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总复习通史版精选同步:课时演练 全方位关注6大热点主题 热点主题3 理念至上-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人文精神交融碰撞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969073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总复习通史版精选同步:课时演练 全方位关注6大热点主题 热点主题3 理念至上-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人文精神交融碰撞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总复习通史版精选同步:课时演练 全方位关注6大热点主题 热点主题3 理念至上-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人文精神交融碰撞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总复习通史版精选同步:课时演练 全方位关注6大热点主题 热点主题3 理念至上-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人文精神交融碰撞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总复习通史版精选同步:课时演练 全方位关注6大热点主题 热点主题3 理念至上-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人文精神交融碰撞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总复习通史版精选同步:课时演练 全方位关注6大热点主题 热点主题3 理念至上-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人文精神交融碰撞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总复习通史版精选同步:课时演练 全方位关注6大热点主题 热点主题3 理念至上-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人文精神交融碰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总复习通史版精选同步:课时演练 全方位关注6大热点主题 热点主题3 理念至上-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人文精神交融碰撞(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题演练三理念至上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人文精神交融碰撞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2017宁德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查24)论语载:“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成书于战国末期的管子中写道:“天子出令于天下,诸侯受令于天子,大夫受令于君。”这些言论共同体现了()A宗族伦理观念B“天人感应”学说C中央集权理论D“大一统”思想【解析】“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无法体现宗族伦理,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天人感应”,故B项错误;中央集权强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夫受令于君”不能体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C项错误;“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子出令于天下,诸侯受令于天子,

2、大夫受令于君”均强调了天子之下的政令统一,故D项正确。【答案】D2(2017咸阳市高三高考模拟检测(三)24)先秦儒家在社会道德伦理层面强调的父子关系应是“父慈子孝”;但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成了一种法定义务。这种变化()A吸取了法家思想的治国理念B体现了道家休养生息政策C反映了家庭伦理关系的紧张D使儒学独尊地位得以确立【解析】据材料“先秦儒家在社会道德伦理层面强调的父子关系应是父慈子孝;但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成了一种法定义务”可以得出这种变化吸取了法家思想的治国理念,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道家休养生息政策的任何信息,故B项错误;“父慈子孝”到“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体现不

3、出家庭伦理关系的紧张,故C项错误;儒学独尊地位得以确立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故D项错误。【答案】A3(2017临汾市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二)28)下表是武昌起义后独立各省最高军政长官来源统计表,据此可知辛亥革命()新军将领革命党咨议局议长巡抚布政使提督督练公所总参议13人5人3人3人1人1人1人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解析】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在政权中占少数,除此外的立宪派与旧官僚投机革命,不能代表广泛的社会基础,故A项错误;革命党人对立宪派与旧官僚妥协,让他们进入革命政权,反映出辛亥革命明显的妥协性,故B项正确;资产阶级革

4、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材料没有体现出资产阶级的领导地位,不能反映出资产阶级革命的特征,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辛亥革命的方式,故D项错误。【答案】B4(2017黄山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30)1920年,陈独秀认为:“上海社会若不用猛力来改造一下什么爱国、共和、解放、新思潮、新文化等一切新流行的名词,一到上海便仅仅做了香烟公司、药房、书贾、彩票行的利器。”这说明()A民族资本主义与新文化运动相互促进B近代社会发展要以彻底的思想改造为前提C新文化运动在上海并未引起充分关注D推翻资本主义专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任务【解析】陈独秀认为,如果没有思想方面的解放与改造,政治要求便只能沦为经济的附庸,

5、这里强调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而非其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故A项错误;没有思想解放作为前提,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将无从谈起,故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在上海的关注度,材料中并没有相应的体现,陈独秀强调仅是其重要性而已,故C项错误;通过材料时间和陈独秀的发言内容我们不难得知,此时的陈独秀仍处于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而未能达到社会主义的高度,故D项错误。【答案】B5(2017大庆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33)15世纪之前的欧洲,肖像画是国王、教皇、圣人和其他社会体系中高高在上的那些大人物的专享。到了15世纪,人们喜欢将家庭成员的肖像挂在家中展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追求生活上的

6、自我满足B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C科技发展导致绘画水平提升D宗教改革开阔了视野【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15世纪之前的欧洲到了15世纪”“将家庭成员的肖像挂在家中展示”得出人们开始注重人的自身价值,开始摆脱教会的束缚,结合所学知识,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故B项正确;A、C、D项的表述均不符合题目中的时间和意思表述,故A、C、D项错误。【答案】B6毛泽系曾形象地说,大革命失败以后,官逼民反,共产党被“逼上梁山”,那个时期不大讲孙中山,“不把孙中山丢开自己就站不起来,如同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一样”。毛泽东的这段话反映了()A三民主义的内容存在局限性B三民主义与中共的革命

7、目标不符C国共两党的革命领导权之争D中共开始注重对革命道路的探索【解析】材料中“不把孙中山丢开自己就站不起来”反映了中共在大革命失败后开始注重独立探索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故D项正确。A、B两项从属于D项,排除;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答案】D二、非选择题(25分)7(2017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4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所谓“西学中源”,亦称“中源西流”。即西方文化源出中国,近代西方文明,中国“古已有之”。这是中国人早期认知西方文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是“西学东渐”过程的产物。明清之际,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中国传统文明的停滞与落后,希望学习西方的先

8、进技术乃至制度,但是,传统文明的强大惯性却使他们的心理处在一种矛盾当中加之时人昧于世界,只能将新生事物与自己熟知的知识相比较,从中寻求认识的依据,所以,“西学中源”说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摘自中华书局清史资料材料二“中体西用”是在保持文化优越感的前提下保守派和务实派都认可的“自强”方式,是对“西学中源”的继承与超越“中体西用”解决了保守派只看到“百年变局”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收拾人心、重修政治却轻视外部威胁的问题上。“中体西用”解决了务实派只看到“千年变局”而没有意识到在缺乏对传统文化自信心基础上学习西方也可能引起对传统文化冲击,以及由此引起大一统内部涣散的问题。摘自陆勇从“西学中源”到“中体西用

9、”传统“中国”观念的调适(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学中源”和“中体西用”学说产生的不同历史背景,并指出“中体西用”对“西学中源”有何超越。(13分)(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学中源”和“中体西用”对中国产生的共同影响,并谈谈你对“中学”和“西学”的认识。(12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历史背景,西学中源的提法是明清时期西学东渐的产物,明清时期的时代背景;海禁及闭关锁国导致国人保守愚昧,助长国人妄自尊大的心理;中国传统文明的深远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经世致用学说的兴起。中体西用的背景:根据材料二结合课本洋务运动兴

10、起的背景,指出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先进的军事、生产技术被认可;传统文化的优越感得到传承。第二小问,中体西用的超越性,在于具体的实践性洋务运动上得出: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经济管理经验;借鉴西方近代教育制度;创立近代海军。第(2)问第一小问共同影响:材料呈现的西学与中学的关系,学习西方也可能引起对传统文化冲击;根据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反作用来分析,得出:承认西学的“合法”地位,打破了“华夷秩序”,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打破中西文化对立,融会中西,反思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近代化进程。同时在保持文化优越感的前提下,说明这些学说,没有冲破“中体”的束缚,

11、带有浓厚的封建纲常色彩。第二小问认识:材料中呈现的中西学,建立在西学对中学的冲击和影响,即不同文明的碰撞和容忍,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得出:中学与西学体现不同性质的文明;中学与西学可以相互吸收借鉴;中学与西学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答案】(1)背景:西学中源明清之际出现“西学东渐”现象;海禁及闭关锁国导致国人保守愚昧,助长国人妄自尊大的心理;中国传统文明的深远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经世致用学说的兴起。(任意三点,6分)中体西用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先进的军事、生产技术被认可;传统文化的优越感得到传承。(任意两点,4分)超越: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经济管理经验;借鉴西方近代教育制度;创立近代海军。(一点2分,两点3分)(2)影响:承认西学的“合法”地位,打破了“华夷秩序”,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打破中西文化对立,融会中西,反思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近代化进程。但这些学说,没有冲破“中体”的束缚,带有浓厚的封建纲常色彩。(8分)认识:中学与西学体现不同性质的文明;中学与西学可以相互吸收借鉴;中学与西学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言之成理,符合题意即可。任两点,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