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表达技巧及声音训练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925670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PPT 页数:201 大小: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语表达技巧及声音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201页
口语表达技巧及声音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201页
口语表达技巧及声音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201页
口语表达技巧及声音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201页
口语表达技巧及声音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2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语表达技巧及声音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语表达技巧及声音训练(2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语表达技巧与声音训练,主编:王 洋 制作:李晓新 2013年4月,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艺术语言表达技巧训练 第三章 单向语言表达技巧训练 第四章 交流语言表达技巧训练 第五章 普通话语音,口语表达技巧与声音训练,口语表达技巧与声音训练,第六章 发声技巧训练 第七章 嗓音的卫生与保健 第八章 态势语技巧训练 第九章 思维技巧训练 第十章 口语交际中的心理素质训练,第一章 绪论,【终极目标】 1、“你知道良好的口才是可以训练的吗?” 2、“你想了解口语表达的主要特点及基本要求吗?” 3、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迈出口语学习的而第一步。,第一节 口语表达的基本概念,一、口语表达的概念 口语,也叫口头

2、语言,是指人们运用语音传情达意,通过口耳进行交际的语言形式。 所谓口语表达是指特定的人,在特定的语境里,为了特定的目的,凭借口头语言手段,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方式,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言语活动。,第一节 口语表达的基本概念,二、口语表达的特点 (一)语音性 口语表达最基本的特点是使用口腔器官发 音或以语音为主,即语音性。,(二)临场性 口语表达需要一定的环境,面对一定的对象进行,而且表达者也具有一定的角色定位,具有明显的临场性。,第一节 口语表达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口语表达的基本概念,(三)简散性 简略和松散是口语表达的明显特征。口语表达因时空制约,表达者在组织语言结构时往往以短句、省略句

3、、隐含句为主,经常是随想随说,还常常出现较多的停顿、反复,时断时续。所以,比起书面语来,口语表达显得松散多了。,第一节 口语表达的基本概念,(四)复合性 口语表达虽然以声音为主要手段,但在具体实践中,明显综合了其他手段,如手势、体态、表情等,其中还包括思想修养、道德品性、知识储备、生活经验等。,第二节 口语表达的基本要求,一、口语表达的规则 语言规范 构思周密 态势得体,第二节 口语表达的基本要求,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不要不礼貌地打断对方 不要补充对方 不要纠正对方 不要质疑对方,第二节 口语表达的基本要求,三、口语表达中的弊病及其矫正 口语表达的弊病多种多样,其成因也是多方面的。有先天因素的

4、制约,也有后天因素的影响。,第二节 口语表达的基本要求,(一)发音方面的问题及其矫正 1、发音不准 2、共鸣不当,第二节 口语表达的基本要求,(二)呼吸及换气方面的弊病及其矫正 其一是底气不足。 矫正办法是注意呼吸锻炼,扩大肺活量,特别是多练习胸腹式呼吸,同时练习换气技巧。 其二是换气明显。 矫正的办法是练习换气的技巧,首先要掌握换气时刻,其次要掌握换气方法。,第二节 口语表达的基本要求,(三)口头禅过多及其矫正 口头禅就是在口语表达中不自觉地在句首、句中或句尾增加一些无关词语或无意义的音节。 对这种弊病,只要本人意识到并有改正意愿,平时说话注意些是不难纠正的。,第二节 口语表达的基本要求,(

5、四)语言不流畅及其矫正 一是轻度口吃,平时不注意改正。 二是情绪紧张。 矫正的办法: 第一,加强朗读练习,锻炼语言的连贯性。 第二,养成想好了再说,一说到底的习惯。 第三,多在大的场合锻炼,克服怯场心理。,第二节 口语表达的基本要求,(五)形象方面的弊病及其矫正 形象方面的弊病主要表现为讲话时歪嘴、撇嘴、眨眼、吐舌、咬唇等。 用对镜练习和视频的办法进行矫正。,【单向训练】请富有感情色彩的读出下列文字 暴跳如雷 悲欢离合 不共戴天 冷若冰霜 马到成功 满面春风 毛手毛脚 老态龙钟 莫名其妙 普天同庆 欢天喜地 感人肺腑 【拓展训练】 训练内容:对你身边的人说一句赞美的话。 训练准备:(1)用心观

6、察身边的人,如爷爷、奶奶、父母、 邻居、同学、老师、朋友等。 (2)找出他们身上的优点。 训练要求:(1)用真诚的爱发现对方的优点及长处。 (2)用自然、真诚的语言表达出来。 (3)用心感受他们对你的态度。,第二章 艺术语言表达技巧训练,【终极目标】 1、“你是否羡慕能感染你的朗读者?” 2、“你相信自己的朗读也能生动、充满魅力吗?” 3、相信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就会找到方法的!,第一节 朗读,一、朗读及其作用 朗读是介于念读和诵读之间一种以书面语言为蓝本的单向口语表达形式,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也是教学口语和一般口语的重要形式之一。朗读,也就是以清晰响亮、准确生动的有声语言再现

7、文章的思想内容,或再创造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使听众得到明晰的信息和艺术享受。,第一节 朗读,朗读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作为一种常见的口语表达形式,朗读具有很强的社会作用。 其次,朗读在语言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是明显的。 再次,朗读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 第四,朗读有强化记忆的作用。 第五,朗读是普通话基础训练的延续。,第一节 朗读,二、朗读作品 (一)理解作品 理解是朗读的前提。朗读前,必须充分理解并深刻领会作品,感受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二)感受作品 感受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进一步体味和揣摩,这是一种审美性的朗读,我们常常称之为“美读”。,第一节 朗读,(三)明确朗读的目的和对象 朗

8、读的目的指“为什么”朗读,朗读的对象指“为谁”朗读。 (四)掌握一般的朗读技巧 朗读技巧是实现朗读目的的重要手段,是对作品语言进行有声创造所进行的设计和处理。,第一节 朗读,三、提高对作品的感受力 (一)形象感受力 朗读者的形象感受,来源于作品中的词语概念对朗读者内心刺激而引起的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体会、思考,是“感之于外,受之于心” 而形成的。 散文形象的整体感受 小说形象的整体感受 局部形象感受,第一节 朗读,(二)逻辑感受训练 朗读时,作品的思想发展脉络、段落、层次,以及概念、判断、推理间的内在联系在朗读者头脑中形成的体味、感受,就是逻辑感受。 1、整体的逻辑感受 2、局部的逻辑感受,第二

9、节 朗诵,一、诗歌的朗诵 首先,朗诵者要深人体会诗歌的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其次,朗诵时要用诗中内在的感情把上下联系起来,用语调表情把前后沟通起来,一气呵成。 最后,要读出节拍,读出韵脚。 1、格律诗的朗诵 2、自由诗的朗诵,第二节 朗诵,二、小说的朗诵 要注意用声音塑造和再现典型人物形象。一般地说,在朗诵时要尽量把小说中作者叙述的语言和人物交际的语言区分开来。朗诵故事内容时声音可略低一些,朗诵人物语言时声音可略高一些,并且注意既要使二者有别,又要二者自然地衔接起来。要读好人物的对话。,第二节 朗诵,三、记叙文的朗诵 首先要理清线索,抓住作品的发展线索。 其次,要注意具体立意。 再次

10、,要注意朗诵技巧的细腻表达,情态理义的点染得体。 要处理好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的不同语调。叙述部分要清楚、舒展、自然;描写部分要形象、栩栩如生;抒情部分要真挚,有感而发;议论部分要娓娓道来,语调坚定。,【单项训练】朗诵作品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第三章 单向语言表达技巧训练,【终极目标】 1、提升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 2、塑造美好的语言形象。 3、想培养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让你的表达丰富多彩,绘

11、声绘色吗?,第一节 讲故事,讲故事是一种应用范围很广的口语表达样式,也是语言表达训练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讲故事首先是一种复述,但不应该照本宣科,讲故事既允许讲述者对“原作”进行措辞上的改动,也允许讲述者根据需要对内容构成进行调整,因此讲故事相对于“原作”来说是一种再创作。 作为一种口语技艺,在内容的准备上其难度要高于朗读和朗诵,但低于演讲和主持。,第一节 讲故事,一、讲故事的基本技巧 (一)讲故事的特点 1、讲故事的含义 2、讲故事的特点 (1)生动性 (2)情感性 (3)灵活性 (4)依赖性 (5)综合性 (6)大众性,第一节 讲故事,(二)讲故事的基本要求 讲故事要把握好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12、一要精心选材; 二要认真准备; 三要“说”、“表”兼顾。“说”指的是对故事的内容陈述;“表”是讲故事的人运用自己富有感情色彩的语音、动作、表情、姿态等。,第一节 讲故事,(三)讲故事的基本技巧 1、讲故事的前期准备技巧 (1)选择故事 (2)改编故事,第一节 讲故事,2、讲故事的现场表达技巧 (1)充分进入情境 (2)注意重音运用 (3)灵活处理停连 (4)注意节奏变化 (5)恰当运用态势语,第一节 讲故事,二、寓言、童话的讲述 (一)寓言、童话的特点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劝喻或讽喻的故事。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

13、育。 寓言、童话有两个特点:一是篇章一般比较短小(有些童话篇章较长),文字通俗,表现生动;二是运用拟人、夸张、比喻、影射和象征等手法。,第一节 讲故事,(二)寓言、童话的讲述技巧 1、准确把握和表达寓意与立意 2、丰富、合理的想象 3、表达夸张、渲染 4、准确造型,第一节 讲故事,(三)寓言、童话作品选 乌鸦喝水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第一节 讲故事,三、文学故事的讲述 (一)文学故事的特点 1

14、、篇幅较长,内容较为复杂 2、有丰富的人物形象 3、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较为复杂的叙事线索 4、有精细的环境描写,第一节 讲故事,(二)文学故事的讲述技巧 1、进行改编 2、驾驭叙述语言 3、表现人物语言 (三)文学故事作品选,第二节 介绍解说,一、介绍 人际交往中,要了解人物介绍和事物介绍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技巧。 (一)人物介绍 1、自我介绍 2、居间介绍,第二节 介绍解说,(二)事物介绍 1、产品(商品)介绍 2、环境介绍,第二节 介绍解说,二、解说 解说是一种使用广泛、实用性很强的口头表达方式。 (一)解说的基本要求 1、简明扼要、条理清晰 2、语言通俗、浅显易懂,第二节 介绍解说,(二)解

15、说的不同形式 1诠释性解说 2阐明性解说 3形象性解说 4谐趣性解说,第三节 演讲,一、演讲的特征、要求和作用 演讲又叫演说或讲演,是指演讲者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面对特定的听众,借助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等表达手段,针对现实社会中的某一问题,或围绕某一中心,发表意见,阐述观点,抒发感情,并以此影响听众态度和行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第三节 演讲,(一)演讲的特征 1、真实性 2、哲理性 3、艺术性 4、鼓动性 5、综合性,第三节 演讲,(二)演讲的作用 1、启迪、教育作用 2、交际、传播作用 3、培养人才作用 4、成效的导向作用,第三节 演讲,二、演讲的结构设计 演讲由开场白、演讲主干和结尾三部分

16、组成一篇成功的演讲,不但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和情理服人的主干,而且需要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第三节 演讲,(一)开场白 1、开门见山式 2、自我介绍式 3、提问开篇式 4、引用名句式 5、故事导入式 6、巧设悬念式,第三节 演讲,(二)演讲主干 1、紧扣主题 2、层次分明 3、结构合理,第三节 演讲,(三)结尾 1、突出重点,深化主题 2、收拢全篇,首尾呼应 3、发出号召,催人行动 4、问题作结,引人深思 5、誓言决心,字字千钧 6、引用名言,耐人寻昧,第三节 演讲,三、演讲心理的调控 演讲心理是指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产生的有利于或者不利于演讲活动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演讲者的心理素质往往影响到演讲活动的成败。,第三节 演讲,(一)必备的心理素质 1、自信和自尊 2、饱满的热情 3、自如的应变能力,第三节 演讲,(二)怯场及其调适方法 1、目中无人法 2、心理暗示法 3、动作辅助法 4、综合实践法,第三节 演讲,四、演讲的声音调控 声音的优劣,将给演讲带来不同的效果。好的声音,不仅能准确、恰当地表情达意,而且能声声入耳,娓娓动听,从而吸引听众。,第三节 演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