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创伤急救4项基本技能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61899864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3.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创伤急救4项基本技能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课件:创伤急救4项基本技能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课件:创伤急救4项基本技能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课件:创伤急救4项基本技能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课件:创伤急救4项基本技能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创伤急救4项基本技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创伤急救4项基本技能(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场急救四项基本技能,1,创伤的概念 是各种致伤因素作用下造成的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分为闭合、开放、多发、复合伤。 创伤的因素 机械因素,车祸、塌方、刀刺、枪伤等 物理因素,烧伤、冻伤、电击、射线等 化学因素,酸碱、毒气等 生物因素,毒蛇、昆虫等,2,创伤,现场救护的目的,有利于抢救和延长生命,赢得专业救治的宝贵时间 减少出血,防止休克 保护伤口,预防和减少污染 固定骨折,防止加重损伤及减少痛苦 为转运伤者做准备,3,现场救护四项基本技能,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4,现场止血技术,1)包扎和加压包扎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先以敷料或干净毛巾等覆盖伤口,包扎或加压包扎

2、,达到止血目的 置病人于卧位,抬高伤处,检查有无异物 包扎后注意观察末梢循环情况,5,2)指压止血法 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阻断血液来路 准确掌握动脉压迫点,压力适中,以不出血为准,压迫10-15分钟 保持患肢抬高,是短时急救止血措施 颞浅动脉:耳屏上前方1.5cm处,头顶部止血 肱动脉:上臂内侧搏动处,前臂及手部止血 股动脉:腹股沟韧带中点偏内侧下方搏动处,掌根或拇指向外上压迫,下肢止血 手指出血压迫止血,6,3)加垫屈肢止血法 用于出血较多无骨折的四肢远端出血,将纱布垫置于肘窝、帼窝处,关节屈曲以绷带固定,50分钟松开3-5分 4)填塞止血法 用于较深较大伤口,填塞干净布料 5)止血

3、带止血法 用于上述方法不奏效的四肢大血管出血 上臂上1/3,下肢上段加衬垫,用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上肢300mmhg,下肢600mmhg 表带式要拉紧扣环 布料止血带需用绞棒扎紧,50分松一次,每次松开3-5分钟 上止血带必需标明时间,7,现场包扎技术,检查伤口位置、大小、深浅、污染程度及有无异物 选择合适材料,如创可贴、绷带、干净衣单毛巾等 轻巧迅速、部位准确,深而大的伤口不冲洗,防止污染。包扎牢固,松紧适宜 保护嵌有异物或骨折断端外露的伤口,不直接包扎 不在伤口上使用消毒剂,不涂任何药物 保护脱出的内脏,不回纳,盖以干净的敷料和器皿,以免污染腹腔 具体方法 *绷带包扎:环行、螺旋、8字、

4、螺旋反折 *三角巾包扎:适用于头、肩、胸部,8,骨折现场固定,目的:减轻痛苦,减少出血,防止损伤脊髓、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也是搬运、转运的必要准备 可借用现场的木板、硬纸板、树枝、折叠毯子、雨伞等物品作为临时夹板 固定物长度应能够固定上下两关节 患肢抬高,肢体末端应显露,观察血运 以制动为目的,不可现场整复,9,伤员搬运和护送,1.原则 尽快离开危险地点,运送至救治场所 多人受伤应分别采取搀扶、背运、双人运等不同方式 疑有脊柱、骨盆、下肢骨折时不可试行站立,肋骨骨折不可背送 动作轻巧、避免震动,区别伤情选择方法 可用木板、椅子、衣服、毛毯、绳索制作担架 2.常用搬运方式 颈椎伤牵引颈部搬运;

5、脊柱伤多人抬起伤员;手搭杠轿搬运;腋下拖行;衣服拖行;爬行法等,10,11,Thank you,第四节 心肺复苏术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心肺复苏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所采用的抢救措施,亦指以人工呼吸代替患者自主呼吸,以心脏按摩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 心肺复苏(CPR)的概念已提出了40年,基本原则不变,实施的内容及细节却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 目前全球参考2005年美国心脏协会(AHA)颁布了最新的CPR的指南。指南每5年作出检讨并进行修订。,12,概述,心脏骤停的病因很多:冠心病、电击、外伤、气道阻塞、电解质紊乱和中毒等等。

6、抢救成功的因素除了病人的基础状态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现场急救措施、正确的复苏手法及合理的药物应用。,13,观看CPR视频录像,目的与关键问题,目的是挽救生命,减少伤病员痛苦,为进一步救治奠定基础 首要问题是争取时间 初步现场处理,15,时间就是生命,及早进行心肺复苏,心脏停搏 3秒 感到头晕 10秒 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60秒 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3分钟 开始出现脑水肿 6分钟 开始出现部分脑细胞死亡 8分钟 “脑死亡”、“植物状态”,16,开始越早,复苏存活率越高。一般循环停止4-6min大脑即发生严重的损害 4min内进行复苏者50%机会救活 4-6min 开始者10%机会救活 超过6m

7、in存活率仅4% 10 min以上开始进行复苏,存活率更低,17,第一步 判断现场环境是否安全,首先观察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如果现场处在险境应及时转移或逃生。 用眼、耳、鼻去观察、头脑去分析现场,18,第二步 判断有无意识,19,观察其表情与神态,并轻轻拍其肩膀简单询问以明确意识是否丧失。 如果意识丧失,即向周围发出呼救,寻求协助并让人打电话呼叫120。 如果患者面朝下,复苏者必须翻转病人,使头、颈、肩和躯干同时转动。 仰卧位(即病人平卧,头、颈、躯干不扭曲,双侧上肢放在躯干旁),且躺在稳定平坦的硬平面上。,第三步 判断有无呼吸,病人心跳呼吸停止、意识丧失后,易发生呼吸道梗阻,最常见是舌后坠和呼

8、吸道内的分泌物、呕吐物或其他异物。 液体或半液状用布包裹手指清除,固体物可用手指钩出。 清除异物后以仰头抬颌法打开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做仰头抬颌法打开气道前要先检查伤者颈椎有无损伤,如有损伤则宜用下颌牵拉法。,20,用“一看、二听、三感觉”的方法来判断伤者有没呼吸 看胸部有无起伏。 听出气时有无气流。 感觉有无气体流动。 注意:判断呼吸在用10秒钟,21,第四步 判断有无心跳,操作者跪于病人的一侧,一手置于病人的前额使头部保持后仰位,另一手以食指、中指尖置于喉结上,然后滑向颈肌(胸所乳突肌)旁的凹陷处,触摸颈动脉。如果没有搏动,表示心脏已经停止跳动。 判断时间用10秒钟。,22,心肺复苏A

9、BC三个核心步骤,开放气道(Airway ) 人工呼吸( Breathing) 胸外心脏按摩( Circulation ),23,第五步 开放气道,首先清理口腔的分泌物及异物 抬头举颏法开放气道 手掌用力压前额,使头后仰;另一只手中指食指向上抬起下颌,颏向前,两手合力头后仰 头后仰程度为:下颌、耳廓的联线与地面垂直 动作须温柔,防止颈部过度伸展,24,第六步 人工呼吸,必要时,在伤者口部作必要的保护,以防施救者中毒或受感染 用拇指和食指捏紧病人的鼻孔,嘴对嘴向伤者吹入空气,并用双眼余光观察伤者胸廓有起伏。 吹气后松开捏鼻的手,让病人胸廓自身的弹力将气呼出。 每次吹气持续1秒,首先做2次人工呼吸

10、,然后进行心脏按压。,25,第七步 胸外心脏按压,按压位置:用食指、中指沿肋弓下缘摸至两侧肋缘与胸骨连接处的切迹,以食指、中指放于该切迹上,将另一手的掌根部放于横指旁。 再将第一手叠放在另一手的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扣起,手指离开胸壁,使手掌不触及肋骨。,26,上身前倾,双肩位于病人胸部上方正中位置,双臂与病人的胸骨垂直,利用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膀力量,垂直向下按压胸骨,使胸骨下陷4-6厘米,压下后即放开,使胸骨自行弹回正常状态。 按压频率为100次/min,边按压边开口数次数 按压30次后,接着做人工呼吸2次人工呼吸。 按压与放开的时间比为1:1 手掌根部始终紧贴胸壁,不移位,27,按压注意事项,

11、以髋关节为直支点,腰部挺直,用上半身重量垂直往下压 按压时数双数,一边按压一边数01、02、03直到30 按5个循环后观察心跳与呼吸是否有恢复,如果没有恢复继续CPR,不要轻易放弃操作。 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28,心肺复苏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征:外伤、疾病或中毒在短时间内出现的心跳和/或呼吸骤停 禁忌征: 大血管和心脏破裂、胸腔严重开放创伤 已知有传染病,特别是呼吸系统传染病、口服毒物。,29,影响抢救最终结果因素,迅速作出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现场操作 操作技术必须准确有效,30,心肺复苏术流程图,1估(评估意识),2叫(呼叫求援 ),3.A (维持呼吸)道畅通,4.评估

12、呼吸 不超过10秒,5B(进行2次人工呼吸),6.检查颈动脉搏动,7.找出正确胸外按摩的正确位置,8.进行胸外按摩,9.CPR时正确的姿势,10CPR时正确的姿态- 胸外按摩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11.效果评估1分钟后评估脉搏,12.无脉搏继续CPR,13.有脉搏需评估呼吸,14.若无呼吸,每5秒给一口气直到有呼吸或专业人员接手,32,Thank you,33,34,颈椎骨折的病人打开气道的方法:下颌牵拉法,35,开放气道,36,举头抬颏法-开放气道,37,看、听、感觉是否有自主呼吸,38,人工呼吸,39,40,41,42,43,B,44,45,46,47,48,压迫血管止血,49,压迫动脉止血,50,压迫动脉止血,51,普通伤口包扎,52,加垫屈肢止血,53,填塞止血,54,止血带止血,55,绷带加压止血,56,手指止血,57,头部包扎止血,58,上臂骨折,59,扶行法,60,抱持法,61,背负法,62,拖拉法,63,爬行法,64,双人徒手搬运-拉车法,65,杠轿式搬运,66,多人徒手搬运,67,68,腹部肠外露包扎,69,腹部肠外露包扎,70,带异物的包扎,71,颈托固定,72,复原体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