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教案 语文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965894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教案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教案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教案 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教案 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教案 语文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教育学习是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措施。“百日安全活动”开展以来,保卫部从自身着手对本部门所有员工开展集中安全教育培训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文章内容,分析热带雨林被毁的原因及造成的巨大灾难。2、理解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理的作用。3、培养默读能力,能把握文章重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4、理解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二、教学重点掌握文中运用的列数据、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三、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在地球赤道的南北两边,有几片终年润湿的土地,那里气候炎热潮湿,雨水充沛,是动植物生长的乐园。这些地区,茂密的森林终年常绿,宛如环绕地球的一条翡

2、翠项链;上千种走兽飞禽自由地在花丛间穿梭、攀援、飞舞。这就是热带雨林。请同学们看课下注解,明确雨林的意思。接着观赏一些雨林的图片。二、示标1、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2、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基本内容。三、自学指导(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生字词,4分钟后请同学上台写出生字词。(学生读,老师巡视)濒bn临栖q息灰烬jn摄sh取白垩纪驯xn化焚fn烧疟ne疾刀耕火种意味深长连锁反应滥砍滥伐休戚相关学生把上面的字词齐读两遍刀耕火种:一种原始的耕种方法,把地上的草木烧成灰做肥料,就地挖坑下种。意味深长:指意义深远,有无限的情趣。意味,思想、情趣。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四、自学指导(二)学生读课文

3、,了解基本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说出每一部分的大意。可以小组讨论,4分钟后请代表发言。2、检查自学效果,请学生发言后,然后教师点拨:第一部分(1段)说明雨林正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第二部分(25段)说明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类将丧失一大批物种。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地球上生命多样性的毁灭意味着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第四部分(1113段)警告人们:如果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五、自学指导(三)学生自读课文,讨论以下问题:(4分钟)1、目前雨林的现状是怎样的?2、雨林的消失,将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灾害?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1、目

4、前,雨林正在遭受人类的滥砍滥伐,它已成为破坏最严重的生态区。文章第一段说:“雨林以每分钟27万平房米(相当于40多个足球场)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每年有一个纽约州大小的雨林永远消失。”2、雨林犹如一个巨大的多样性生物大家园。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类消失一大批物种;意味着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将遭受严重的破坏,它会加剧全球变暖的趋势;雨林的消失还将导致水土流失,洪水反滥;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六次大规模灭绝。六、自学指导(四)(一)、读课文25段,思考下列问题:(4分钟)1、物种的消失将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危害?明确:有四分之一的药物源于热带雨林的动植物,至少有2500种潜在

5、的新水果和蔬菜生长在世界各地的热带雨林中,人类的日用品及工业原料的珍贵资源也有很多是来源于热带雨林中丰富的植物,如果听任热带雨林消失,将意味着人类会失去很多东西。另外,雨林深处大量未被发现的信息和资源,也会随之而流失。2、人类为何要摧毁如此珍贵的资源呢?明确:伐木公司砍伐大量树木,将硬木木材运往各国销售;土地扩张,在雨林区新建牧场的做法也很普遍。(二)、读课文610段,讨论下列问题:(4分钟)找出第10段的中心句,本段可分几层,说出各层的大意;弄清楚本段是按怎样的顺序说明的。(3分钟)明确:中心句是第1句。本段可分三层,第一层(1句)提出这段说明的中心。第二层(2、3句)说明砍林、烧林造成大量

6、二氧化碳增加,造成环境进一步恶化。第三层(4、5句)强调双重后果带来的双重灾难。本段是按总分总的顺序说明的。七、自学指导(五)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一。(讨论后请同学发言,5分钟)明确:动物物种濒临灭绝:猩猩、昆虫、动物物源雨林毁灭珍贵植物物种濒临灭绝:水果品种、蔬菜品种、植物药源破坏大气:全球气温升高、灾难性气候变化、冰川溶解、洪水泛滥、更多动植物死亡由此可看出:文章结构严紧,逐层深入,使事理清楚透彻。七、小结文章一开头就综合使用多种说明方法,并用说明结合议论的方式,警告人们:雨林正在快速消失。真是触目惊心,倍加关注。八、当堂训练1、听写生字词2、熟读课文,详细了解雨林的毁灭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连

7、锁反应,试着画出树形图。第二课时一、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了雨林毁灭的速度惊人,也知道了雨林毁灭的可怕后果。那么文中是用什么方法来强调说明效果的呢?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止雨林进一步恶化?二、示标。1、讨论本文的说明方法及其说明效果。2、讨论本文的表达方式。3、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止雨林进一步恶化。三、自学指导(一)读课文,看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些方法对说明事理有哪些帮助?(4分钟讨论)明确:1、文章开头第一句就将引资料、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四种说明方法综合使用,既能给人直观、形象和深刻的感受,又突出了雨林毁灭速度之快。第三句引资料,向世人提出警告。2、数字说明分为确数说明与约数说明。

8、数字说明要准确,但由于某种原因不可能做到精确表达时,可用“大约”“左右”等约数,力求近似。如“40多个足球场”、“据估计,需毁掉6平方米的巴西雨林可换得100克汉堡包”,都是用约数客观、准确地说明事物的例子。第二句使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相结合的说明方法,使兴建牧场的效率之低直观地突现在读者面前,产生令人震惊的效果。文章大量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样可以使事理更严密、更科学。更突出的是与作比较、举例子、作诠释等说明方法结合使用,这样就将事理说得更清楚、明白、透彻。四、自学指导(二)讨论文章的表达方式,3分钟后请同学发言,然后老师点拨:文章首尾两段引言,实是巧发议论,意在向世人发出警告。首段引言在

9、警示世人的同时,又能为下文展开说明作铺垫;尾段引言更具警示作用,使人在思考中增加对环境的忧患意识,逐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采用说明与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阐述事理,更能突出主旨,引人关注。五、自学指导(三)探究防止雨林进一步恶化的措施。(同学们讨论,各抒己见,3分钟)明确:我们要树立生态道德观,重建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一种完全平等的朋友关系。我们要退耕还林、退牧还林、封山育林,极为谨慎地使用各种资源,拒绝购买和使用以热带雨林中的资源制造的产品。我们必须抛弃浪费的、漫不经心的生活方式,学会节约,必须回收更多的废品。人口爆炸使地球可供给人类的资源逐步达到极限,我们必须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还需要制定一系列有关法律文件,加强国家间环保合作。六、小结本文作者十分关注当今社会热点问题。为让世人充分认识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在文中大量运用数字说明,通过作比较、举例子,科学地说明了雨林毁灭的惊人现状,并将说明结合议论,借用世界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的话,警告世人并发出呼吁:关注雨林,保护环境,人类才有未来。七、当堂训练阅读附文,谈谈如何避免长江流域再次发生全流域大洪水。在治安防范工作中保卫部要求治安员按照“全覆盖、零容忍”的工作原则,明确责任、清晰目标,坚持对重点要害部位进行“地毯式”巡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