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9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935969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9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9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9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9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9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9(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教育学习是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措施。“百日安全活动”开展以来,保卫部从自身着手对本部门所有员工开展集中安全教育培训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题号一二总分212223得分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涂在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40分。)1.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种植水稻,蒸煮米饭 A. B. C. D.2.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 A.尧的部落联盟 B.禹的部落联盟 C.蚩尤的部落联盟 D.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3.联合国教科文

2、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中国安阳殷墟正式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殷墟遗址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4.“他是一位终结者,又是一位开拓者。在他这里,我国部落联盟局面结束,早期国家产生。”他是A.炎帝 B.黄帝 C.尧 D.禹5.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实是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C.佛教传入中国 D.西学传入中国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

3、0)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A.提出“仁”的学说 B.提出“为政以德”C.创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 D.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7.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翻译了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并带到欧洲,孔子学说开始西传,到目前全球已建成的孔子学院140所。当年传教士翻译的那本书是A.离骚 B.论语 C.道德经 D.孙子兵法8.下面是某班同学编演的秦朝历史剧的相关信息,其中符合史实的是A.一位商人携带五铢钱前往南海郡做生意 B.读书人可以进私学并阅读列国史记C.各地官员均用大篆体写告示 D.农民缴税时用相同容量的“斗”9.“它的规模从表面上

4、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由于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它”指的是A.都江堰 B.郑国渠C.灵渠 D.大运河10.古代监察体制的建立,主要用于监督官员规范 ,防止官员贪污腐败。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司隶校尉 11.“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秦王嬴政统一六国 B. 汉武帝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C. 秦始皇统一文字 D.汉高祖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1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5、B.焚书坑儒C.修筑长城 D.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13.下列对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B.战后都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C.这两次战役间隔了一个多世纪 D.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骄傲使人失败14.“由是曹之势力,不能复至南方,而三国之势遂定”,奠定这一局面的战役是A. 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15.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对这一现象解读最准确的是A.汉族的习俗影响了内迁各族 B.洛阳贵族官僚生活简朴C.内迁各族的文化习俗影响了汉族 D.洛阳贵族官僚盲目攀比16.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6、,他的代表作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该作品是A.兰亭序 B.女史箴图 C.洛神赋图 D.神灭论17.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秦朝的徭役繁重 秦朝的赋税很重 秦朝统一度量衡 秦朝的刑法残酷A. B. C. D.18.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19.“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

7、赞的历史人物是A.顾恺之 B.贾思勰 C.祖冲之 D.郦道元20、中国历史在朝代更迭中不断前进,下列朝代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秦汉时期 夏商西周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A. B. C. D.二、非选择题(第21题 20分,第22题18分,第23题22分,共60分)2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文字篇】材料一 中华民族有三道“长城”,第一道长城是秦始皇时期修建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第二道“长城”是汉字 林语堂如何理解中国人(1)我国有文字可

8、考的历史始于何时?(2分)材料一中秦始皇对汉字的发展有何贡献?(3分)【史学篇】材料二 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之久,见周之衰,乃遂去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 目录卷一五帝本纪第一卷二夏本纪第二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卷一百十匈奴列传第五十(2)材料二中内容选自我国哪一部史书?(2分)材料二中提到的老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2分)【科技篇】材料三 贾思勰蔡伦(3)材料三中蔡伦有何突出贡献?(2分)贾思勰所著哪一本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分材料四 中医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国传

9、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道法自然”是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天人合一、阴阳平等、身心合一是中医养生观的三大法宝。(4)东汉时期,一套“道法自然”的医学体操诞生了,请写出该体操的名称。同时期产生的一部医学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这部著作是什么?(5)综合以上探究,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面,你有哪些好的建议?(2分)22.研究性学习“让历史告诉我们,丝绸之路能复兴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材料二材料三 通过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

10、、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1)材料一中的“然骞凿空”指的是什么事情?(2分)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图中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E应该是哪里?(4分)(2)材料三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

11、重要地位?(4分)(3)古丝绸之路上美丽富饶的新疆,古时称西域。西汉政府为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设置了什么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 ?(2分)该设置说明了什么?(2分)(4)根据材料四指出,丝路精神的核心是什么?围绕丝路精神的核心并结合所学史实,谈谈你对“一带一路”现实意义的认识。(4分)23.统一与分裂在中国历史上交替出现,于是先人留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老话。如何认识统一时期的消极因素和分裂时期的积极因素,回顾过去,领悟历史给予的启示,是为了让自己知道什么应该继承,什么应该抛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汉建立后,沿用和承袭了秦朝的政治体制。汉武帝时,西汉出现大一统局面。(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

12、知识回顾,西汉王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皇帝有谁?(3分)为实现大一统,汉武帝在政治和思想上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材料二三国鼎立示意图。(2)“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人物奠定了上图中哪个政权的基础?根据所学知识说出他完成局部统一的措施。(4分)材料三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徭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4分)材料四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4)材料四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4分)(5)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潮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DBDBCBDABADBBCABBCC二、非选择题(第21题 20分,第22题18分,第23题22分,共60分)2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