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作业本-第25课-伯牙绝弦-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903906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作业本-第25课-伯牙绝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作业本-第25课-伯牙绝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作业本-第25课-伯牙绝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作业本-第25课-伯牙绝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作业本-第25课-伯牙绝弦-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5 伯牙绝弦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将序号写在括号里。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 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 善:善良。良好。熟悉。擅长,长于。容易。 二、照样子,写词语。泰山峨峨 江河洋洋 清风徐徐 明月皓皓 杨柳依依 炊烟袅袅 寒风潇潇 白雪皑皑 芳草萋萋 云雾蒙蒙 三、解释带点的字,并写出整句话的意思。1、伯牙鼓(弹)琴,志(心里想)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好像)泰山!”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说:“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是雄伟高大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2、伯牙所念(想到的),钟子期必(一定)得(懂得)之。 (凡是)伯牙心里想到的,钟子期

2、一定能准确地领悟到。 3、子期死,伯牙谓(觉得)世再无知音,乃(于是)破琴绝(断)弦,终身不复(再)鼓。 钟子期死后,伯牙觉得世上再也找不到听得懂他琴声的人了,于是摔破琴割断弦,从今往后不再弹琴了。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照样子再写几句。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志在清风,钟子期曰:“ 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志在明月,钟子期曰 :“善哉,(皓皓)兮若(明月)!”志在春雨,钟子期曰:“ 善哉,(潇潇)兮若(春雨)!”志在杨柳,钟子期曰 :“善哉,(依依)兮若(杨柳)!” 课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上述种种场

3、景,这句话是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五、默读课文,回答问题。1、伯牙为什么要“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答:因为伯牙认为:钟子期是唯一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是自己的知音。钟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2、通过学习,你对“知音”有了什么认识? 答:“知音”,就是比喻对自己非常了解,有共同语言的人。 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赞之,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这就叫知音。 3、看到伯牙破琴绝弦的行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答:“伯牙啊,你的举动,见证了你与子期的深情厚谊。人生在世,知己难寻,我也希望能象你一样找到自己的知己。你们的友谊值得赞叹,为后人所称颂,我为你们伟大的友谊而深深感动!” 远方的朋友: 因为信任,所以努力。 五星评价,万分感激。 wyr51518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