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和制度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915721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54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和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二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和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二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和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二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和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二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和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和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和制度(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事诉讼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民诉基本原则概述 第二节、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的原则 第三节、同等原则与对等原则; 第四节、法院调解自愿与合法原则 第五节、辩论原则 第六节、处分原则 第七节、诚实信用原则 第八节、检察监督原则 第九节 支持起诉原则,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概述,一、概念、特征 民事诉讼基本原则,是指民事诉讼法所确立或体现的、反映特定国家、特定时期民事诉讼法的本质和基本内容的行为准则。 特征:规范性;本原性;始终性;指导性;概括性;稳定性 相关法条:民诉法第516条。,二、基本原则的功能 1、立法准则的功能 2、行为准则的功能 3、表征民事

2、诉讼基本模式的功能 4、创造性司法的功能 5、监督司法的功能 6、弘扬司法理念的功能,里格斯诉帕尔默案,1882年帕尔默在纽约用毒药杀死了自己的祖父,他的祖父在现有的遗嘱中给他留下了一大笔遗产。帕尔默因杀人的罪行被法庭判处监禁几年,但帕尔默是否能享有继承其祖父遗产的权利成了一个让法官头疼的疑难案件。 帕尔默的姑姑们主张,既然帕尔默杀死了被继承人,那么法律就不应当继续赋予帕尔默以继承遗产的任何权利。但纽约州的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如果继承人杀死被继承人将当然丧失继承权,相反,帕尔默祖父生前所立遗嘱完全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条件。,经典导读,作为一般条款的诚实信用、权利滥用、正当事由或重大事由等概念本身并不

3、具有明确的内容,只是在每个个别的案件处理中由法官赋予其具体含义。与英美法相比,可以说这是一种衡平法现象。今天,法官借助这种一般条款,通过解释以至创制法律来适应社会和价值观的变化、对付不断产生的新事物,也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在包括日本在内的大陆法系各国,判例作为法源的地位更加巩固,从而显示出与英美法接近的明显趋势。 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第二节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一、含义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具有相同的诉讼地位,并具有相同或相等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的诉讼原则。 民诉法第8条 内容: 1、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完全平等 2、双方当事人拥有同

4、等地行使诉讼权利的手段 3、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二、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的法理基础 1、是民事实体法上的私权平等和主体地位平等的必然要求 2、是宪法上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 3、是程序公正的基本要求,案例2-1,【 审理法院 】福建省长泰县人民法院 【案号】 (2014)泰民初字第187号 原告(反诉被告):唐秀莲 被告(反诉原告):张海瑞 原告唐秀莲诉称:自2008年夫妻分居后,被告没有承担原告的医疗费及生活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间有互相扶养的义务,现原告要求被告每月付给生活费人民币1000元,负担自1998年以来向他人借支用于家庭生活的债务人民币50000元。 被告张海

5、瑞辩称:原告诉称不实,自去年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被告每月付给原告1000元,直到原告向法院起诉才停止支付。原告提出的债务问题没有事实根据。因为以前的家庭收入很大一部分由原告掌管,夫妻继续分居,已没有和好可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经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现反诉要求离婚,离婚后,夫妻财产平均分割。 问:法院应否准许被告提出的反诉?,第三节 同等与对等原则,是指内国当事人及外国当事人而言 第五条 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

6、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第四节 法院调解自愿与合法原则,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民诉法第9条 注意: 1、调解分诉讼中的调解和诉讼外的调解 2、除了离婚诉讼等少数案件外,调解不是诉讼的必经阶段。,经典导读,调解并不意味着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尽量实现审判式的纠纷解决,而应该只是从侧面促使当事者自主解决纠纷的制度装置。在社会生活的一切场合中,在人们之间无时不在进行的无数个自主的处理、解决过程中,调解的功能应该是对那些一时陷入困难的自主解决给以援助,并在当事者恢复对等对话的可能性之后使

7、其重新回到社会中去。 日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中政大出版社2004年版,第5-52页。,第五节 辩论原则,一、概念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就争议的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有权在法院主持下进行辩论,说明论证本方主张的真实性、合法性,并反驳对方当事人的意见与主张,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原则。 -民诉法第12条 内容: 1、辩论权贯穿诉讼全过程 2、辩论内容可以是实体方面也可以是程序方面 3、辩论形式可以口头也可以是书面,理解分析: A辩论权的行使,不仅仅是在法庭辩论阶段,而且贯穿于诉讼全过程 B未经法庭辩论和质证的证据,通常情况下不得作为法庭裁判的根据 C当事人可以就案件的实体问题进行辩论,也

8、可以就案件的程序问题进行辩论 D当事人提交的书面答辩状也属辩论的一种形式,思考: 大陆法的辩论主义与我国民诉辩论原则的区别(见下),大陆法辩论主义的基本内容 1、直接决定法律效果发生或消灭的主要事实必须在当事人的辩论中出现,法院不能以当事人没有主张过的事实作为判决的事实依据。 2、对于双方当事人都没有争议的事实,法院应当作为判决的依据,不仅没有必要以证据加以证明,而且一般也不允许法院作出与此相反的规定,即法院应当受当事人自认的约束。(辩论原则与处分原则的关系) 3、法院对证据的调查,原则上仅限于当事人提出的证据,而不允许法院依职权主动调查证据。,案例2-2,1995年7月15日,原告胡阿宝向法

9、院起诉要求被告金玉枝归还借款人民币10万元,同时提供借据原件一张,同年7月18日,审判员张某打电话询问金玉枝是否向胡阿宝借钱10万元,并写有借据一事,金答复确有此事。据此,审判员张某认为本案事实清楚 ,便打电话通知金7月21日上午开庭审理本案。开庭时由于金玉枝对案情一无所知,面对原告胡阿宝提供的借据,没有作出有理有据的辩驳。庭审后,金回家找到了她写给原告的借款10万元的原始借据,便在同年8月3日送到审判员张某手中。经有关部门对原告提供的借据进行鉴定,发现该证据系伪证。 问:本案中,法官做法是否违背民诉基本原则? 被告提供的证据能否接受?,第六节 处分原则,一、概念 处分原则,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

10、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处置自己的民事实体权利和民事诉讼权利。民诉法第13条 实体权利(起诉、诉讼开始、诉讼中) 程序权利(是否起诉、诉讼中可申请撤回、一审判决后、执行过程),甲系某大学女生。2003年5月5日,甲到乙超市购物,付款结账后取回自带的手袋,正要走出超市大门时,被超市保安阻拦。保安怀疑甲携带了未结账的商品,欲将甲带到超市值班经理办公室处理。甲予以否认,争执过程中引来众多顾客围观。后在经理办公室,甲应值班经理要求出示了所买商品及结账单据。值班经理将甲自带的手袋打开检查,并叫来女工作人员对甲进行了全身搜查,均未查出未结账的商品,遂将甲放走。事后,甲在超市被搜身的消息在本校乃至其他高校

11、传开,甲成了倍受关注的“新闻人物”,对甲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出现了失眠、头晕等症状,无法继续学业,医生建议其做心理治疗。甲认为乙超市侵害了自己的人格权,遂提起诉讼,请求判决乙超市赔偿精神损害10万元。 一审法院认为乙超市不能提出没有强令甲脱去内衣进行搜查的证据,故对脱衣搜查的事实予以认定;认为乙超市的搜查行为侵犯了甲的人格权,且侵权情节恶劣,后果较为严重,同时考虑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判决被告赔偿精神损害11万元。乙超市不服,提出上诉。 问题:本案一审判决是否违反民诉的基本原则?,案例2-3,案例2-4 (08年卷三38),甲向法院起诉,要求判决乙返还借款本金2万元。在案件审理中,借款事实

12、得以认定,同时,法院还查明乙逾期履行还款义务近一年,法院遂根据银行同期定期存款利息,判决乙还甲借款本金2万元,利息520元。关于法院对该案判决的评论,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该判决符合法律规定,实事求是,全面保护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B.该判决不符合法律规定,违反了民事诉讼的处分原则 C.该判决不符合法律规定,违反了民事诉讼的辩论原则 D.该判决不符合法律规定,违反了民事诉讼的平等原则 答案是B。,理解判断(2013-3-45),45.关于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外国人在我国进行民事诉讼时,与中国人享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体现了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B.

13、法院未根据当事人的自认进行事实认定,违背了处分原则 C.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与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时,根据处分原则,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 D.环保组织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体现了支持起诉原则 【答案】C,第七节 诚实信用原则,一、概念 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法院、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和进行民事诉讼时必须公正和诚实、善意。 -民诉法第13条 二、来源及发展(从实体法进入诉讼法) 三、表现形式 1、对于当事人而言 2、对于法官而言 3、对于其他诉讼参与人,第八节 检察监督原则,人民检察院有权以检察建议、抗诉方式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民诉法第14条 内容:

14、1、监督审判人员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等违法行为 2、对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裁定是否正确、合法进行监督,检察建议书,xx市交通局: 我院在办理原xx市交通局xx运管站站长吴xx受贿案件中,经侦查证实:吴xx在xx交通局路政科和xx运管站工作期间,利用检查货车超限运输和营运车辆违章行为的职务便利,多次收受他人贿送的钱物,为他人提供帮助。该案件反映出你单位在管理上存在可能产生职务犯罪的漏洞,主要表现在: 1、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健全,权力行驶过程中缺乏有力的制约和监督。对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缺乏监督,执法人员手中权力无人监督,执法人员对车辆违章行为处罚存在随意性,扣车、放车一人说了算,导致某些执法人员利用

15、手中权力谋取私利;对于一些中层领导和重点岗位监督不到位,督查机制不够健全。 2、法制教育不够到位。在办案中我们发现,你单位部分执法人员甚至是中层领导干部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和法律法规学习,放松自身思想改造,淡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个人欲望膨胀,滋生贪图享受的消极思想,经受不住诱惑,利用手中的执法权进行权钱交易,触犯法律。 本院为预防犯罪,维护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组织法第四条规定之精神,特向你单位提出以下建议:,理解判断(2013-3-49),49.关于检察监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县检察院认为乙县法院的生效判决适用法律错误,对其提出检察建议 B.丙市检察

16、院就合同纠纷向仲裁委员会提出检察建议,要求重新仲裁 C.丁县检察院认为丁县法院某法官在制作除权判决时收受贿赂,向该法院提出检察建议 D.戊县检察院认为戊县法院认定某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判决存在程序错误,报请上级检察院提起抗诉 【答案】C,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民诉法第15条 支持起诉的条件: 1、支持起诉案件必须是侵权行为引起的民事案件 2、有权支持起诉的只限于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不包括个人 3、支持起诉前提条件是利害关系人没有提起诉讼,第九节 支持起诉原则,案例2-5,高某被丈夫林某虐待,高某几次萌生起诉的念头,但都由于害怕林某的殴打而不敢向法院提起诉讼。高某的朋友张某一直非常同情高某,想主动出来支持高某提起侵权赔偿诉讼。当地妇联和高某所在单位得知情况后,也表示愿意支持高某起诉。高某打算聘请律师刘某作为诉讼代理人。此案中,可以行使支持起诉的是 A 高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