于铺叙记事,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自由,富于变换。,简析小序,小序有什么作用,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 概述琵琶女身世; 点明写作动机; 定下全文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整体感知,通过诵读和对小序的学习,简要概括这首叙事诗的内容,被贬官后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至江边 ,巧遇琵琶女之事。,欣赏景物描写的作用,诗歌

4、往往少不了对景物的描写,同样,本诗歌前后贯穿了几处景物描写的文字。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呢 ?,篇首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东送客时的环境。交代了时间、地点。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凄切的感情基调。,“别时茫茫将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东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景物有了感应。,“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烘

5、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侧面衬托了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学习描写音乐的方法,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比喻 好处:以声喻声,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声音来作比喻,把抽象无形的琵琶声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不仅写出了音乐徐疾抑扬、多姿多彩的变化,还让人有亲耳聆听之感。,叠词和连绵词 好处:使音节琅琅上口、悦耳动听。,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 好处:写听众的反应突出了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曲中带情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琵琶女在演奏中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而相似的遭遇也使诗人从乐曲中听出了其中的感情。,小结,诗人运用一连串的比喻来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的音乐,用音强、音高、音色、节奏、旋律各不相同的十多种声音来比喻四根琴弦所发出的不同乐声,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仅调动了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而且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此外,还用“嘈嘈”、“切切”等叠词和“间关”“幽咽”等连绵词来描摹琵琶声,更增加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感。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诗人用“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咏回味的广阔空间。还从侧面通过对听者的反应的描写,表现出琵琶曲的艺术魅力。当然,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也是本诗描写音乐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都是我们在平时写作中值得学习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