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单元综合检测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962143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单元综合检测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单元综合检测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单元综合检测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单元综合检测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单元综合检测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单元综合检测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单元综合检测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教育学习是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措施。“百日安全活动”开展以来,保卫部从自身着手对本部门所有员工开展集中安全教育培训第九章压强单元检测题题号一二三四五评分一、单选题(共15题;共45分)1.下面是日常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用吸管吸牛奶是利用了嘴的吸力B.水电站的拦河坝设计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C.水从自来水管流出是因为大气压强的作用D.鸟能在空中滑翔是由于受到浮力的原因2.如图所示的实验都与大气压有关,下列对于实验结果的预测,最不可能的是( ) A.把装满水的试管倒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管中的水不会从试管开口端流出来B.杯中装满水,用硬纸

2、片盖住倒置杯子,纸片不掉;杯子倾斜,纸片也不掉C.将两个挂毛巾用的吸盘挂钩密压到一起用约1N的力向两侧拉,就可以拉开D.容器底部有小孔,给容器装满水后再用密闭的盖子盖上水不会从小孔中流出3.一封闭容器装满水后,静止放在水平面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对桌面产生的压力与压强分别为F1、p1;当把容器倒放在桌面上如图乙所示,静止时对桌面产生的压力与压强分别为F2、p2 则()A.F1=F2 , p1p2B.F1=F2 , p1p2C.F1F2 , p1=p2D.F1F2 , p1=p24.下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削菠萝刀的刀尖做得很尖 B.在行李箱的底部安装有小轮 C.大型载

3、重车安装有多个车轮 D.压路机上的碾子质量很大 5.如图所示的四种飞行器,在飞行时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获得升力的是( ) A.热气球B.飞机C.飞艇D.火箭6.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可以确认管内进入了少量空气的现象是() A.将管在水银槽中轻轻上提,管内水银柱高度不变B.管内水银柱高度略小于760 mmC.使管倾斜,管内水银柱长度增加D.无论怎样使管倾斜,水银都不能充满全管7.如图所示,一个空的平底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1、p1;如果把它倒扣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2、p2 , 则()A.F1F2 p1=p2B.F1=F2 p1p2C.F1p28.生物进化过

4、程中,生物的某些部位长成了特殊的形状;生活、生产中机械和交通设施也做成一定的形状以适应实际需要那么图示中达到了减小压强效果的是( ) A.啄木鸟的喙能插入坚硬的树皮B.载重汽车有许多轮子C.盲道上铺有凸起花纹D.注射器的头很尖9.菜刀的刀刃很薄,刀柄宽厚对此,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刀刃很薄可增大压力 B.刀柄宽厚可减小压力C.刀刃很薄可增大压强D.刀柄宽厚可增大压强10.不考虑海水密度的变化及水的阻力,关于“蛟龙号”从水面以下下潜的过程中() A.所受压强增大 B.所受压强不变C.所受浮力增大D.所受浮力减小11.下列装置不是应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船闸B.茶壶C.注射器D.地漏1

5、2.在一次模拟的托里拆利实验中,四个同学分别用图所示的四种方式测量液柱高度其中正确的是() A.B.C.D.13.如图所示装置中,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 A.自动吸尘器B.用注射器注射药液C.锅炉水位计D.船闸14.如图所示,A、B、C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盐水、清水和酒精,三个容器中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pC , 则( ) A.pApBpCB.pApBpCC.pA=pB=pCD.无法确定15.成绵乐高铁的开通,标志着乐山正式步入高铁时代高铁列车进站速度要比普通列车大一些为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列车的事故发生,站台上的安全线与列车的距离也要更大些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

6、附近( ) A.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小B.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大C.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大D.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小二、填空题(共8题;共14分)16.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针筒活塞的面积为5105m2 , 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小明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与水的总质量为0.69kg;然后从烧杯中向外缓慢抽水,当抽出0.42kg 水时,活塞又开始向右滑动,则活塞与注射器筒之间的摩擦力为_N,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7、_Pa17.如图是一种“吸盘式”挂衣钩,将它紧压在平整、光洁的竖直玻璃上,可挂衣帽等物品,这是因为被玻璃“吸”住后,皮腕内的气压_大气压,皮腕与玻璃之间的_阻止衣物向下的移动 18.船闸是根据_原理建造的 19.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其目的是为了增大_;注射器能将药液吸入针筒是利用了_的作用 20.如图所示,重为1.5N的圆柱体竖直漂浮在水面上,其底面积S=30cm2 , 则水对圆柱体下表面的压强p=_Pa,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_cm(水的密度为1.0103kg/m3)21.有的汽车后部有导流板,可以加强车辆的高速稳定性如图所示,当汽车在高速行驶时,导流板上方的流速比导流板下方的小,则导

8、流板上方的气流对导流板的压强_导流板下方的气流对导流板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2.如图所示,小华把一纸条放在嘴边,在纸条的上方沿水平方向吹气时,纸条向上飘了起来,这个现象说明,气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_23.如图所示,往装满CO2的软矿泉水瓶加水,迅速拧紧瓶盖,震荡后CO2溶于水中,生成碳酸,矿泉水瓶变瘪,瓶变瘪表明瓶内气体压强_瓶外气体压强(选填“大于”、“等于”、“小于”),而瓶外的气体压强_,因此推测瓶内气体压强与反应前相比_(后两空选填“变大”、“不变”、“变小”)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6分)24.小敏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乙和丙容

9、器中装的是同种液体) (1)实验中,首先必须检查压强计能否正常使用,若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探头的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都很小,则说明该压强计的气密性_( 选填“好”或“差”); 调节好压强计后,U形管两边液面保持_ (2)小敏把探头分别浸入到图甲、乙图中的两种液体(水和酒精) 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比图乙小,由此,他判断图甲中的液体是酒精,他的判断是_( 选填“正确”或“错误”);错误的理由是_,接着他改变图乙中探头的深度,其探究情况如图丙所示 (3)比较图_可知,得出探头浸入液体中的深度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_,表示液体在此处的压强就越_(大、小)

10、 (4)小敏发现在同种液体中,探头所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表明_ (5)小明又想探究一下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于是他找来了一个木块,分别放入了装有水和装有盐水的容器中,发现两次木块都漂浮在液面上,浮力都等于木块的重力,浮力相等,所以他得出结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无关,他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原因是_ 25.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

11、:_;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人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他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_(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简要说明理由:_ 四、解答题(共3题;共25分)26.高压锅是应用液体沸点会随着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设计的,如图为水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图象已知高压锅盖出气孔的横截面积为12mm2 , 限压阀的质量为8

12、4g请你通过计算并对照图来判断;用该高压锅烧水,水温最高可以达到多少?(大气压值取1.0105Pa)27.下面是两个有关气体压强与流速相关的问题:(1)小华探究此问题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中有适量的水,U形管的左端通过橡皮管与玻璃管(图中水平部分)侧壁管v1相连通小华先用电吹风机向玻璃管中吹风,玻璃管内C处的气体流速为v1、压强为p1 , 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如图乙所示;然后改变吹风机档位从而改变风速后,玻璃管内C处的气体流速为v2、压强为p2 , 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如图丙所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知P1_P2(选填“”、“=”或“”),前后两次气体的流速vl_v2 (选填“、“=”或“”) (2)小华在星期天跟着妈妈到苏州去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