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秋思》说课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928227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渔家傲 秋思》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渔家傲 秋思》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渔家傲 秋思》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渔家傲 秋思》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渔家傲 秋思》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渔家傲 秋思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渔家傲 秋思,下面我将从教材、学生、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一、说教材 1、本词在本课中的地位渔家傲 秋思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的词五首,这五首词的五位作者代表了词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渔家傲 秋思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描写了奇异的塞下秋景,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词的意境悲凉壮阔,从题材、情调到艺术方面都为宋词开拓了新领域。2、教学目标及依据: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教学的具体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应用中,提高自己的品味和审美情趣”结合这首词的特点,本着

2、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赏析诗词一般的角度,了解词人范仲淹及其代表作,熟练背诵并默写全词。过程与方法: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品味词的语言意境,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词中豁达的心境和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热爱祖国的情怀。3、教材的处理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情况我确定教学重点为:体会词作所表现的征人远征边塞、远离家乡的痛苦;感受豪放词的风格特色。教学难点为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二、说学情九年级的学生对于词这种文学样式并不陌生,但他们不一定了解应该从什么角度和用什么方式去

3、欣赏词和解析词,为了给学生以后的学习铺路,教师应加以引导,使他们确定学习词的方向。三、说教法和学法:1、教法:本课主要采用诵读品味法、描述法、比较鉴赏法、启发式等教学方法2、学法: 教会学生学会鉴赏古诗词的方法成为本课教学的重要任务,所以在教学中注意渗透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自主赏析、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学会鉴赏古诗词。 四、说教学过程:本课教学我设计为七个环节(一) 导入新课播放古典音乐,让学生欣赏激昂豪壮和婉转阴柔不同的两首古典音乐,用合适的词形容它们的风格 师:古曲可婉约如小桥流水,和风细雨,也可.豪放如大江东去,暴风骤雨令人品尝回味,词也拥有与

4、古曲同样的艺术特色,让我们通过学习渔家傲秋思来进一步体味 【设计意图:词离不开曲,曲依附于词,词曲相依。通过欣赏两种风格的音乐,使学生感悟到婉约和豪放两种风格,词与音乐的共通,也为学生学习创设一种情境。】(二)初读 ,感知词意初读(节奏情感意境) (1)文学知识(2)听录音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集体朗读,指名谈谈词的内容。【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使学生读准节奏,体会情感,感知内容。初步体会到这首诗词的意境美】 (三)诵读,自主赏析1、教师向学生传授诗词鉴赏的方法,引导学生鉴赏词。2、诵读渔家傲.秋思,你认为那句话写得最好或者你最喜欢,并谈谈理由。【设计意图:诵读,自主赏析。通

5、过这一环节使学生理解词的内容,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也体现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学习,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四)品读,品出韵味1、寻出景物:(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渔家傲.秋思,用你的大脑作探头,展开丰富的想像去捕捉词中出现的景和物。(强调“景”和“物”)(2)睁开眼,你的脑海中搜集到到了哪些景和物,请同学们把景和物在课本上标画出来,(生:塞下、大雁、边声、千障、长烟、落日、古城、浊酒、羌管声、霜、泪水),你把这些景物试着组合起来,加之联想和想象,用你们的生花妙笔将范仲淹笔下的塞外边关图扩写出来。【设计意图:通过听读,捕捉景物,发挥联想和想象,扩写塞外边关图。使学生体会诗词的

6、意境,品味出诗词的韵味,体会豪放词风的特点,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2、品出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再把这首词下阕你捕捉到的这些景物组合起来,分小组交流,从你看到的景象中,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五)说读,说出心声:请同学们发挥想像:现在你就是白鬓如霜奋勇杀敌的军人,对着家乡望穿秋水的亲人,通过渔家傲把你的衷肠诉说给他们听:“我在塞下 。”或着说 “我饮一杯浊酒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建功之情,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和爱国情感】(六)总结本课这首词写了边塞的战地风光,同时也写出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表现了作者欲报国立功却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悲壮情怀

7、。学习这首诗我们感受到丝丝悲凉,但这悲凉,哀而不伤,悲的壮烈、悲的豪迈。我们体会到豪迈诗风的同时,更多感悟的是作者那份浓浓舍小家顾大家、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老师希望在今后的岁月里,这种情怀能伴随我们成长,永远热爱自己的祖国。(七)作业设置1、背诵并默写这首词2、利用网络搜集两首边塞诗,仔细体会,赏析。【设计意图:第一题此题意丰富学生的积累。第二题学以致用,用本课学习鉴赏诗词的方法,继续品味边塞诗。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五、板书设计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我的板书如大屏幕所示。 上阙 异:大雁边声 长烟落日 孤城紧闭 下阙 情:思乡之情 建功之情 爱国之情 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