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溪污水处理厂jieshao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916543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0.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京溪污水处理厂jieshao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京溪污水处理厂jieshao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京溪污水处理厂jieshao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京溪污水处理厂jieshao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京溪污水处理厂jieshao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京溪污水处理厂jieshao》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京溪污水处理厂jieshao(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汇报内容,工程概况 工程设计 构筑物的全地下式布置 MBR以及配套工艺的采用 除臭、地下通风、消防设计 结 论,1,京溪全地埋式MBR污水处理厂 工程设计,2,二 一年十月十日,3,京溪污水处理厂位置,设计规模10万立方米每天 占地1.8公顷 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北端,沙太北路以东,犀牛南路以北,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4,左支流,右支流,南湖,京溪污水厂,京溪泵房,服务范围包括于沙河涌左右支流区域和南湖地区,服务面积15.7 k。污水厂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直接作为沙河涌景观补水。,5,污水厂设计进出水水质,注: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

2、 时控制指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一级A标准 。,6,污水厂设计工艺流程,剩余污泥,回流污泥,产水泵,细格栅,曝气沉砂池,鼓风机房,沉砂,栅渣,紫外消毒,MBR膜池,京溪污水泵房(厂外),贮泥池,污泥脱水间,空气,MBR生化池,压力管,精细格栅,生物除臭塔,尾气排放,料仓,臭气,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7,受用地狭小且厂区周边紧靠居民区等条件的限制,本污水厂总体布局设计采用MBR工艺全地埋式布置,以节约用地、最大程度减小对周边环境影响。,居民区,一. 构筑物的全地下式布置,8,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9,京溪污水处理厂将主要处理构筑物布置在地下,地面

3、设计为绿化和园林式建筑,生态景观与污水处理构建筑物融为一体。根据工艺流程,合理布置污水处理设施,竖向分为地面层、地下负一层、地下负二层。厂前区、少数附属构筑物布置在地面层,主要污水及污泥处理构筑物布置在负一层,综合管廊布置在负二层。,总体布局,10,地面层,地面层采用园林式建筑风格,北部为水处理附属建筑区,包括:鼓风机房、变电房、膜清洗加药间、料仓;地面层中部为园林景观区; 南部设置综合楼。地面层利用东南面和市政道路高差较小而设置了主入口,在主入口处利用地下的5号疏散楼梯布置门卫房。负一层膜池净空要求高,地面部分难布置绿化,因而在膜池面布置综合楼及其广场和停车场。综合楼与地下3号疏散梯设计成的

4、水榭通过观景廊、水体连为一体。2号疏散梯与通风管井设计为假山,与主入口相对应。,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11,从地面经车道下到负一层,污水预处理操作间及污泥处理区域设置在北端,包括细格栅、曝气沉砂池、精细格栅的操作层,以及污泥脱水机房和料仓,处理后的栅渣及污泥在负一层车道用泥车运走; MBR污水处理主体构筑物布置在南端,膜池分离的污泥部分回流至生化池,剩余污泥直接使用离心机进行浓缩脱水后至地面污泥料仓,集中外运统一处置。整个负一层净高4.53.5m,满足设备起吊、平面移动的要求,便于维修管理。车道东西两侧主要为操作间及小型池体结构。,地下负一层,12,负二层从北向南布置预处理和地下MBR膜生

5、物反应池,池体间连通管道布置在中间综合管廊,在其中布置有关管道的同时,也留有管理人员的通路。车道下为管线大动脉及检修通道,车道东西两侧为大型生化池、膜处理池及设备区域,池体高约8米,池体结构与地下箱体结构底板、侧板融为一体,,地下负二层,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13,地下空间结构设计 全地埋结构整体为160m80m15m深基坑,平面呈不规则矩形,南北方向较长。基坑周边均为房屋,由于东侧约100米范围一排旧民房靠近基坑仅约三米,基坑支护结构采用排桩加三道钢筋混凝土桁架内支撑,排桩外侧为旋喷桩防水帏幕,保证了基坑施工不影响周边房屋安全。厂区地下结构轮廓整体呈箱体,采用天然基础,抗浮设计为结构自重

6、+锚杆抗浮。,二. MBR以及配套工艺的采用,14,15,膜生物反应器,16,膜生物反应器与传统工艺对比表,17,工艺: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 特点,出水水质良好 能够高效地进行固液分离,出水水质良好、稳定,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可直接回用。同时,与传统生物处理工艺相比,其生物相-活性污泥浓度提高了2倍以上,因此生化效率得到大大提高,出水水质好。 占地面积小 反应器内的微生物浓度高,大大提高容积负荷(可达25 kg COD/m3.d),减小了生化池容。采用膜生物反应器一个处理构筑物,替代了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的曝气、二沉、混凝、过滤等多个处理构筑物,大大减少了对土地的占用。 剩余污泥排放少 有

7、机负荷低、泥龄长,污泥产率低。 不受污泥膨胀的影响。 氨氮去除率高 有利于增殖缓慢的硝化菌的截流、生长和繁殖,氨氮去除效果好。 除磷效果好 污泥浓度高,可以直接进行脱水,避免传统工艺沉淀池和污泥浓缩池缺氧状况下磷的释放。以生化除磷为主,辅助化学除磷确保达标。可以直接将铝盐和铁盐投入生化池中,形成的磷酸盐沉淀几乎被膜全部截留,随剩余污泥排放,而传统的混凝过滤难以避免部分磷酸盐沉淀随SS随水带出。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由于具有很高的生物相浓度,因此抗冲击负荷的能力很强,这对于保证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的合流制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稳定运行,尤显重要。 生物相丰富 膜的高效截留作用,使微生物完全截留在反应器内

8、,可以使得世代周期较长的微生物以及不易形成菌胶团的微生物得以富集和繁殖,可以在整个生物相内形成生物富集和共代谢作用,形成较为完整的微生物链,大大提高处理效率和系统的稳定性,而这在传统生化工艺中较为少见。 自动化程度高 运行管理简便。,18,分2座,单座Q=3.47m3/s;总尺寸55.7521.357.6m。,预处理(细格栅、曝气沉砂池和精细格栅),设3台细格栅,栅条间隙5mm,设计栅前水深1.0m,过栅流速0.9m/s,过栅水头损失0.2m。,细格栅,设计2格沉砂池,停留时间:3.75min,水平流速0.10m/s,曝气量0.2m空气/m污水。,曝气沉砂池,设6台精细格栅,栅条间隙1mm,设

9、计栅前水深1.0m,过栅流速0.75m/s,过栅水头损失0.8m。,精细格栅,MBR生化池采用A2/O工艺,共设2座生化池,总有效总容积31000m3。每座包括: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和膜区四部分,MBR生化系统生化区,19,20,处理流程 采用M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生化池内的混合液经配水渠道进入膜池,膜池内安装有大量膜组件,膜组件出水口通过总管连接,并接入对应水泵的吸水管,靠水泵产生的真空抽吸力将膜池中的水经滤膜壁吸入每根中空纤维膜的中心,汇集后排入滤后水干管,进入后续的管式紫外消毒处理单元,反冲洗 通过在膜箱的底部采用大气泡曝气产生紊流,冲刷中空纤维的表面,减少污染物在膜表面的聚集,同时

10、减少膜化学清洗的次数。在膜工作时,自动进行反冲洗,以延长膜的使用寿命和保证达到稳定的出水流量,反冲洗采用滤后水。在连续工作数周后,系统要进行化学清洗,即采用次氯酸钠等化学药剂对膜进行清洗,以更好的去除膜表面附着的污染物,恢复膜通量。,保留MBR膜系统连续吹扫方式,另考虑间歇吹扫方式,以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膜清洗加药间加药系统为MBR生化系统配套,设置三个储药管,分别储备酸、碱和NaClO三种药剂。分在线和离线两种方式。在线加药系统采用计量泵自动投加,流量设置30升/分钟。离线清洗系统设置四台塑料离心泵,2用2备,加药量为330升/分钟。采用远程或就地动控制。,膜过

11、滤本身就是一种消毒方法,超滤膜过滤可去除细菌高达99.9999.9999%。本方案MBR0.05m超滤膜能有效截留绝大部分细菌(一般0.250m)和部分病毒,出水基本可以达到了粪大肠菌1000个/L的排放标准。 MBR出水SS接近于零,浊度很小,一般低于1NTU,透光性好,紫外线容易穿透,适合用紫外消毒方法。 本方案仍考虑紫外线消毒设备把关。拟设管式紫外线水消毒器,消毒设备安装于MBR设备间。,紫外线消毒,21,三.除臭、地下通风、消防设计,22,23,本工程对曝气沉砂池、生化池、膜池等产生臭气的池体均加盖密封,将产生的臭气收集,经密闭管道输送至生物滤池处理。生物过滤塔前经过水喷淋,可以先去除

12、易溶于水的物质,剩余气体送至生物滤池处理,利用微生物吸附、分解去除臭气之后再进入活性炭处理装置进行吸附,进一步降低臭气里面污染物的浓度。 每座生化池设1套除臭装置, 2座生化池共2套除臭装置。每套除臭装置设计流量:35000 m3/h。预处理、脱水机房除臭装置一套,设计流量:约12000m3/h。,除臭设计,大气污染物排放应符合(GB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要求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厂界(防护带边缘)废气排放最高允许浓度(二级标准)要求,并确保不因该项目建设导致周边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点的大气环境中的硫化氢、氨等恶臭物质的

13、浓度超过(GBZ 1-2002 )有关限值。,24,地下其余空间均考虑机械通风。为防止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热、湿和有毒有害物质对周围生活、生产环境的污染,有人出入的空间采用机械进风、机械排风的方式进行室内通风换气,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地下负一层通风换气后的气体也经活性炭气体处理装置吸附处理。臭气和通风换气的气体经处理后通过25米高空排放塔集中排放。,地下通风设计,25,地下负一层南北地下车道既作为交通的大动脉,同时也是防火分区纽带,与5个地下疏散楼梯构成了地下空间的10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防火体系。在地下负一层,布置有水喷淋、消火栓、手提灭火器等消防设施。 对于地下污水处理厂负二层管廊长度超过40米和负一层污水处理设备操作区单层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按防火分区布置,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及补风系统。;,消防设计,本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按一级保护对象设计,采用消防控制中心报警系统,消防控制中心设置在综合楼首层。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事故广播,消防通信系统、防排烟系统、消防水泵等进行集中管理、监测和控制。,26,结论,京溪污水处理厂将全地埋式设计理念和MBR污水处理技术融合,通过土地的立体使用和节地工艺,探索了一种污水处理厂高效用地新模式,对促进用地紧张的污水厂规划选址和建设具有积极意义,27,感 谢 各位领导、专家 于百忙之中 亲临指导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