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岳阳楼记》教案1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976469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岳阳楼记》教案1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岳阳楼记》教案1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岳阳楼记》教案1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岳阳楼记》教案1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岳阳楼记》教案1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岳阳楼记》教案1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岳阳楼记》教案1 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岳阳楼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过程与方法: 1、熟读背诵全文并能翻译。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赏析精彩语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 导入新课: 一、导入新课:封建时代许多有志的文人士大夫都把“穷则独善其身,大则兼济天下”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他们为官时积极

2、从政,力主改革,为官一方,造福百姓;被贬时,则寄情山水,独善其身。苏轼、柳宗元、范仲淹都是其中的代表。特别是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表现出了阔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成为天下人的楷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名篇岳阳楼记。二、作家作品简介1作家简介: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刻。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

3、,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集传世。2背景资料: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

4、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而范仲淹自己也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三、合作探究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谪守( )朝晖夕阴( ) 迁客骚人( ) 霪雨( 霏霏( )薄暮冥冥( ) 潜形( ) 岸芷汀兰( )( )皓月( ) 心旷神怡( ) 宠辱偕忘( ) 浩浩汤汤( )2、作家简介。 (1)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_范仲淹_,字_希文_,_北宋_

5、朝_政治_家、_文学_家。在本文中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2)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干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_。(用岳阳楼记中两个相连的四字短语填写)3、岳阳楼。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与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合称为江南三大名楼。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

6、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骄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怎么停顿?三、分析第一段 1、请同学朗读课文第一段。 2、翻译第1段,记叙作记的时间、缘由、嘱咐人政绩,给滕子京和自己自勉。 滴,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守,做太守。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政通人和:通,顺利。和,和乐。百废具兴:具,同“俱”,全,都。制,规模。属,同“嘱”,嘱咐。3、思考下列问题 (1)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内容?明确: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2)作者开篇用“谪”字点明了滕子京当时的处境。可见滕被谪以后心情不会太好,作者开篇直指,有

7、何用意?滕子京虽被贬岳州,却积极从政,政绩斐然。“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既是为了称赞好友不以个人沉浮为意,一心寄情与民的高尚情怀,也是为了勉励他像“古仁人”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时,作者自己在庆历五年也遭贬谪,也是为了自勉勉人。 4、第2段,写洞庭湖的景象(开阔、宏伟、气象万千) 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胜状,胜景,好景色。浩浩场汤: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朝晖夕阴:或朝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晖,日光。大观,雄伟景象。”前人之述备矣:述,论述。备,详尽。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南极潇湘:极,尽。潇湘,潇水湘水。迁客骚人:迁客

8、,谪迁的,指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得无异乎:得无,表猜度,怎能不会。5、提问: (1)、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用“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吞长江”长江流经洞庭湖,用“吞”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吞”字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气势磅礴。“衔”、“吞”字连用,化静为动,使描写的景物富于动态和活力,“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加强气势,形容水大流急,既绘声、又绘形。“气象万千”写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此外如“横无际涯”的“横”,显得境界开阔而有气魄。

9、 (2)、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A、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B、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C、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4)、文段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 引出下文 第2课时一、总结导入;略二、分析3段 1第3段,写阴雨之景,抒悲苦之情。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表示另提一事,近似“像那”。霏霏:连绵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连月不开:开,放晴。浊浪排空:排空,冲向天空。日星隐耀:隐耀,隐没了光辉。山岳潜形:潜形,隐藏了形迹

10、。墙倾楫摧:墙,桅杆。楫,船桨。薄暮冥冥:薄(比),迫近。冥冥,天色昏暗。去国,离开国都。谗,谗言,讥:讥笑,讥讽,挖苦。泛指说坏话。萧然,萧条冷落的景象。感极而悲者矣:感,感慨。悲;悲凉。 3、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三、精读品析1、第4段,写春光明媚之景,抒欣喜之情。 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波澜不惊: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上下天光:天光,天色,湖光。一碧万顷:万顷,极言其广。沙鸥翔集: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顿。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锦鳞,指美丽的鱼儿。岸立汀兰:蓝,香草。汀,水中的小洲。郁郁青青:郁郁,形

11、容香气很浓。而或长烟一空:而或,有时。长烟,大片烟雾。一空,完全消散。一,全。浮光跃金:跃金,金色的月光闪耀跳动。静影沉璧:壁,圆形的玉。此乐何极:何极,哪有穷尽。宠辱偕忘:宠,荣耀。辱,屈辱。偕,一起。把酒临风:把,持,执。临风,迎着清风。2、朗读第4段,提问:(1)、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 (2)、作者描写景物的顺序是怎样的?写了哪些景? 总-分;远-近;早-晚;以动写静 采用与上文对照的写法;至若。写昼景 。 而或。写夜景。 白天;写天写水,写水天相连的晴明,写沙滩、写游鱼、添增了自由闲适的气氛。 夜间;再次写天写水,有动

12、有静,有悠扬动听的渔歌,怎么不令人陶醉其中。 (3)、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恰,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四、分析第五段 1、第5段,议论,点文章主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或,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居庙堂

13、之高则忧其民:处在高高的庙堂上,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庙堂,指朝廷。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这样。进,指在朝廷上做官。退,指不在朝廷上做官。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呼: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无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吗?微,无、没有。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 2、概括段意; 3、提问:“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4、提问:“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提问:“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14、? “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之远”,不在朝廷上做官。(借代)6、提问:“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现箴之意。7、提问: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乐民之 乐者,民亦乐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任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五、阅读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