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学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936139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学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学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学案 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教育学习是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措施。“百日安全活动”开展以来,保卫部从自身着手对本部门所有员工开展集中安全教育培训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班级_ 姓名_ 【学习目标】1.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概况2.识记遣唐使、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史实及贡献3.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影响,认识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的影响及启示【学习重点】唐朝与日本和天竺的交往 【学习难点】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隋唐的对外交往对今天改革开放的启示 【学习过程】1、 自主学习1. 唐朝时期,中国和_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_,日本派遣使节来到中国,当时称为“ ”。2.把唐朝先进的_、天文历法

2、、文字、典籍、书法艺术、 等传回日本,对日本_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_。他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经过 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4.鉴真在日本传授_,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5.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 。6._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 取经。7.玄奘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为中国_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 ,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_交流史的珍贵文献。二、合作探究想一想,唐朝对

3、外交往为什么会出现盛况空前的局面?三、练习巩固1.下列国家中,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是( )A.印度B.阿拉伯C.朝鲜D.日本2.“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唐朝时一位高僧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那么这位高僧是( )A.玄奘 B.鉴真 C.阿倍仲麻吕 D.马可波罗3.唐朝时,外国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是( )A日本 B新罗 C印度 D天竺4.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A.鉴真东渡 B.文成公主入藏 C.玄奘西行 D.遣唐使到来5.某历史兴趣小组想了

4、解唐朝时印度的一些文化情况,你会向他们推荐( )A.史记 B.大唐西域记 C.水经注 D.齐民要术6.下列人物中,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是( ) 李冰 李春 玄奘 鉴真A. B. C. D.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1)你知道“秦王”是何人吗?天竺是现在的哪里?(2)玄奘回国后写了一部什么书?这部书有什么重要价值?四、课后反思参考答案:一、1.日本 先进文化 遣唐使 2.制度 建筑技术 社会 3.鉴真 6 4.佛经 5.贞观 天竺 6.佛教 大唐西域记 中外 2、 (1)国家安定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科技水平世界领先,对其他国家有巨大的吸引力。(2)唐朝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3)唐朝对外交通发达,为唐朝和各国的友好交往提供了客观条件。三、1.D 2.B 3.B 4.C 5.B 6.D 7.(1)唐太宗。印度。(2)大唐西域记。记载了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在治安防范工作中保卫部要求治安员按照“全覆盖、零容忍”的工作原则,明确责任、清晰目标,坚持对重点要害部位进行“地毯式”巡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