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每日一题 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919550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每日一题 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每日一题 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每日一题 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每日一题 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每日一题 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典例在线 如图是泡菜的制作及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流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或其他原料,原因是它们所含亚硝酸盐的含量低B发酵不同时期亚硝酸盐的含量会发生变化C发酵过程中应及时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及时检测以把握取食泡菜的最佳时机D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纸层析法【参考答案】D时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而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一般采取比色法。解题必备泡菜制作的注意事项(1)材料的选择及用量蔬菜应新鲜,若放置时

2、间过长,蔬菜中的硝酸盐易被还原成亚硝酸盐。清水和盐的质量比为41,盐水要煮沸后冷却。煮沸有两大作用:一是除去水中的氧气,二是杀灭盐水中的其他细菌。(2)防止杂菌污染:每次取样用具要洗净,要迅速封口。(3)氧气需求泡菜坛要选择透气性差的容器,以创造无氧环境,有利乳酸菌发酵,防止蔬菜腐烂。泡菜坛坛盖边沿的水槽内注满水,以保证坛内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并注意在发酵过程中经常补水。(4)温度:发酵过程温度控制在室温即可,温度过高则易滋生杂菌,温度过低则发酵时间延长。学霸推荐1下列关于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新鲜蔬菜与煮沸冷却的盐水(盐和清水的质量比为41)混匀装瓶B发

3、酵过程中始终要保持密封状态,泡菜坛盖边缘的水槽中要始终装满水C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染料D随着发酵进行,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用比色法可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2如图为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曲线,其中正确的是3在农村,泡菜的制作方法是:先对新鲜的蔬菜进行整理、清洁,然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过的泡菜坛中,再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阴凉处,适宜环境温度为2830C。请回答:(1)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_。(2)此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A乳酸菌+假丝酵母B乳酸菌+醋化醋杆菌C酵母菌+霉菌D酵母菌+醋化醋杆菌),这些

4、微生物利用蔬菜中的糖类和其他物质进行发酵,产物有_等,其中也包括亚硝酸。(3)某同学想测定制作的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需要先用亚硝酸钠标准溶液绘制_,再通过测定泡菜匀浆的_进行计算。(4)若要获得优良乳酸菌菌种,纯化菌种时,更易分离得到单菌落的接种方法是_,培养时还需提供_条件。答案1【答案】B【解析】盐和水的质量比应为14;乳酸菌为厌氧菌,发酵过程中始终要保持密封状态,泡菜坛盖边缘的水槽中要始终装满水;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染料;随着发酵进行,亚硝酸盐含量先增加后减少,用比色法可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2【答案】C【解析】泡菜制作过程中,在初期亚硝酸盐含量很低,随硝酸还原菌的繁殖,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含量会随天数增多逐渐升高;但随腌制时间延长,乳酸菌大量繁殖产生的乳酸,抑制了硝酸盐还原菌的繁殖,亚硝酸盐的含量逐渐降低。由分析可知,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是先升高,后降低。泡菜制作初期亚硝酸盐含量很低,即起点不为0,故选C。3【答案】(1)消毒(消除杂菌)(2)A 有机酸和醇类(3)标准曲线 光密度值(OD值)(4)涂布分离法 无氧廉政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这是培养大学生廉洁自律,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举措。是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