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971902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教育学习是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措施。“百日安全活动”开展以来,保卫部从自身着手对本部门所有员工开展集中安全教育培训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目题(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什么是矛盾?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2矛盾有哪些基本属性?它们之间有何关系?(1)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3)关系:矛

2、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矛盾的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辨析: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矛盾是事物内部双方的对立和斗争关系。()辨析: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双方的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1理解矛

3、盾概念,澄清两种错误观点(1)不能将对立和统一分别理解为矛盾的双方。事物包含两个方面,是指事物的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不应称为矛盾,两个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才称为矛盾。而“对立”和“统一”则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不能认为“统一”是矛盾的一方,而“对立”就是矛盾的另一方。(2)不能把具体矛盾等同于矛盾概念。矛盾概念是对万事万物所具有的对立统一关系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矛盾则是矛盾的具体表现。两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2“条件”引起“转化”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是指: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没有一定条件,矛盾双方是不会转化的。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说由“进步”转化为“落后”的条件就是“

4、骄傲”;由“落后”转化为“进步”的条件就是“虚心”。典例应用以下说法与下面漫画的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A阳光总在风雨后B无知无畏,有知有畏C聪明反被聪明误 D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知识。漫画主要反映了主人公只顾眼前轻松而没考虑到变轻松后可能带来的影响,即没有考虑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缺乏前瞻性,C项正确。A项强调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项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D项强调要把握时机,不符合题意。答案C目题(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其方法论要求是什么?(1)原理: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5、。(2)方法论: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2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1)含义: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2)具体表现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及其方法论是什么?(1)辩证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

6、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2)方法论意义: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矛盾具有普遍性,因此是永远不能解决的。()辨析: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但是矛盾并不是永远不能解决的。只要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

7、观点和矛盾分析的方法,就能正确地分析和解决矛盾。2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辨析: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1正确理解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1)普遍性即共性,是指各种矛盾普遍具有的共同点、共同性或叫“共同本质”。(2)特殊性即个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特性或叫“特殊本质”。(3)寓于即存在于、包含于的意思。(4)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其意思是指任何“个别”都包含着“一般”,任何“共性”都存在于“个性”之中。(5)特别注意,不能认为一般包含个别、共性包含个性,因为共性撇开了事物的具体特点,只概括、抽象了共同点

8、、共同本质。这样的错误往往是因为未全面、准确掌握普遍性(共性)与特殊性(个性)的含义,混同了“多数”与“少数”或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图示法对应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表现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3例证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典例应用“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这样的改革比较稳当。“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ABCD解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

9、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先试点后推广”是从个性中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再向其他地区或单位推广,这体现了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符合题意。个性表现共性,但说其优于共性是错误的,不选。表述错误,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答案A知识点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下列名句与下图蕴含的哲理相似的是()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B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解析:选B上图蕴含的哲理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进步与落后是一对矛盾,转化的条件是虚心、骄傲,B符合题意;A体现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C表明立场对认

10、识的影响,D体现的是意识的能动性,均不当选。2漫画救援中的失败结果说明()被救者忽视了救援者之间矛盾的斗争性被救者忽视了“救与被救”之间矛盾的同一性救援者要着眼于整体,立足全局救援者要重视局部,抓关键环节ABCD解析:选A救援结果的失败体现了救援者只看到矛盾的同一,而没有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故正确,错误;漫画中救援者的做法没有立足整体,割裂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故正确,错误。该题选A。3河北唐山启动一项“变废为宝”行动计划,旨在综合利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再生资源,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这表明( )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实践是人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人利用条件可

11、以突破规律的限制矛盾双方相互贯通ABCD解析:选B由废到宝的转化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也体现了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正确;突破规律的限制,说法错误,不选;不符合材料的主旨。该题选B。知识点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4教育部官员接受采访时表示,高考改革由上海市和浙江省作为综合改革试点,明年扩大到25个省用统一命题的试卷。全国加分政策鼓励类的全部取消,只保留一些扶持性政策,一些地方性加分政策也会减少或全部取消。上述改革措施的哲学依据在于(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同一以差别为前提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构成其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承认矛盾普遍性是正确解决

12、矛盾的关键ABCD解析:选A高考改革由上海市和浙江省作为综合改革试点,明年扩大到25个省用统一命题的试卷,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正确;个性优于共性说法错误,不选;材料没讲矛盾的普遍性,且错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该题选A。5“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顾恺之的这首诗简练地点出了四季的不同特性,下列语句中蕴含的哲理与之相符的是( )A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B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解析:选D顾恺之的这首诗点出了四季的不同特点,即矛盾具有特殊,D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

13、符合题意;A表明主观因素对认识的影响;B体现了发展的观点;C体现了联系的观点。该题选D。6李克强在布鲁塞尔出席2015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并致辞指出,中国正在推进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城镇化进程。欧洲城镇化已走过几百年历程,积累了丰富经验,值得中国学习借鉴。学习借鉴欧洲城镇化经验的哲学依据是( )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矛盾的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ABCD解析:选C借鉴欧洲城镇化经验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说法错误;表述正确。该题选C。7国务委员杨洁篪就中美关系答记者问时曾说:“我既喜欢油画,也喜欢中国的水

14、墨画,但是如果有人用油画的标准来欣赏中国的水墨画,那恐怕就要出错。”用油画的标准来欣赏中国的水墨画,之所以会出错,从哲学上来看是因为()A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是不同的B矛盾具有特殊性C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解析:选B之所以用油画的标准来欣赏中国的水墨画会出错,原因在于油画与中国水墨画属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矛盾,这是二者相区别的特殊本质,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目指向。8互联网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互联网”正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新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人认为,目前中国“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大多依靠“用免费拉人气、用刷单求上位、用低价抢市场、用爆款搏利润”,忽略了技术和质量这个根本,而制造业更需要踏实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其实,“互联网”与传统的“工匠精神”并不矛盾,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生产制造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而且能够拉近用户和制造商的距离。从用户的需求、体验出发,继而提升技术水平和精准程度,产品的功能和质量都有可能跨出一大步。真正的融合不是彻底的取代或颠覆,而是在冲击和适应的过程中彼此影响、各取所需、取长补短,最终实现相互的促进和提升。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互联网”与“工匠精神”能够实现融合的哲学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