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之文意概括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935911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6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复习之文意概括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文言文复习之文意概括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文言文复习之文意概括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文言文复习之文意概括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文言文复习之文意概括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复习之文意概括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复习之文意概括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复习 之,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考点链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要求: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的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分析与判断,进而归纳和概括。这种考查应用性、综合性较强。 考查方式:选择题 ,一般都是选“非”,人人都是排雷 手,高,排雷必杀技1,洞悉设雷方式,一、曲解词义【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 指命题者在设置干扰项时,故意对文言材料中某一词语错误地加以解释,从而导致叙述出错。 真题再现(2010年重庆卷第10题C项): C、查道性格淳厚,即使有人犯法也能宽恕,胥吏有过失的,他不笞罚;老百姓拖欠税赋的,他自己出钱偿还;仆从摘枣以献,他挂钱于树;待废弃孤露者,尤其

2、优厚。 【原文】“道性淳厚,有犯不较,所至务宽恕,胥吏有过未尝笞罚” 剖析“即使有人犯法也能宽恕”有错,应是“有人冒犯自己也不会计较”,古代“犯人”一般用“囚”字,“犯”并非是“犯人”,而是“冒犯”,有成语“有犯不较”作证,加上前边有“道性淳厚”,说明其非常厚道。此处属曲解词义,话说回来,如果C项正确,那么查道就是没有原则的昏官了,这与整个文段内容有矛盾,聪明的学生应该会想到这个问题,这正说明了此题有极高的区分度。,1: 无中生有,似是而非,真题再现(2011年福建卷) B虞集来到小孤山,发现牧羊亭破败不堪,认为是彭泽县令失职所致。 原文有效阅读区间:是时,彭泽邑令咸在,亦为赧然愧。 雷区剖析

3、:原文意为因为牧羊亭破败不堪,在场的彭泽县令认为是自己失职所致,羞的无地自容。在此并无指责彭泽县令失职所致,故此项错。,真题再现(2013年山东卷) B章三益在匡山上盖了草舍后,又根据 草舍周围环境的特点建造了三个亭子,在亭中弹琴、下棋、喝酒。 原文有效阅读区间:庵之正南又若干步,地明迥爽洁,令人爱玩忘倦,兼之 可琴可奕,可挈尊罍(酒杯)而饮,无不宜者,君复为构环中亭。 雷区剖析:原文只说那里可以弹琴下棋饮酒,并没有说章三益在所建的三个亭子里弹琴、下棋、喝酒。,2:望文生义,曲解文意,真题再现(2013年高考江苏卷) A李丰年轻时善于品评人物,影响很大,而父亲让他闭门谢客,其名声只是在魏国得到

4、传播。 原文有效阅读区间: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 雷区剖析:根据明帝问吴降人闻名中国的江东名士是谁,回答说李安国,以及明帝左右的人都知道李丰就是李安国,说明李丰的名声不只是在魏国传播。,3:范围不准,概况不当,真题再现(2013高考新课标2) C李揆汲汲于名利,深受人们非议。他在相位时,论及大事头头是道,却热衷追名逐利。他嫉妒吕諲地位超过自己,密令捏造吕的过失,最后反而自食其果。 原文有效阅读区间:揆在相位,决事献替,虽甚博辨,性锐于名利同列吕諲,地望虽悬,政事在揆之右,罢相,自宾客为荆南节度

5、,声问甚美。惧其重入,遂密令直省至諲管内抅( j捏造)求諲过失。 雷区剖析:“密令捏造吕的过失”是在吕諲被调出京城,“自宾客为荆南节度”之后。,4:张冠李戴、事实错位,真题再现(2007年高考山东卷第12题) C王戎不拘礼法,在母亲去世后仍然饮酒吃肉,经常下棋娱乐,以致容貌憔悴,拄着拐杖才能站起来。 原文有效阅读区间:戎以母忧去职。性至孝,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 雷区剖析:王戎容貌憔悴是因为“性至孝,思念母亲过度”,而非“喝酒吃肉,下棋娱乐”。,5:夸大事实,因果失当,1仔细阅读原文,力求读懂、读透。 2细读选项表述,快速圈定对应区域 3.比照两者之间有无异同,反

6、复推敲,直至确认无误。,排雷必杀技2,找的准,比的狠,实战演练,岑文本字景仁,南阳棘阳人。性沉敏,有姿仪,博考经史,多所贯综,美谈论,善属文。贞观元年,除秘书郎,兼直中书省。遇太宗行藉田之礼,文本上藉田颂。及元日临轩宴百僚,文本复上三元颂,其辞甚美。文本才名既著,李靖复称荐之,于是以文本为中书侍郎,专典机密。 A、岑文本学识渊博,能够融会贯通,又善于写文章。他所作的藉田颂、三元颂深受人们的称赏,因此唐太宗很器重他,让他担任秘书郎,掌管国家的机密。,文本自以出自书生,每怀谦挹。平生故人,虽微贱必与之抗礼。居处卑陋,室无茵褥帷帐之饰。事母以孝闻,抚弟侄恩义甚笃。太宗每言其“弘厚忠谨,吾亲之信之”。

7、 B、文本廉洁朴素,不看重财富。虽居高官,却住在低矮简陋的地方,屋里连被褥垫、帐幔之类的装饰都没有。但对过去身份微贱的故人,则态度蛮横,不讲礼节。,是时,新立晋王为皇太子,名士多兼领宫官,太宗欲令文本兼摄。文本再拜曰:“臣以庸才,久逾涯分,守此一职,犹惧满盈,岂宜更忝春坊,以速时谤?臣请一心以侍陛下,不愿更希东宫。 C、岑文本谦虚谨慎,不贪慕权势,有时又近乎胆小。太宗让他兼任太子的属官,他因害怕而拒绝。,及将伐辽,几所筹度,一皆委之,文本受委既深,神情顿竭。言辞举措,颇异平常。太宗见而忧之,谓左右曰:“文本今与我同行,恐不与我同返。”及至幽州,遇暴疾,太宗亲自临视,抚之流涕,寻卒,年五十一。

8、D、在伐辽过程中,文本被委以重任,殚精竭虑。最终果如太宗预料的那样,因为操劳过度而死。,A、岑文本学识渊博,能够融会贯通,又善于写文章。他所作的藉田颂、三元颂深受人们的称赏,因此唐太宗很器重他,让他担任秘书郎,掌管国家的机密。 张冠李戴、事实错位:岑文本上藉田颂三元颂是在担任秘书郎之后。 B、文本廉洁朴素,不看重财富。虽居高官,却住在低矮简陋的地方,屋里连被褥垫、帐幔之类的装饰都没有。但对过去身份微贱的故人,则态度蛮横,不讲礼节。 望文生义,曲解文意:原文“抗礼”的意思是“行平等的礼”。,C、岑文本谦虚谨慎,不贪慕权势,有时又近乎胆小。太宗让他兼任太子的属官,他因害怕而拒绝。 无中生有,似是而非:说岑文本胆小属无中生有。 D、在伐辽过程中,文本被委以重任,殚精竭虑。最终果如太宗预料的那样,因为操劳过度而死。 夸大事实,因果失当:岑文本并非操劳过度而死,其死亡的直接原因是“遇暴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