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基本原理和cpk改善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935904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8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pc基本原理和cpk改善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spc基本原理和cpk改善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spc基本原理和cpk改善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spc基本原理和cpk改善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spc基本原理和cpk改善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pc基本原理和cpk改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pc基本原理和cpk改善(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TL Confidential,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 (ATL),SPC基本原理及CPK改善,目录,SPC概念 SPC理论基础 控制图 控制图应用 过程能力分析及CPK改善,ATL Confidential,SPC概念,SPC: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统计制程控制 应用统计技术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评估和监控,从而保证产品与服务满足要求的一种质量技术 SPC具体的应用工具-控制图,ATL Confidential,SPC理论基础1-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的定义: 又称高斯分布;一种最常见的连续性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表达式:正态分布

2、记作N (,2 ) 该分布由两个参数平均值和方差决定 正态分布的特征 : 正态曲线呈钟型,两头低,中间高, 左右对称,延伸到无穷曲线 越大,数据分布越分散;越小,数据分布越集中,ATL Confidential,SPC理论基础1-正态分布,正态曲线下面积分布 : 实际工作中,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一定区间的面积反映或变量值落在该区间的概率(概率分布)。 几个重要的面积比例(概率) 轴与正态曲线之间的面积恒等于1。 ( -,+)内的面积为68.27% (-2,+2)内的面积为95.45% (-3,+3)内的面积为99.73%。,ATL Confidential,SPC理论基础1-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的应

3、用 : 生产中很多参数的概率分布都可以近似地用正态分布来描述:如直径、长度、厚度、重量等 中心极限定理:实际工作中,只要样本量n较大时,我们可以认为X的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ATL Confidential,SPC理论基础2-变异来源,变异(或波动/偏差) : 没有任何2件产品是完全相同的,即存在变异 质量和变异的关系: 质量(1/变异) 2种基本变异来源: 特殊因素-可控 随机因素-不可避免,ATL Confidential,SPC理论基础2-变异来源,变异来源-随机因素: 由一些很微小的难以消除的变化累积造成 对质量影响较小,能接受;不易识别,不能消除,只能减少

4、过程中只存在随机变异因素,那么产品的变异是可以预测的,过程是稳定的,即“In- Statistical -Control” 变异来源-特殊因素: 由于批次间的较大变化、机器问题、工装磨损、原材料问题等造成的较大变异 对质量影响较大,不能接受;易识别,可控 过程中存在特殊变异因素,将会导致品质不稳定,即“Out-Of-Control” 当生产过程中只有随机变异时,质量参数将形成某种典型分布(通常是正态分布),ATL Confidential,SPC控制图,控制图概念: 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的图形 根据前期稳定的生产状况,计算控制限,并以此控制限来监控后续生产 控制图理论依据: 连续性

5、数据的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 -3,+3)范围内的概率分布为99.73% 以3为控制限区分特殊因素和随机因素(区分受控与失控),ATL Confidential,SPC控制图,控制图与正态分布曲线:,ATL Confidential,正态分布曲线,控制图,旋转90,SPC控制图,控制图与变异来源因素:,ATL Confidential,SPC控制图,控制图构成: 横坐标:以随时间推移而变动的样品号 纵坐标:控制参数或统计值 中心线(CL):Central Line;代表实际数据平均值 上控制限(UCL):Upper Control Line;代表数据控制的上限 下控制限(LCL) :Lower

6、Control Line;代表数据控制的下限,ATL Confidential,SPC的作用,有效监测、提前预防 提前发出警报,并使你有足够时间来防止更严重的问题出现,ATL Confidential,规格限VS控制限,ATL Confidential,规格限 Specification Limits (USL , LSL) 由外部设计要求决定 区分合格/不合格 适用于所有单个数据,控制限 Control Limits (UCL , LCL) 由内部工序能力决定 区分特殊因素/随机因素 适用于样本数据,规格限与控制限毫无关系,完全是两码事,控制图VS趋势图(Control Chart VS T

7、rend Chart ),ATL Confidential,控制图 Control Chart (SPC) 根据实际数据计算值作为控制限 可以用来预警监控 适用于稳定工序,趋势图 Trend Chart 根据规格或指定指标作为控制限 只能用来参考观察 针对不稳定需要改善工序,指定上限,指定下限,Trend,控制图的实际应用-建立控制图,建图需要考虑的因素: 风险、 风险 平均运行长度(ARL :Average Run Length) 判异规则(OOC Rule) 3方式建图: UCL= + 3 CL= LCL= - 3 在欧洲也有以3.09方式建图,ATL Confidential,2类风险-

8、( 风险、 风险),风险: 按照正态分布原理,有99.73%的数据在3范围(控制限),那么仍然有0.27%的数据不在此范围 也就是说即使工序是稳定正常的,也会有0.27%的数据在控制限外 风险:工序受控,却误判为失控(OOC)的风险;即误报警风险 如果以3作为控制限,那么风险=0.27%,ATL Confidential,2类风险-( 风险、 风险),风险: 过程已经出现了异常,但是仍会有部分产品,其控制参数的值还会位于控制界内 如果抽到上面所说产品,数据点还在控制限内,那么就不能判断过程出现了异常 定义风险:工序失控,却没有及时报警的风险;即漏报警风险 风险的大小跟实际工序能力相关,ATL

9、Confidential,风险,降低2类风险的方法,控制间距增大, 减小, 增大 控制间距增小, 增大, 减小 解决方法: 以这2种风险的总损失最小为原则 先确定,再确定 为了增强使用者的信心,通常取值很小,我们以3作为控制间距,则=0.27% 当取值很小时,对应的风险,也就是漏发警报的风险就比较大;因此为了弥补这个问题,在“超出3,判断为异常”这一规则上,又补充了其他判异规则,以减少,这就是各种判异规则(OOC Rule)检验的由来,ATL Confidential,风险不可避免,风险 VS OOC Rules,OOC Rules:Out-Of-Control Rules 判异规则,即判异过

10、程异常的标准 判异规则是用来对控制图进行检验的标准 判异规则不是针对所有过程、所有控制图都通用的 要根据实际情况适用不同的规则 过多的判异规则,会增加风险 ,即误报警风险 误区:用一种固定的方法处理不同的工序状况,千篇一律,而忽略了工程差异,ATL Confidential,OOC Rules,OOC Rules:异常的标示 判异原理:“小概率事件” 通常指发生的概率小于5%的事件,认为在一次试验中该事件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 主要的准则: 任意点超出控制线 次要的准则:非随机的数据;数据呈以下形式: 数据链 趋势 分层 混合 周期性变化,ATL Confidential,OOC Rule 1,R

11、ule 1(WE1/WE2):1点落在控制限之外 数据点在3控制限之外的概率为0.27% 一般可能的原因 新的操作员、新的工序;原材料变化、设备参数调整 检验方法或标准变化,ATL Confidential,OOC Rule 2,Rule 2(WE7/WE8):连续9点在中心线同一侧 在同侧连续出现的点称为“链”,点数9,判断为异常 出现9点同侧的概率 为: P=2(0.5)9=0.39% 即误报警的概率为0.39%, =0.39%,ATL Confidential,OOC Rule 3,Rule 3(WE9/WE10):连续6点递增或递减 数据点逐点上升或下降称为“趋势” 出现连续6点递增或

12、递减的概率为: p=2/6! (0.9973)6=0.27% 即误报警的概率为0.39%, =0.39%,ATL Confidential,OOC Rule 4,Rule 4(WE11):连续14点相邻点交替上下 出现连续14点交替的概率为: p=0.4% (根据实际统计数据得出) 即误报警的概率为0.4%, =0.4% 可能的原因是:2个不同的数据组混合在一起造成,比如2位操作员轮流操作/2台设备轮流使用/2人轮流测量,ATL Confidential,OOC Rule 5,Rule 5(WE3/WE4):连续3点中2点在2范围之外 出现的概率为: p=2 (1-0.9772)2 0.977

13、2=0.30% 即误报警的概率为0.30%, =0.30%,ATL Confidential,OOC Rule 6,Rule 6(WE5/WE6):连续5点中4点在1范围之外 出现的概率为: p=2 (1-0.8413)4 0.8413=0.53% 即误报警的概率为0.53%, =0.53%,OOC Rule 7,Rule 7(WE12):连续15点1范围之内 出现的概率为: p=(1-0.15872)15=0.33% 即误报警的概率为0.33%, =0.33% 原因一般是数据分层问题或是控制限不合理,太宽了,OOC Rule 8,Rule 8(WE13):连续8点都在1之外 出现的概率为:

14、p=(0.15872)8=0.10% 即误报警的概率为0.10%, =0.10%,OOC Rule 总结,OOC Rule 的选用, 风险与OOC Rule的选取 当选取多个规则时,a风险(误报警)计算公式如下: a1 a2 ak 表示各判异规则对应的a风险 当只选取WE1/WE2(超3限): 误报警风险=1-(1-0. 27%) (1-0. 27%)=0.55% 当所有规则都选取时: 误报警风险=2.48%,ARL: Average Run Length,ARL: Average Run Length : 定义:能够正确识别1个异常点所需要的运行点数量 对应风险和 风险,也有2个参数:ARL

15、0和ARL1 ARL0= In-control Average Run Length 针对工序稳定受控的状态 平均运行多少个点出现1次误报警 ARL0=1/ ARL1= Out-control Average Run Length 针对工序不稳定失控的 平均运行多少个点后识别1个异常点 ARL0=1/ (1- ) ARL用来帮助我们在建立控制图的时候确定样品数量和取样频率,ATL Confidential,单值和均值控制图,ATL常用的控制图-单值控制图(IR)、均值控制图(XR) 单值控制图 : 测量费用很大时,(例如破坏性实验)或是当任何时刻点的输出性质比较一致时(如粘度) ;最经济 均值控制图 使用范围较广的一种计量型控制图,样本n1 为什么要用均值控制图? 单值可能不符合正态分布 如果n = 5,一般都符合正态分布 单值控制图对变异的判断不灵敏,ATL Confidential,ATL Confidential,过程能力分析及CPK改善,过程能力分析,过程能力分析是评价生产过程满足预期要求的能力 在进行过程能力分析前,必须明确如下要素 过程输出参数,即控制参数 对输出参数特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