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9单元《认识11-20各数》教学分析素材 苏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935183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9单元《认识11-20各数》教学分析素材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9单元《认识11-20各数》教学分析素材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9单元《认识11-20各数》教学分析素材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9单元《认识11-20各数》教学分析素材 苏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教育学习是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措施。“百日安全活动”开展以来,保卫部从自身着手对本部门所有员工开展集中安全教育培训认识1120各数单元教学分析(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初步感知计数单位“一”和“十”,知道10个一是1个十;初步认识数位,知道“个位”和“十位”;会正确读、写1120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或两个十)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它们的大小;能正确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2使学生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发展数感。3使学生在认数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

2、的自信心。(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本单元主要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内容及其前后联系如下图:这部分教学内容分三段安排:第一段,认识“10个一是1个十”,通过数数掌1120各数的顺序及读法;第二段,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学习写数;第三段,应用1120各数的组成,探索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此外,教材还安排了练习十。本单元第一次出现计数单位“一(个)”和“十”,第一次提出“10个一是1个十”,并初步接触计数器上的个位、十位。这是学生数概念形成过程中的一次重要突破,也是学生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乃至更大的数的基础。因此,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对后续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11

3、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因为掌握读、写方法的前提是正确理解数的含义、顺序和组成,而掌握了读、写方法又能反过来促进对数的含义、顺序和组成等知识的理解。教学的难点是写1120各数,这是由于1120各数是由十和几合起来的(其中20是两个十),要用两个数字才能表示一个数,而读数中的“十”又只用数字“1”在十位上表示,学生容易发生错误。要使学生正确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必须先让学生理解相关各数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所以,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教材在编排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数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已经接触过一

4、些比10大的数,而且不久前又认识了10以内的数。教材把学生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和认数经验作为十分重要的课程资源,组织相应的认数活动。例如,在认识了“10个一是1个十”后,直接要求学生清楚地摆出12根小棒,启发他们想到“摆1捆再添2根”的方法;初步学会用小棒摆十几之后,又鼓励学生思考“19根添上1根是多少根”,从而通过自身努力突破数数过程中的关键环节。2注重操作活动在认数中的作用。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大量的操作活动有利于学生把新知识自觉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因此,本单元教材特别注重操作活动,引领学生由具体到抽象,逐步认识1120各数。教材按照“摆小棒数数、读数用计数器表示数写数”的

5、顺序安排学生的认数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小棒和用计数器表示数的操作活动,突出把“十”作为一个计数单位,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或两个十)组成的,从而形成良好的数感。3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算法。在认识了1120各数之后,引导学生应用数的组成知识,自主探索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算出得数,既为学生提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1120各数的含义。4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教材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数数、估计、操作、游戏等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帮助他们切实感知1120各数。例如,抓一把小棒,数数有多少根。拿出数学书,先数出10张,看看有多厚;再数出20张,看看有多厚。先按顺序在直线上填数,再说说“18接近10,还是接近20”。先在卡片上写一个数,再引导同伴猜出这个数。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对有关各数的感知,又提高了学生用数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对学生数感的培养落到了实处。在治安防范工作中保卫部要求治安员按照“全覆盖、零容忍”的工作原则,明确责任、清晰目标,坚持对重点要害部位进行“地毯式”巡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