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读片-胃部血管球瘤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61899792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8.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读片-胃部血管球瘤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课件:读片-胃部血管球瘤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课件:读片-胃部血管球瘤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课件:读片-胃部血管球瘤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课件:读片-胃部血管球瘤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读片-胃部血管球瘤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读片-胃部血管球瘤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例1,患者 女 58岁 广东人 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不适,偶伴阵发性隐痛不适,以饭后明显,无伴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腹泻,曾到某医院就诊(具体不详)。近月来,症状加重,发作频繁。 腹部平坦,未见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Murphys sign(-),叩诊鼓音,移动性音(-),肠鸣音正常。,CT平扫,CT增强动脉期,静脉期,三维重建,病例2,患者 女 67岁 广东人 上腹部饱胀不适、隐痛 ,偶有呕吐、食欲减退 。 上腹部轻度压痛。 大便潜血实验阳性。,平扫,动脉期,门脉期,答案揭晓,答案揭晓,病例2,胃窦癌、胃体大弯侧间质瘤,病例1手术经过,患者受气管插管全麻,取正中绕脐切

2、口长约5cm,置入左手,左手可及胃角后壁一直径约2cm肿瘤,质韧,未侵犯外膜,可切除,用超声刀分离切断胃结肠韧带,进入小网膜囊,确定肿物位置,于血管弓外游离胃大弯、血管弓内游离胃小弯一段距离,关闭气腹,将胃体经脐部切口提出腹腔,直视下用2把直线切割闭合器契形切除部分胃角后壁包括完整肿瘤.,病理,胃部血管球瘤,血管球瘤是由血管球细胞构成的具有器官样结构的一种良性肿瘤,组织培养证实血管球细胞属于血管外皮细胞,免疫组化及电镜研究认为血管球细胞是平滑肌细胞起源。该瘤主要发生在四肢软组织,以甲下、指(趾)腹多见,原发生于胃的血管球瘤少见。 胃血管球瘤发病率约为胃肠道间质瘤的1,发病年龄1890岁,中位年

3、龄54岁。最常见的症状是上消化道出血和上腹部疼痛,少数可有胃区不适,也有常规体检中偶然发现。 肿瘤多位于粘膜下层,平扫为边缘光滑,均匀一致低密度改变,增强扫描病灶在动脉期及延迟期均呈现均匀的明显强化。一些较大病灶,可以有类似肝血管瘤增强表现。病灶中有时可以伴有斑点状钙化,如果病灶中央缺血坏死或溃疡,可出现低密度不强化区。 CT可以对血管球瘤做出定性诊断。,鉴别诊断,胃间质瘤 胃平滑肌瘤 平滑肌瘤与平滑肌分化的间质瘤在大体病理和影像上无特异性区别,需做免疫组化分析。 胃部淋巴瘤 胃癌 胃息肉 通常有狭蒂,好发于胃窦部,直径多小于2cm。,胃间质瘤,中老年,40岁以下少见。小于5cm多为良性,恶性

4、者直径多大于5.5cm。增强扫描肿瘤强化多较明显,最显著者在静脉期,良性者多为均匀强化,恶性者强化不均匀。血性转移。,胃平滑肌瘤,X线:多见于胃底及胃体,孤立的充盈缺损,呈圆形或椭圆形,界限清楚;肿瘤周围黏膜被撑开,胃壁柔软,蠕动可以通过肿瘤区 。,CT:圆形或类圆形,表面光滑,密度多均匀,偶见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多呈低度强化,延迟期呈均匀中等强化,偶可见中心部坏死不强化或低密度灶。,胃癌,胃癌 局限性肿块伴溃疡,胃壁粘膜增厚破坏、胃壁内缘凹凸不平,胃壁僵硬、蠕动减弱。增强扫描强化明显,欠均匀。,胃淋巴瘤,胃部淋巴瘤 好发于两个年龄,10岁以下和50岁以上。起源于粘膜下层,粘膜常不被破坏,胃壁的柔软性及扩张性好。明显的节段性或普遍性胃壁增厚,胃壁增厚范围常超过胃周径的50%以上,球形及息肉样病变较少见,易向十二指肠侵入。胃周围无淋巴结肿大。极少见钙化和坏死。,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