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老母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907229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山老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泰山老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泰山老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泰山老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山老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泰山老母泰山老母又称碧霞元君,在汉族民间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女神之一。全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元君”是道教封女仙的尊称),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等。其道场位于五岳之尊的东岳泰山。泰山娘娘的影响力由山东省泰安市传播开来,历经上千年,特别是在明朝以后,对于中国北方地区汉族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坐镇泰山,道教认为,泰山娘娘“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 汉族民间有“北元君 南妈祖”的说法,泰山奶奶和妈祖娘娘之间,虽然有地域之差和山神、海神之别,但同样都普度众生,舍己为人,成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闻名于世的保护女神。中国南方部分地区也称其为“送子观音

2、”。“碧霞”意指东方的日光之霞,“元君”则带有浓重的道教色彩,是道教女神的尊称。一、人物来历关于泰山老母的来历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但普遍来说她的老家则在山东泰山,在汉族民间的信仰也远远胜过五岳。其传说的说法分为“民女得道”和“仙女下凡”两种。泰山老母说成是玉皇大帝的妹妹,也有是东岳大帝的女儿一说。1、玉女据说汉代时期,皇宫的一座内殿中放有一尊金童玉女的雕像,到了五代时,大殿突然坍塌,金童的雕像已被风化,而玉女的雕像则掉进了池塘中。直到宋代时期,真宗来到泰山封禅,在池塘边洗手时,突然从水面上冒一个石头人来。随后真宗便派人将其捞出,清洗干净一看,正是当年所失踪的玉女雕像。后来真宗下令在泰山上建立祠堂

3、供人祭祀,将玉女雕像视为天帝之女,将其册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2、黄帝手下的女仙碧霞元君原本就是黄帝手下的一位仙女。后世文人觉得泰山玉女的地位不够尊贵,所以就给她编排了一个更为显赫的履历。李谔的瑶池记与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十一中记载,黄帝曾在建立岱岳観时,派遣曾经辅佐过他的七天女(西王母、九天玄女、泰山玉女、素女、女魃、后土、云华夫人)下凡来,云冠羽衣,一同迎接西昆真人。其中一位仙女跟随西昆真人刻苦修行,最终得道归真,册封为“碧霞元君”。3、女神童得道成仙明朝作家王之刚的玉女传引玉女卷中记载,汉明帝时期有位大善人名叫石守道,他的妻子金氏奇迹般的生下了一个女神童,那孩子聪慧无比,从三岁开始

4、就能熟知人伦道理,七岁就能通晓诸法,日夜礼拜西王母。在她十四岁时就经得曹仙长的指点,进入泰山的黄花洞中潜心修炼,最终得道飞升,成为了碧霞元君。灵应泰山娘娘宝卷中则说,泰山娘娘原本是西牛贺洲升仙庄中金员外的夫人黄氏所生,三岁就能吃斋,七岁时就开始悟道。皇帝召她册封为妃她硬是不从,而到泰山隐居修行了三十二年最终得道成仙,被玉皇大帝册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永镇泰山,为黎明百姓送子赐福,消灾避邪。另一部明刊宝卷天仙圣母源流泰山宝卷中唯一只把碧霞元君的身份升了格,说她是皇上的女儿千花公主。4、东岳大帝的女儿文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一中记载,玉女大仙正是岱岳(泰山)太平顶峰玉仙娘娘是也,强调的是碧霞元君

5、又多了两个称呼,即为“玉女大仙”或“玉仙娘娘”。在这些汉族民间传说中最流行的说法就是碧霞元君是东岳大帝之女,和东岳大帝同样源自于汉族民间对山神的崇拜。同时碧霞元君还与泰山三郎(炳灵公)为兄妹关系。二、民间崇拜泰山老母最早出现在清代文人韩锡胙所作的元君记。泰山老母定格为泰山老母同样是民女得道升天,与西王母、九天玄女等女神仙一样都曾出自于泰山,而这些女神通常都司管中国古代的妇女生育之职。碧霞元君自从修成正果后,除了统领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之外,其中也主宰了生育,是北方最为重视的生育神。大多元君庙中都配有送子娘娘,好协助碧霞元君管理生育。清代的大多小说中则描述泰山老母统领着天下的狐仙,地位与神通都与九天玄女同等。明清时期有许多汉族民间的秘密宗教都来源自白莲教,其中的基本信仰都来源于佛教净土宗的弥勒信仰,之后又转变为了无生老母信仰,而碧霞元君与无生老母同样也成为了受苦受难人民心目中的慈爱圣母,所以汉族民间几乎都无视了碧霞元君塑像的那副年轻的美丽容貌,都把她叫为“泰山老奶奶”,象征着泰山女神犹如老祖母般的亲密与信赖。元君庙在泰山上分有上、中、下三庙,每年农历四月十八为泰山老母的祭祀日。三、影视剧塑造大多影视剧中以碧霞元君为原型的代表人物有大话西游中的青霞仙子与紫霞仙子。还有天地姻缘七仙女中的紫霞玉女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