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荨麻疹病人的护理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61901183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6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荨麻疹病人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课件:荨麻疹病人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课件:荨麻疹病人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课件:荨麻疹病人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课件:荨麻疹病人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荨麻疹病人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荨麻疹病人的护理(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 荨麻疹病人的护理,定义: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的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强而产生的局部水肿,主要表现为边缘清楚的红色或苍白色的瘙痒性皮损风团。 常见病,15-20%的人一生中至少发生过一次。,【病因与发病机制】,(一)常见病因: 1.食物:鱼、虾、蟹、蛋类最常见,其次是某些肉类和某些植物性食品如草莓、可可、番茄、花生、大蒜等。,【病因与发病机制】,2.吸入物:如花粉、动物皮屑、真菌孢子、羽毛、灰尘,某些气体,如甲醛、丙烯醛,化妆品中挥发成分。,【病因与发病机制】,3.药物:能引起变态反应的药物,常见的有青霉素、血清制剂、疫苗等,另一些为组胺释放药物,如阿司匹林、吗啡、阿托品等。 4

2、.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由3病原体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所致的变态反应。 5.昆虫叮咬:如虱子、跳蚤叮咬皮肤,黄蜂、蜜蜂、毛虫毒刺刺入皮肤而引起变态反应。 6.物理及化学因素:如冷、热、日光和机械刺激,摩擦压迫和某些化学物质的刺激。,【病因与发病机制】,7.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等可引起乙酰胆碱释放。 8.全身疾病:胃肠道疾病、肿瘤、结缔组织疾病、内分泌紊乱、代谢障碍、风湿、类风湿等可诱发慢性荨麻疹。 9.遗传因素:家族性冷荨麻、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病因与发病机制】,(二)发病机制: 1.变态反应性:多数属I型变态反应,少数为II、III型变态反应。 I型变态

3、反应:抗体IgE吸附于肥大细胞,当再次接触抗原后,便在这些细胞表面发生抗原抗体反应。 II型变态反应:IgG与IgM与抗原在红细胞上起反应,激活补体,产生过敏休克性毒素及各种炎症介质,引起红细胞破碎及过敏性休克和荨麻疹。,【病因与发病机制】,III型变态反应:其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激活补体,使肥大细胞及中性粒细胞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及水肿而产生荨麻疹型血管炎。 2.非变态反应性:某些物质进入体内使补体C3及C5分解,产生C3a及C5a等过敏毒素或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激肽等所引起。 药物如阿托品、吗啡、阿司匹林、可卡因等 。 毒素:蛇毒、细菌毒素、昆虫毒素等。

4、 食物:水生贝壳类动物、龙虾、蘑菇、草莓等。,【护理评估】,(一)健康史: 了解发病前有无明确用药史。 是否进食海产品或某些蔬菜。 是否密切接触猫、犬等宠物。 是否被蚊虫叮咬、日光照射、激烈运动等。,【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 1.急性荨麻疹: 多为骤然起病,先有皮肤瘙痒,很快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风团,数目不定,可局限或泛发全身,融合成大片。 颜色因毛细血管扩张而呈鲜红色,严重时局部高度水肿,压迫血管呈苍白色,因毛囊口内陷,呈橘皮样外观。皮疹可历时数小时后逐渐消退,不留痕迹。但可反复发作,有时1日可发作多次。,急性荨麻疹,【护理评估】,若消化道黏膜受累时,可有恶心、呕吐、腹

5、痛、腹泻等全身症状,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 少数病人可导致喉头水肿,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严重者可窒息。部分病人可伴有高热、畏寒等全身症状,应特别注意有无感染,一般经数日或1-2周痊愈。 2.慢性荨麻疹:皮损反复发作超过6周以上。全身症状一般较轻,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生,常达数月或数年之久。有的有时间性,如晨起或临睡前加重,有时则无规律,大多数病人不能找到病因。,【护理评估】,3.特殊类型的荨麻疹: 皮肤划痕症:又称人工荨麻疹。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沿划痕发生条状隆起,伴瘙痒,不久自动消退。,【护理评估】,血管性水肿:亦称巨大型荨麻疹,分获得性和遗传性两种。 获得性血管性水肿:好发

6、于眼睑、口唇、外生殖器等组织疏松部位,皮损多为突然发生局限性肿胀、灼痛、边缘不清,呈淡红色或苍白色,可持续1-3天后消退。常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 遗传性血管水肿罕见。,【护理评估】,胆碱能性荨麻疹: 多见于青年,由于运动、重体力劳动、受热、饮酒或情绪紧张等而诱发,胆碱能神经冲动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肥大细胞而发生2-3mm大小风团,且不融合。 皮损可于半小时或1小时后消退,除掌跖外,皮损可泛发全身,少数病人可伴发乙酰胆碱的全身反应,如头痛、腹痛、流涎、瞳孔缩小等症状。,胆碱能性荨麻疹,运 动 前,运 动 后,【护理评估】,寒冷性荨麻疹:好发于青年女性,可分为家族性和获得性两型。 家族性荨麻疹较少

7、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从婴儿开始可持续终生。除皮疹外,可伴有发热、畏寒、头痛、关节痛、白细胞计数增多,冰块实验阴性。 获得性冷性荨麻疹,开始于儿童或成人,在气温骤降或接触冷水冷风时,在皮肤暴露部位出现风团,可持续半小时或3-4小时,严重者可出现胸闷、心悸、腹泻、晕厥、手麻、唇麻等,冰块试验阳性。,冷性荨麻疹,【护理评估】,压迫性荨麻疹:皮肤受压4-6小时后,局部发生深在性肿胀,8-12小时消退,多发生在臀部、腰部、足底、足背等受压部位。 日光性荨麻疹:好发于青年女性。皮肤暴露于日光数分钟后,局部出现红斑、 风团,伴有瘙痒和针刺感, 持续1-2小时后消退。甚至 有部分病人透过玻璃的日光 也可引

8、起发病。,日光性荨麻疹,【护理评估】,(三)心理-社会状况: 主要因瘙痒而产生明显的焦虑、忧郁、易怒、失眠等。 (四)处理原则: 抗组胺、降低血管通透性、对症处理为基本原则,力求做到病因治疗。,常见的护理诊断,1.舒适受损:与皮肤瘙痒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荨麻疹的相关知识。 3.潜在并发症:喉头水肿。,护理措施,1.饮食护理:勿食用一切可疑致敏食物。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饮水,通便利尿,加速排泄。 2.用药护理: 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物。 治疗药物给药时间应根据风团发生的时间进行调整,如晨起风团较多,应临睡前给大剂量药,若睡前风团多,则晚饭后即给药。 风团控制后可持续服药1个月,并逐渐减量。常

9、用药物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酮替芬、扑尔敏等。,护理措施,3.急救护理: 对急性泛发性荨麻疹严密观察,按时测量生命体征。发现血压下降,脉压小,立即取平卧位,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1.0mg,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随后用氢化可的松100-2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并配合其他处理。有喉头水肿呼吸困难者,立即吸氧;出现窒息时,立即行气管切开。对感染引起的荨麻疹,除采取上述措施外,重点抗感染治疗。,护理措施,4.健康指导: 观察指导:指导病人注意皮疹的方式与饮食有无关系。 防护指导:避开可疑致病诱因,如物理、化学、机械性刺激。 饮食指导:避免食用刺激性或可疑性食物。 瘙痒护理指导:指导病人如何控制瘙痒的方法,避免搔抓,保持皮肤完整性。 心理指导:消除精神紧张,保持乐观情绪和良好心态。,课堂测验,1.湿疹引起的炎症一般深及( ) A.真皮浅层 B.真皮深层 C.皮下脂肪层 D.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层 E.皮下肌肉层 2.临床上湿疹急性期皮损主要特点是( ) A.风团 B.丘疹疱 C.红斑 D.结节 E.斑疹 3.荨麻疹的皮损主要为( ) A.水疱 B.斑疹 C.丘疹 D.风团 E.糜烂,谢谢! 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