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导学稿(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935342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导学稿(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导学稿(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导学稿(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导学稿(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导学稿(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导学稿(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导学稿(无答案) 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教育学习是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措施。“百日安全活动”开展以来,保卫部从自身着手对本部门所有员工开展集中安全教育培训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环节一 认识课标1、掌握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结果、意义,以及丝绸之路的路线和影响。2、掌握中央政府开始对西域实行管辖的时间、机构和意义。3、认识张骞、班超等人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环节二 自主预习1、张骞通西域汉代人把今天甘肃 、 以西,也就是现在 和更远的地方称作 。西汉初年,西域受到 的控制和奴役。 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决定派使者出使西域,联络 夹击匈奴。 公元前

2、年。 率领随从西出 ,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西域各国也派使者到长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往来。2、丝绸之路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商人们载着汉朝的 等货物,从 出发,穿过 ,经西域运往 、 ,再转运到更远的 。又把西域的物产运到中原,这条沟通 的陆上交通要道,就是 。通过这条丝绸之路,汉朝的 、 等物品,以及 、 、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 、 、玻璃、宝石等,以及 、 石榴和苜蓿等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3、 对西域的管理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公元前 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 ,标志着西域即今天的 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东汉时,东汉政府派

3、 出使并经营西域,使西域与汉朝重新建立联系。环节三 合作探究 探究一: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分析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探究二: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东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探究三:如何理解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新疆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环节四 课堂作业一、选择题1、唐诗有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在汉朝时称为( )A.大秦 B.西域 C.安息 D.新疆2、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汉朝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3、古书记载“骞始开通西域道也。”这句话中的真正含义是( )A.张骞促进了内地与西域的

4、交流 B.张骞为开发西域做出了贡献C.张骞是最早发现西域的人 D.张骞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4、当罗马执政官凯撒穿着丝绸长袍出现在罗马大剧院的时候,全场为之欢呼,丝绸服饰一时成为欧洲上层社会的时尚。欧洲人能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最早应在()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5、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下列选项中属于从西域传入的是()核桃 小麦 石榴 葡萄A. B. C. D.6、下列对丝绸之路的表述错误的是()A.丝绸是“通道”上运输的主要商品 B.“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玉门关C.经河西走廊向西最远到达欧洲(大秦) D.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7、西汉

5、政府设立西域都护的时间是()A.公元前202年 B.公元前138年 C.公元前119年 D.公元前60年8、 下列关于班超出使西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时间是西汉时期 目的是为了恢复对西域的管辖帮助西域人民摆脱了匈奴的控制 进一步密切了中原和西域的关系A. B. C. C.9、近十几年来,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汉代开辟了()A.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通往西域的道路 D.通往漠北的道路10、某同学到新疆旅游,在博物馆里见到了许多在当时出土的中原丝织品。他结合所学的知识推测出:大量丝织品从中原传入新疆最早始于()A.秦始

6、皇统治时期 B.汉高祖统治时期C.汉武帝统治时期 D.光武帝统治时期11、 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汉代的“丝绸之路”()A.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B.使孤立、分散的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C.使中国的丝织品、玻璃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方D.使美洲特产的玉米、马铃薯、可可等传入中国12、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体系,帝国采取 “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的措施。这表现在()A.北讨匈奴;南征北战;开凿灵渠 B.联络月氏;北击匈奴;通婚和亲C.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

7、辟丝路 D.修筑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13、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开始于( ) A.公元前138年 B.公元前127年 C.公元前119年 D.公元前60年14、 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和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这里的“它”指的是()A.郑和下西洋 B.西藏西游 C.鉴真东渡 D.张骞通西域15、 假如你是汉朝使臣,被派往大秦,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要先后经过()今新疆境内 河西走廊 西亚 安息A. B. C. C.二、材料题16、请阅读以下材料: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 图中这条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商道,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2) 这条商路的开通对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在此之前受汉武帝派遣两次出使西域,请写出西汉政府总管西域事务的机构名称?在治安防范工作中保卫部要求治安员按照“全覆盖、零容忍”的工作原则,明确责任、清晰目标,坚持对重点要害部位进行“地毯式”巡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