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中国道路有感》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958225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中国道路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观《中国道路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观《中国道路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中国道路有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道路以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为大背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文献为载体,形象展示9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寻民族复兴道路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分为“选择”、“奠基”、“开辟”、“突破”、“发展”五个篇章。该片紧紧抓住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这一主题,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展现了90多年探索取得的丰功伟绩和理论成果。 第一篇章:选择 该篇章再现了毛泽东等一批共产党人对中国式道路的选择。在“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后,李大钊、陈独秀倡导走俄国式的道路,这成为中国一批先进青年最终的选择。从此以后,中国人民选择了

2、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的指导思想,中国道路,中国复兴之路从此开始。 第二篇章:奠基 虽然有俄国十月革命的先例,但是我国却不能完全为我所用。中国共产党面对的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落后的农业大国,中国的条件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所分析的西方资本主义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有着巨大的差别。党内一些人士最初时摆脱不了俄国经验的影响,对俄国经验照搬照抄,继续推行以“城市中心论”为特征的左倾冒险主义,结果导致各路起义军在攻打大城市时受到重挫。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失败后,毛泽东将工农部队带向井冈山,走上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军队被迫长征。延安时期,毛泽东更加完善了新民主主义理

3、论,并运用这一理论指导实践,最终取得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胜利。 第三篇章:开辟 1978年,中国道路迎来了一个新的起点,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转而走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道路。伴随着十二大的召开,我国的道路方向更加明确,那就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明确了发展方向,接下来就要解决生产力的问题。农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农村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1987年党的十三大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了我们之后发展的方向,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

4、题,解决了人们长期的思想困惑,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第四篇章:突破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进行更加加大胆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1992年在党的十四大上,江泽民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创新,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行,使得中国的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1997年十五大的报告又是中国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确立为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丰富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内涵,增强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第五篇章:发展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正处在一个

5、新的发展起点上,同时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新任务,这就需要我们有新对策、新方法,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将这种发展观命名为可持续发展观,并将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以人为本”成为了中国道路发展的一个关键理念,改变了从前重物不重人的观念,科学回答了“靠谁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这是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生动集中地体现。 回顾党的90年发展道路,我们认识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任务和内涵。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引,领略到了共产党人执政的风采。路边的风景让我们感受到中国道路的巨大力量,时代在变革、社会在发展,中国在进步。我们热切期待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的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