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儿童哮喘的日常护理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61899837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PPTX 页数:17 大小:3.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儿童哮喘的日常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课件:儿童哮喘的日常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课件:儿童哮喘的日常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课件:儿童哮喘的日常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课件:儿童哮喘的日常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儿童哮喘的日常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儿童哮喘的日常护理(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哮喘儿童的日常护理,简介,李宏伟副主任护师,护理协会常务理事,曾任儿科、急诊科护士长,工作三十余年,熟悉哮喘病人防治及护理,现负责全院的护理培训工作。,哮喘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通常会出现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家族哮喘病史 家族过敏病史,遗传因素,病毒感染 过敏原 运动 环境因素,外部因素,儿童哮喘的两大因素,需格外注意的三大外部因素,病毒 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特别是在年幼儿童患者中 鼻病毒是一个重要的病原体 免疫功能低下与病毒诱发哮喘有关,运动 影响约90的儿童哮喘患者 呼吸道水和热量的丢失激

2、发运动诱导的病理/促炎症反应,变应原(过敏原) 儿童哮喘中,过敏性哮喘占40-50% 过敏原可引起气道中各种炎症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加剧气道炎症,从而导致气道反应性增高,诱发哮喘发作,找到诱发哮喘的过敏原很重要,找出引起孩子哮喘发作的过敏原,避免接触这些过敏原,接触性过敏原: 室内尘螨、蟑螂、霉菌、宠物,吸入性过敏原: 花粉、草籽、烟雾、空气污染,饮食性过敏原: 海产类、果仁类、牛奶、鸡蛋等,哮喘儿童的日常护理,哮喘儿童在各季节的护理要点,日常监测要坚持,定期随访莫怠慢,对于已确认的哮喘患儿来说,家长需协助孩子坚持日常监测并定期至医院随访,这样可以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疾病情况,从而确定更有

3、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儿童哮喘一旦发现并确诊后,需要家长密切关注,规范治疗,切不可随意自行停药或换药; 如病情变化应随时去医院就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发展调整治疗方法,以减少哮喘急性发作。,不要陷入这些误区,儿童哮喘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治自愈?,确实,有一部分哮喘儿童随着生长发育,哮喘症状会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甚至部分儿童确实可以不治自愈,但还是有不少患儿在成年之后仍会复发。并且,如果儿童时期规范治疗,哮喘控制的好,那么成年时的自愈率也越高。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疾病,儿童哮喘如果不及时治疗,一旦气道壁结构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即气道重塑,则会终生影响其肺功能。,未及

4、时治疗,用药后没有症状,就表示哮喘治好了?,慢性气道炎症是哮喘的真正病因。使用缓解药物后,虽然症状消失了,但是气道炎症仍然可以持续存在。 它犹如海面上露出的冰山一角,实际上水面下还隐藏着更大的冰山。 患儿应坚持使用治疗气道炎症的药物,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预防哮喘发作,避免气道重塑。,不要陷入这些误区,用药后症状好转是不是就可以自行停药了?,哮喘的气道炎症是长期存在的,即使没有症状时,炎症也在不断发展,并使疾病逐渐加重,此时,若减少用药或停止用药,炎症会进一步加重,使气道和肺部受到不可逆转的损害,并可导致患儿成年后哮喘频繁,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接受长期规范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

5、可以有效控制哮喘症状,像正常儿童一样享受美好的生活。 至于具体的药物使用剂量和疗程,应该去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后听取医生的建议,切忌擅自减量或停药。,不要陷入这些误区,糖皮质激素虽然有效,但长期使用是否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我们在哮喘治疗时所使用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通过吸入装置使药物直接到达需要治疗的支气管和肺部,所以只需要很少的剂量就能达到很好的疗效,并且极少分布到身体其他部位,安全性更高,连婴幼儿都可以放心使用。 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哮喘患儿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7-11年后,他们的身高、体重、智力等各项生长发育都与正常儿童没有差异,此外,也没有相关证据指出吸入型糖皮质长期治疗与肥胖和激素依赖的发生相关。由此可见,只要遵循医生嘱咐,坚持正规治疗,就可以安全有效地控制孩子的哮喘症状。,不要陷入这些误区,孩子的症状控制以后还有必要去医院看医生吗?,哮喘是一种需要长期、规范治疗的慢性疾病,尤其是在疾病早期炎症反应较轻时,即开始规范治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至于具体的药物使用剂量和疗程,应该去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后听取医生的建议。 作为“会变化”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该至少每3个月到医院随访检查,以便于医生根据疾病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不要陷入这些误区,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