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第六章 非寿险准备金评估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902194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4.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6第六章 非寿险准备金评估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06第六章 非寿险准备金评估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06第六章 非寿险准备金评估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06第六章 非寿险准备金评估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06第六章 非寿险准备金评估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6第六章 非寿险准备金评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6第六章 非寿险准备金评估(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非寿险责任准备金评估,第六章 非寿险责任准备金评估,6.1 非寿险准备金概述 6.2 链梯法 6.3 案均赔款法 6.4 准备金进展法 6.5 B-F法(修正IBNR法),6.1 非寿险准备金概述,非寿险准备金:经营非寿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用于支付未来赔付所应预留或准备的资金。 非寿险准备金是财产保险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负债项中的主要成分。 提存准备金的目的: 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评估的需要 保险公司盈利能力评估的需要 公司经营计划的制定和保险理赔管理的需要 保险公司估计未来赔款的现金流的需要,未经风险:保费已缴付但尚未出险的索赔案件的可能赔付额。 保费赤字:未经保费不足以弥补未经

2、风险的差额部分。 进展期(延迟期):索赔案件的发生与赔付之间的间隔时间(延迟时间)。这种延迟来源于两方面:索赔案件报告的延迟;已报告索赔案件理赔的延迟。这一时间延迟短则几日,长可达数年(此时称为进展年或延迟年)。,几个概念,图6.1 非寿险准备金的分类,赔款准备金,保费准备金,理赔费用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保费不足责任准备金,其他准备金,平衡准备金,巨灾准备金,已发生未报告准备金,已发生已报告未决准备金,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非寿险准备金分类,已发生已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个案准备金); 已报告赔款的未来进展准备金:最初已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与最终实际的支付额

3、之间的差额; 重提赔款准备金:为应付可能重新索赔的已结案赔案所造成的赔偿金额而计提的准备金; 已发生未报告赔款准备金(IBNR):对没有报告的赔案计提的准备金,又称狭义的IBNR准备金; 已报告未立案的赔款准备金(在途准备金)。,美国非寿险精算协会(CAS)赔款准备金分类,我国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规定,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包括三类: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未决赔款准备金; 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责任准备金。,我国的非寿险准备金分类,比例法是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计提的最常用方法,前提假设是风险在时间上是服从均匀分布的。 按假设条件不同分为: 二分法 八分法 二十四分法 三百六十五分法,未

4、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计提,逐案估计法 平均值法 赔付率法 统计法,未决赔款准备金的计提,逐案估计法:由理赔人员对已报告的全部赔案逐一进行分析,根据经验和环境的变化估计出每一赔案的赔款数额,汇总得出未决赔款估计,在此基础上计提准备金。 此法可适用于任何险种,特别适用于特定险种的赔案数太少或赔付额变异太大,使用平均值法不准确的情形,尤其适合财产保险和责任保险。 缺点:成本高、耗时多,主要依靠主观判断,并且没有考虑IBNR索赔。,1. 逐案估计法,平均值法,根据保险人以往同类业务的损失数据计算平均赔款,并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作出必要的修正后,乘以未决赔款数得出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方法。 优点:简单易用,适用于

5、理赔较快、索赔不会重提、未决赔案数较多且损失变异较小的险种。 缺点:没有考虑IBNR索赔,也没有考虑不同延迟阶段成本不同的特点。,2. 平均值法,赔付率法,又称为公式法,由于某一特定险种的最终损失可以通过将选定的赔付率,乘以对应时期的已赚得保费来加以估计,而最终损失减去已支付的赔款和理赔费用就可得到未决赔款准备金。 优点:计算简便,节约成本,适用于事故数量大的保险和健康保险。 缺点:必须以过去的赔付率为依据。,3. 赔付率法,链梯法 案均赔款法(PPCI法、PPCF法) 准备金进展法 B-F法(修正IBNR法),4. 统计法,6.2 链梯法,1. 流量三角形 2. 链梯法,1. 流量三角形,流

6、量三角形(run-off triangle):将赔款数据按照事故发生年和赔款进展年交叉而形成的数据表格,是评估未决赔款准备金的重要工具。 流量三角形是一个上三角矩阵,列表示事故发生年,行表示赔款进展年,表中交叉项的元素可以是赔款额或累积赔款额,也可以是索赔次数或累积索赔发生次数。,表6.1 保险公司2006年的赔款支出数据 单位:千元,例6.1,某保险公司2006年对某非寿险业务的赔款支出如下:,表中:4522表示事故发生在2006年,在2006年的赔付额,4890表示事故发生在2005年,在2006年的赔付额,,表6.2 保险公司2006年的赔款支出数据 单位:千元,记录成流量三角形形式,如

7、下表:,例6.1,表6.3 已付赔款流量三角形 单位:千元,若将保险公司的历史赔款记录补充到上表中,可得已付赔款流量三角形,见下表:,例6.1,表6.4 累积赔款流量三角形 单位:千元,由表6.3可以得到累积赔款流量三角形,如下:,例6.1,2. 链梯法,基本思想:根据过去各事故年不同延迟期的累计赔款之间的平均比率和迄今为止的累计赔款数据估计出最终赔付额,再减去已付赔款,得到未决赔款准备金。 假设对索赔支付的规律在过去和未来都是一致的,所以在链梯法中最重要的是确定累计流量比率。 链梯法有时还需要考虑因支付延迟带来的利息折现和通货膨胀影响,这时不仅需要预测累计索赔支付额,还需考虑未来进展各年的支

8、付额。,例6.2(例6.1续),1)由例6.1的累积赔款流量三角形表6.4,计算各年进展因子。,表6.5 逐年进展因子,2)逐年进展因子平均值的选择。,表6.6 逐年进展因子的各种平均值,例6.2(例6.1续),所有年度的简单平均值 如:0-1年: 近三年的简单平均值 如:0-1年: 剔除最大和最小值后的简单平均值 如:0-1年:剔除2003年的2.0507和2005年的2.4265,,例6.2(例6.1续),中位数 如:0-1年: 加权平均值,如:0-1年: 或: 几何平均值,如:0-1年:,例6.2(例6.1续),3)预测流量三角形下三角部分数值。若按照进展因子的简单平均值(1)来进行预测

9、,可得下表:,表6.7 累积赔款流量三角形的预测值 单位:千元,例6.2(例6.1续),4)估计未决赔款准备金。将每个事故年的最终赔款预测值减去评估日的已付赔款。,表6.8 未决赔款准备金的估计值 单位:千元,例6.2(例6.1续),6.3 案均赔款法,链梯法仅用赔付金额数据估计未来的索赔赔付金额,忽略了索赔次数这一重要信息。为弥补这一不足,可以在链锑法的基础上使用案均赔款法。 案均赔款法通过对赔案件数和赔款金额的流量表使用链梯法,估计出各案件的最终案件数与案均赔款额,从而计算出最终赔款金额和IBNR。 基本假设:索赔次数及平均赔付金额保持稳定的发展趋势。,6.3 案均赔款法,1. 已报案的案

10、均赔款法 (payments per claim incurred,PPCI法) 2. 已结案的案均赔款法 (payments per claim finalized,PPCF法),基本思想:假设不同事故年发生的赔案的平均赔付额及其进展年分布是相对稳定的,通过发生赔案在各进展年的平均赔付额乘以已发生赔案数就可以预测未决赔款。 考虑三个因素:各发生年的索赔发生次数、发生索赔的平均索赔额、适当的赔款支付率。 由于此法应运用了报告赔案数,对赔款加以平均化,PPCI法在一般意义上要优于链梯法。,1. 已报案的案均赔款法(PPCI法),例6.3,某保险公司累积已报案赔款流量三角形及累积已报案案件数流量三

11、角形分别如下:,表6.9 累计已报案赔款 单位:千元,表6.10 累计已报案案件数 单位:件,例6.3,(1)计算已报案案均赔款 方法:表1与表2数据对应相除,表6.11 已报案案均赔款 单位:千元/件,例6.3,(2)计算已报案案均赔款的逐年进展因子及平均值 方法:表3数据后一列与前一列对应相除,表6.12 已报案案均赔款的逐年进展因子及平均值,例6.3,(3)预测已报案案均赔款流量三角形下三角部分 方法:表3数据与表4的进展因子平均值对应相乘。,表6.13 已报案案均赔款的预测值 单位:千元/件,例6.3,(4)预测最终赔案件数 方法:对表2已报案案件数流量三角形运用链梯法。,表6.14

12、累计已报案案件数的逐年进展因子,例6.3,表6.15 累计已报案案件数的预测值 单位:件,例6.3,(5)估计未决赔款准备金 方法:表6.13与表6.15最后一列对应相乘得到最终赔款估计值,减去已付赔款,即为未决赔款准备金。,表6.16 未决赔款的估计值 单位:千元,例6.3,基本思想:假设各延迟期内的已结案平均赔付额独立于事故期,仅随延迟期而变化,可以通过结案数和平均赔付额算出延迟年的赔款支出。 缺点: 1)如果一件赔案有多次赔付发生,那么当年统计的赔款就低于应有水平,使结案进度与赔款支付进度不匹配,产生了估计误差。 2)如果结案速度和平均赔付额多年来一直保持稳定,但最近结案速度突然大幅加快

13、,会使不同事故年在某一延迟年份适用的平均赔付额有所不同,则可能会低估未决责任准备金。,2.已结案的案均赔款法(PPCF法),例6.4,已知保险公司已报案件数、未结案件数、已结案赔款。,表6.17 已报案案件数 单位:件,表6.18 未结案案件数 单位:件,例6.4,表6.19 已结案赔款 单位:千元,例6.4,(1)计算最终已报案案件数 方法:从表6.17得到累积已报案案件数,根据链梯法,求出最终案件数预测值。,表6.20 累积已报案案件数 单位:件,例6.4,表6.21 累积已报案案件数的逐年进展因子及平均值,例6.4,表6.22 累积已报案案件数的预测值 单位:件,例6.4,(2)计算已结

14、案案件数 方法:累积已报案案件数(表6.17)减未结案案件数(表6.18),得到累积已结案案件数。,表6.23 累积已结案案件数 单位:件,例6.4,(3)预测未来的已结案案件数 计算结案率:表6.23与表6.22最后一列对应相除。,表6.24 结案率,例6.4,预测未来已结案的案件数:表6.22最后一列最终已报案件数与表6.24平均结案率对应相乘。,表6.25 累积已结案案件数的预测值 单位:件,例6.4,表6.26 已结案案件数的预测值 单位:件,(4)计算已结案案件数 方法:表6.25的累积数据变为增量数据,从最后一列开始后一列减前一列。,例6.4,(5)计算案均赔款 方法:已结案赔款表

15、6.19与已结案案件数表6.26对应相除。,表6.27 已结案案均赔款 单位:千元/件,例6.4,(6)预测未来的赔款 方法:表6.27案均赔款与表6.26的下三角数据对应相乘。,表6.28 未来各年赔款的预测值 单位:千元,例6.4,(7)估计未决赔款准备金 方法:表6.28中全部数据之和104216千元,即为2006年底应计提的未决赔款准备金预测值。,例6.4,6.4 准备金进展法,准备金进展法:分析逐案估计法得到的赔案准备金的充分程度,以未来索赔支付额与赔案准备金的关系为着手点进行计算。 基于两个假设: 1)赔案准备金在进展年之间的流量模式,用逐案赔付额法估计得到的赔案准备金进展率( CED比率,Case Estimates Development ratios)衡量; 2)各进展年内索赔支付额流量模式,用准备金支付率(PO比率,Paid to Outstanding ratios)衡量。,准备金支付率,指已付赔款占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比率。 其中ci,j+1为事故年i发生的赔案在第j+1个进展年支付的赔款,ai,j为事故年i发生的赔案在第j个进展年末提取的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 理想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