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框架思路重点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933351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24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框架思路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微观经济学框架思路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微观经济学框架思路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微观经济学框架思路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微观经济学框架思路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框架思路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框架思路重点(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观框架,消 费 者,研究对象:,市 场,厂商(生产者),1、消费者偏好 效用、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 2、分析方法 无差异曲线、预算线、收入(价格)消费曲线、边际替代率、替代(收入)效应、(正常品,低劣品,吉芬) 3、弹性 需求价格(收入、交叉)、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经济因素,1、完全竞争 2、完全垄断 3、垄断竞争 4、寡头垄断,产 品 市 场,要 素 市 场,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劳动力工资 土地(广义)地租 资本利息 企业家才能利润,1、生产理论 生产函数、生产可能性边界,边际收益递减,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边际替代率、生产者均衡、生产扩展线 2、成本理论 机会成

2、本、短期成本(STC、SAC、SMC),长期成本(LTC、LAC、LMC), 3、供给价格弹性 6种情况及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经济因素,政 府,1、经济体的一般均衡 各个市场都实现均衡称为一般均衡 2、经济福利 3、市场经济与政府管理 市场失灵、公共商品、柯斯定理,以上是微观的一个简单的框架结构,与宏观不同,一般来说,微观是宏观的基础,象边际、生产函数、弹性、市场均衡等概念都是理解宏观的基础,充分掌握消费者和生产者范畴的知识是为了理解4大市场,其实本微观重点内容就是研究4大类型的产品市场,同时这也是每年考试的重点,4大市场的图形一定要非常熟悉,掌握了图形分析起来就比较清晰了,并且容易记忆了。,学

3、习微观经济学就要从最简单的需求和供给开始,需求是消费者的需求(这里先只考虑产品市场,不考虑要素市场),因此研究需求就要研究消费者。需求曲线的特征 明确几个概念: 效用:它本质上是主观感受 总效用、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微观P41、效用曲线、效用函数、消费者均衡(微观P51、原理P60)、消费者剩余(原理P62)序数效用、无差异曲线(微观经济学最为重要的分析工具,几乎贯穿始终微观P56注意无差异曲线的四大性质,原理P64)、边际替代率MRSxy(原理P69),边际替代率递减法则,消费者预算线(原理P71),收入消费曲线(原理P75,恩格尔定律原理P76),价格消费曲线原理P77,无差异曲线的应用三种消

4、费补贴分析 (1)无限制实物补贴 (2)现金补贴 (3)限制性实物补贴 微观P6872 书中叙述地十分详细,不属于考试重点,需求: 个人需求市场需求 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需求可能涉及到两条或以上的需求曲线,而需求量通常是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价格变动对需求量两个方面的影响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常考点) 三种商品:正常商品、劣质商品、吉芬商品 详见微观P8791,原理P80 E1E2是替代效应 E2E3是收入效应,注意E1 E2 E3之间的位置关系 正 常 品:E3 E2 E1 一般劣等品:E2 E3 E1 吉 芬 品:E2 E1 E3 结论:E3是不断向右移动的,几个基础概念 需求价格弹性Ed,影

5、响Ed的因素 微观P101 原理P35、42 需求收入弹性EM,恩格尔法则,恩格尔系数 微观P107 需求交叉弹性EAB,原理P46,供给是厂商供给的,所以有必要研究厂商行为,生产函数(生产三要素原理P91),产量曲线,(记住微观P126图5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原理P95) 生产要素报酬递减法则微观P129 等产量曲线(两种极端形态:完全替代完全无替代P158)、经济区、脊线、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KL 熟悉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微观P141 供给价格弹性及影响因素 原理P48、52,等成本线(原理P116),生产者均衡(对应于消费者均衡),生产扩展线(原理P121,短期和长期的区别),成

6、本 机会成本:经济学上全部成本概念如果没有明确说明均指的是机会成本,它指的是将其要素投入其他领域可能带来的最大收益,反映在帐面上的是会计成本,是不考虑 风险、时间等因素的成本。几个公式微观P154,原理P125 私人成本机会成本会计成本(外露成本)内隐成本 内隐成本机会成本会计成本 业主投入自有资源的可能收入其他,经济利润 一般,利润是收益与成本的差,但是与不同成本概念(象会计成本、机会成本)相对应有不同的利润概念。 经济利润收益机会成本 会计利润收益会计成本 由于一般情况,机会成本会计成本,所以经济利润会计利润,一般理论上的利润指的是经济利润,如果收益在扣除机会成本后仍有剩余,说明企业存在超

7、额利润,即是超过帐面所反映的会计利润之后的剩余。(就会吸引其他厂商进入这个市场,这就是微观经济种调节市场的机制,后面将详细介绍),三种技术进步由于要素价格提高了,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必须开发新技术,微观P167 (1)劳动价格提高较多情况下的技术进步:节约劳动采用新技术后,劳动与 资本边际产量都提高了,但是劳动边际产量提高更快一些,两种要素投入都变少了,但是对劳动的节约更为显著。 (2)资本价格提高较多情况下的技术进步:节约资本采用新技术后,劳动与 资本边际产量都提高了,但是资本边际产量提高更快一些,两种要素投入都变少了,但是对资本的节约更为显著。 (3)资本、劳动价格比相同比例提高情况下的技术进

8、步:中性技术进步资本劳动价格提高且比例相同,但是由于采用了技术进步,因此原来的等成本曲线左平移,与等产量曲线相切于新的均衡点,相同比例的节约了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熟练画出图形微观P177 P185,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的区别(短期和长期的区别) 短期: 短期成本:生产规模不变,固定成本不变,变动成本随产量变动而变动,这是短期成本最显著的特征。 短期总成本TC(或STC),总变动成本TVC,总固定成本TFC,边际成本MC和平均成本AC 熟悉他们之间的数学关系及图像表达 ,见微观P185 长期成本:就是考虑到生产规模的变动的情况 LAC包络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实际上就是考虑到规模的不断扩大,

9、与各产量对应的最低短期平均成本SAC的连线,即包络线。 长期总成本LTC,长期边际成本LMC,,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市场,包括买者(消费者)和卖者(厂商),具体的说,就是4大市场,即: 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 它们主要是按照厂商能否自由进入/退出该行业或者说自由的程度来划分的。不同的市场类型,消费者和厂商会采取不同的购买和销售策略,因此会产生不同的行业行为,所以,有必要讨论各自市场的特点。完全竞争市场是经济学家设想的一种理想市场状态,所有的厂商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信息完全充分共享。详见微观P195207 重点看微观P203厂商短期盈亏厂商行为,特别是微观P204的图75,要

10、理解厂商盈利、盈亏平衡、亏损的含义,理解价格P,边际成本MC,平均成本AC,平均变动成本AVC之间的关系。 对于厂商来说,看盈利主要看在PMC的产量水平上PAC的差值。,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详见微观P206图76 停止营业点:就是MC与AVC交点,只要价格PAVC,厂商就会生产,因为至少能收回固定成本,比不生产要少损失,(若不生产,会连固定成本都收不回)。 供给价格弹性以及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P211214 同样,与“需求与需求量”的联系与区别相似 也要注意区分“供给”与“供给量”,涉及到几条供给曲线的问题。,完全竞争(要点概括)注意厂商和市场是两个概念,四个假设:无数买卖者、产品

11、同质、信息完全、出入自由 市场期:产品已经生产出来关心的是以何种价格售出,有交换,无生产,不关心产量关系的是如何“市场出清”,并非指确切的时间,而是指一组条件,它的长短取决于物品保鲜的时期。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静态):市场均衡与厂商均衡同时达到,一方面厂商在市场确定的价格下调节,确定产量进行生产,达到其短期均衡,另一方面,市场供给状态可能发生变动。,P,P2,PE,P1,S,D,Q1,QE,Q2,Q,E,若P=P1, 则SD,卖者竞争,推动价格下降至PE,完全竞争下厂商的短期利润或亏损,见原理P157,图76 完全竞争情况下,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就是高于平均变动成本的边际成本曲线,详见原理

12、P160,,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长期:(1)厂商变动一切生产要素 (2)厂商数量变动(进入和 退出) 厂商的长期均衡和市场的长期均衡,见微观P224图84和85 分析:初,SAC1,SMC1,利润未达MAX,扩大规模至SAC2 在SAC2,P=LMC=SMC2 SAC2=LAC 利润达到MAX 同时因为存在经济利润,吸引新厂商进入,S增加,P下降 在PE点,P=LMC=SMC=LAC=SAC 经济利润为0,无厂商进入和退出,均衡(LAC与SAC相切于最低点) 在长期,厂商对产量的调整过程与整个行业产量的变动过程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二者的均衡也是相互依存并同时达到的,一方面,整个行业即市场

13、的供给和需求决定PE,厂商根据PE调整产量,同时,部分厂商由于亏损或盈利退出或进入该行业;另一方面,新厂商进入和老厂商的退出又影响整个行业的供给,原有均衡态被打破,只有当产品供给需求,且在PE下各厂商LACmin时,厂商达到长期均衡,不再有企业进入和退出,厂商的长期均衡也表现为行业的长期均衡,经济利润消失,各厂商仅得到正常利润。,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左偏移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考虑到要素价格变动),3种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微观P227-231,原理P162165 成本不变行业LS呈水平状 解释:行业产量是由新企业提供的,供给适应需求增加而增加,或者说,需求和供给同幅度增加,因

14、此,新的均衡价格不变,LAC不变,回到初始水平。 成本递增行业LS呈向右上倾斜状 解释:若市场需求增加,由于有经济利润存在,故吸引新厂商进入,由于成本递增,因此MC上移,AC也上移,所以S有左移趋势(因为同样产量下会要求更高的价格),直到新的SAC=LAC=min时达到均衡。,成本递减行业LS曲线向右下倾斜 解释:市场需求增加,由于有经济利润存在,吸引新厂商进入,S右移,同时由于MC、AC下移,S继续右移,知道再LACmin达到新的均衡。连接两个均衡点 LS上倾的原因:(1)以自然资源为生产对象的行业(2)要素价格上升,成本上升 LS下倾的原因:(1)新兴行业(2)某些行业成长初期 判断一个市

15、场的资源配置效率(静态)主要看: (1)厂商是否最节约地使用稀缺资源 (2)产品让消费者得到最大满足(P最低),从长期均衡条件出发,(以P=MR=SMC=LMC=SAC=LAC为例)间接使用上述标准: (1)长期均衡时LAC的高低 LAC:单位产量要素购买支出 (2)长期均衡价格下,消费者剩余的大小 蛛网模型:对静态及比较静态均衡分析的重要补充,引入了时间变量t,而不是象静态那样各种变量变动不存在时滞。详见原理P166 三个基本前提: 1、生产周期较长且不连续,St=f(Pt-1),供给量变动存在时滞 2、需求量变动不存在时滞,即,Dt=f(Pt) 3、不考虑市场存储,价格总能调节到使市场全部

16、供给量为买者吸收,三个类型: 1、esed(发散) 图形详见P236239, 收敛型的特点:动态均衡过程中,逐年的成交价格围绕其均衡价格忽上忽下波动,产销量也相应交替偏离均衡量,但偏离的幅度逐渐减弱,最终达到均衡,收敛原因:esed,蛛网呈发散情况更令人担忧。,完全垄断(要点概括),完全垄断的假设条件: 1、市场上只有一个售卖者 2、该厂商所售商品没有非常类似的替代品 3、新厂商不能进入该市场 产生垄断的原因: 1、对生产要素的控制 2、专利权 3、规模报酬递增(自然垄断微观P249 4、政府特许,其中规模报酬递增在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表现为产量增加,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下倾,一个企业的产量若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