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复习资料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906709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复习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复习资料0、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和经济关系组成的。1、道德:是人类生活所特有的以善恶为标准,依靠宣传教育、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行文规范的总和。2、道德的特征:(1)社会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产生与内容。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具有阶级性。(3)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和相通性。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5)道德具有实践性。3、道德的功能:道德的认识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道德的服务功能。4、论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父慈于孝、尊老爱幻(2)立志勤学,持之以恒(3)自强不息、勇于创新(4)仁以待人、以礼敬人(5)诚实守信

2、、见利思义(6)公忠为国、反对外族侵略(7)修身为本、严于律已。(11页)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着力点是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6、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在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这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7、我国公民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1)爱国守法(2)明礼诚信(3)团结友善(4)勤俭自强(5)敬业奉献8、职业道德的作用(1)调节职业交往中从业人员内部以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间的关系。(2)有助于维护和提高本行业的信誉。(3)促进本行业的发展(4)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9

3、、社会主义荣辱观:答: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10、论述:从业人员如何做到敬业?答:首先,必须从爱岗做起,就是说,不论什么工作,不论职务大小,都要立足本职工作,严肃认真,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其次,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业务上精益求精。再次,坚守岗位责任,干一行,爱一行。11、职业的特征:职业具有专业性、多样性、技术性和时代性。12、社会主义职业态度

4、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树立主人翁的劳动态度。13、职业良心:(61页)就是人们在履行义务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向善的意念和自我评价能力,是一定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的统一。14、学习职业道德的意义?答:(1)学习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2)学习职业道德是良好的社会风尚形成与发展的迫切要求。(3)学习职业道德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措施。15、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15-A、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16-A、我国为什么把集体主义做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1)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2)集体主

5、义原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区别于一切旧道德的根本标志(3)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最基本的首选价值品质,符合社会发展的共同利益(4)集体主义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需要。17、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答:爱岗敬业(是职业首选的基础和核心)、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18、诚实守信是人的一种道德品质,是做人之本19论述: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答:(1)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能力。(3)遵守工作纪律,维护工作秩序。(4)勤俭节约、尊师爱徒、团结互助20、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个人在职业活动中自觉按照职业道德原则、规范和理想进行自

6、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锻炼的过程,以及由此形成的职业道德境界。21、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答:(1)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是是从业者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需要。(2)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3)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可以促进行业的兴旺发达。(4)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可以形成平等友善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风尚。(5)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是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培养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保证我国现代化事业的社会主义方向的需要。22、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职业道德认识的修养、职业道德情感的修养、职业道德意志的修养和职业道德行为的修养。23、职业道德情感修养包括?(112页)正义感、责任感、良心感、荣誉感的自我

7、激发和培养。24、论述:结合实际如何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答:(1)加强学习,提高职业道德认识是职业有道德修养的前提条件(2)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做到知行统一是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3)汲取传统职业道德精华和借鉴外国职业道德的合理因素是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4)学习优秀人物的优良品质是职业道德修养的有效方法(5)慎独、自重、自省、自奋和自私是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25、慎独:一个人在无人知晓、独自居处时也要谨慎小心,注意自己的道德意识和行为,防止违背道德意念和行为的发生。26、法的特征?答:(1)法律具有国家意志性。(2)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3)法律具有明确规定性。(4)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

8、26、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力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27、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制。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28、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答:(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2)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5)依法纳税的义务。(6)其它义务。29、行政法:是

9、指调整行政关系、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的总和。30、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31、行政合理性原则要做到:合情、合理、恰当和适度。32、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确定力、拘束力、执行力。33、民法:指调整人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总和。33-A、什么是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有的构件有哪些?答: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力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要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法律行为(2)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3)行为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4)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34、民法的原则是

10、什么?答:(1)平等原则(2)自愿原则(3)公平原则(4)诚实守信原则(5)禁止权利滥用原则。35、债:是特定当事人之间请求为一定给付的民事法律关系。36、债的种类有几种?答:合同之债和单方允诺之债是意定之债。侵权行为之债、无因果管理之债、不得利之债是法定之债。37、无效合同答:(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38、刑法的原则?答:(1)罪刑法定原则(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罪刑相适应原则39、犯罪的特征?答: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

11、受刑罚处罚性。40、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41、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给另一较小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行为。42、正当防卫的条件是什么?答:(1)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2)不法侵害正在进行。(3)具有防卫意识。(4)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5)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43、紧急避险的构成有哪些?答:(1)合法权益面临现实危险。(2)危险正在发生。(3)出于不得已而损害另一

12、合法权益(4)具有避险意识(5)没有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43-A、渎职罪的件:(1)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利用职权徇私舞弊,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犯罪行为(3)犯罪主体一般是国家机关人员,个别犯罪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能构成。(3)犯罪的主观方面多是故意的,少数是过失。4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4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答: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追根本的理论特征是实践性,除此之外马克思哲学还具有创新性,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特点。45-A、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普遍联系的,世界上的各种事物或现现象都处在联系

13、中,没有事是孤立的。46、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47、物质发展的基本规律答:(1)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规律,是唯物辩法的实质和核心。(2)质量互变规律。(3)否定之否定规律。47-A、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高我们认识事物的能力?答: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到实践不断发展,无限反复的过程。提高我们认识事物的能力,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二是要分析偶然性,揭示必然性。三是要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48、矛盾问题的精髓:共性

14、和个性、绝对相对的关系问题49、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是什么?(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49-A、实践活动的特点:(1)实践活动具有客观性(2)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3)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50、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5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是什么?答:(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5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3)生产力对

15、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的。53、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答:(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源泉(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源泉(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4)杰出人物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促进作用。54、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答:党的十七大把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答: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5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答: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5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58、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答: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59、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更大进步60、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题和主线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