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三校联考试卷与答案(2019届)

上传人:yoush****ohua 文档编号:61899789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三校联考试卷与答案(2019届)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三语文三校联考试卷与答案(2019届)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三语文三校联考试卷与答案(2019届)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三语文三校联考试卷与答案(2019届)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三语文三校联考试卷与答案(2019届)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三校联考试卷与答案(2019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三校联考试卷与答案(2019届)(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语文三校联考试卷与答案(2019届)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与众多欧西事物的“迁地弗良”不同,文学史这一著述形式进入中国以后,很快便_ ,而今已经变得枝繁叶茂。欧洲十九世纪兴盛一时的文学史,在十九世纪末遭遇了来自审美主义的 ;二十世纪中叶,在美国学院占据主流的“新批评”更是公然拒绝文学史;尽管后来随着文学社会学、接受美学、新历史主义等研究路径的展开,文学史一度有复兴之势,但对这一学科进行理论反思的声音,一直 。A. 落地生根 置疑 不绝如缕B. 入乡随俗 质疑 若隐若现C. 落地生根 质疑 不绝如缕D. 入乡随俗 置疑 若隐若现【答案】C【解

2、析】试题分析:落地生根:比喻长期安家落户或切切实实、一心一意地做好所从事的工作。入乡随俗:是指到一个地方,就顺从当地的习俗,这个成语常形容外乡人尊重、适应和主动融入当地风俗文化。本题所给文段说文学史进入中国,如今已经“枝繁叶茂”,用“落地生根”恰当。质疑:提出疑问。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句。文中不是否定句,用“质疑”正确。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形容形势危急或者声音细微悠长。若隐若现,强调的是模糊、不清楚。文中用“不绝如缕”恰当。故此题答案应为A项。点睛: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的能力。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

3、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A. 为促进广大同学自觉养成文明排队、有序就餐、遵守公共秩序规则,现长期面向全校招募食堂引导志愿者。B.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准备设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以便成员单位及时应对并了解在抵抗山区生态灾害时可能遇到的危险。C. 专家表示,我国房地产今后一段时间还将保持稳健发展的势头,仍是国人投资、抵御通胀的主要手段。D. 历史上看,现代西方人是罗马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直接后裔,跟古希腊文化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但是他们甘愿宣称自己是希腊文化之子。【答案】D【

4、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A项,“养成文明排队、有序就餐、遵守公共秩序规则”成分残缺,应改为“养成文明排队、有序就餐、遵守公共秩序规则的习惯”;B项,“及时应对并了解”语序不当,应改为“及时了解并应对”;C项,“房地产仍是国人投资、抵御通胀的主要手段”搭配不当,可在“仍是国人投资、抵御通胀的主要手段”前加上“投资房地产”。3.学校举办对联展览,下面是某学生收集的四副对联,对联与人物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世事洞明皆儿女情事,人情练达即释道真理。功名事业清流山,道德文章丰乐亭。A. 老舍 李白

5、曹雪芹 韩愈B. 鲁迅 李白 曹雪芹 欧阳修C. 鲁迅 柳永 庄子 欧阳修D. 老舍 柳永 庄子 韩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小说史,指的是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国小说史略,“莫作空头文学家”本是鲁迅先生留下的遗言,根据这些信息可知此联写的是鲁迅先生。下联出自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由此可知此联写的是李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是红楼梦中宁国府上房内联语,根据这一信息,可知此联写的是曹雪芹;丰乐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根据这一信息可知此联写的是欧阳修。故此题答案应为B项。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

6、恰当的一项是颇有意味的是, 。因而这次乌镇大剧院上演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对于当下的我们有特殊的意义。今天,在“80 后”以降的女青年那里他们常常引用这句话以标榜自己的个性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奥涅金曾经被一些知识分子引为同道“谁生活过,思想过,谁就不能不在灵魂深处厌倦人群”奥涅金甚至被唤作“渣男”这两极的态度映衬出时代价值观的巨大分野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所给的六个句子可分为两组,一组为,对叶甫盖尼奥涅金这一形象持赞成的态度,另一组为,对叶甫盖尼奥涅金这一形象持否定的态度。“这句话”指,据此可确定的顺序,可排除D项。“这两极的态度”是对上文

7、的总结,应放在最后,据此就可确定答案为A项。5.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A. 近日拜读了您的大作,我心中有了一种醍醐灌顶之感。B. 欢迎各位高朋,请大家尽快入座,演出马上开始。C. 仁兄初次莅临舍下,小弟招待多有不周,还望海涵。D. 你发给我的文章我已经看了,并润色了其中的一些段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A项,大作:称人作品的敬词,使用得体。B项,高朋:高贵的朋友,对宾客的敬称。使用得体。C项,莅临:来到,来临,光临,敬辞。舍下:谦词,指自己的家。海涵:多用作请人原谅之辞。这三个词语的使用均得体。D项,润色:修饰文字,使有文采。一般不带宾语,并且“我已经

8、看了”属口语,“润色”倾向于书面语,语体色彩不一致。故此题答案为D项。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再上龚舍人书王安石安抚舍人阁下:前日所与某言者,不过欲计校仓廪,诱民出粟,以纾百姓一时之乏耳。某之所欲言者,非此之谓也。愿毕其说,阁下其择焉。某尝闻善为天下计者,必建长久之策,兴大来之功。当世之人,涵濡盛德,非谓苟且一时之利,以邀浅鲜之功而已。夫水旱者,天时之常有也。仓廪财用者,国家常不足也。以不足之用,以御常有之水旱,未见其能济焉,甚非治国养民之术也。伏自庆历以来,南北饥馑相继,朝廷大臣,中外智谋之士,莫不恻然不忍民之流亡殍死,思所以存活之。其术不过发常平、敛富民,为饘粥之养,

9、出糟糠之馀,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而死者白骨已被野矣。此有惠人之名,而无救患之实者也。昔者梁惠王尝移粟以救饥馑,孟子论而非之,所谓“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若夫治不由先王之道者,是徒善、徒法也。且五帝、三王之世,可谓极盛最隆,亦不能使五谷常登而水旱不至。然而无冻馁之民者,何哉?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之备也。某历观古者以还,治日常少,而乱日多。今宋兴百有馀年,四境之远者至万馀里,其间可桑之野,民尽居之,可谓至大至庶矣。此诚旷世不可逢之嘉会,而贤者有为之时也。今朝廷公卿大夫不以此时讲求治具,思所以富民化俗之道,以兴起太平,而一切惟务苟且,见患而后虑,见灾而后救。此传

10、所谓“毂既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某于阁下无一日之好,论其相知,固已疏矣。然自阁下之来,以说干阁下再矣。某固非苟有觊于阁下者也。某尝谓大丈夫有学术才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也。今阁下势在朝廷,不可谓时不遭矣;居可言之地,不可谓言不用矣。某故感激而屡干于左右者,以此。阁下其亮之。某再拜。(选自王文公文集,有删改)6.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愿毕其说,阁下其择焉 毕:全部B. 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 原:本来,原本C. 可谓至大至庶矣 庶:众,众多D. 以说干阁下再矣 干:求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仓廪,

11、文中指仓库中的粮食,古代仓廪是储藏粮食的仓库。B. 糟糠,文中指共患难的妻子,古代糟糠是指酒糟和谷皮。C. 五帝,我国上古神话中的五个部落首领,黄帝是其中之一。D. 毂辐,我国古代车辆的两个构件,毂是车轮中心的圆木。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当世之人,涵濡盛德,非谓苟且一时之利,以邀浅鲜之功而已。某尝谓大丈夫有学术才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也。9. 请概括王安石写作本文的原因。【答案】6. B 7. B 8. 当今士人,浸润于仁德之中,不是要为国家兴一时之利,并借此求取浅小的功劳。我认为,有才学的大丈夫经常担忧的是遭遇不好的时代,遭遇好的时代以后,又担忧自己不被重

12、用。 9. 国家经常出现灾情;目前国家应对灾情的办法只是一时权宜之法,不是长远之法;现在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好时代;龚舍人位居高位,可以起到作用。【解析】【6题详解】试题分析: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本题把所给选项逐一放回到原文中,就会发现,B项,“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意思是“我推测救活的人百不及一”,“原”应为“推测”的意思。点睛:该考点包含着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这些文言实词是中学生常见的实词,而不是生僻难懂的;二是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脱离上下文的字典含义;三是对于这些实词的语境意义要

13、理解,而不是识记那些僵死的概念。从这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更为命题者青睐,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从近年高考来看,常考的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文中指共患难的妻子”不正确。文中“出糟糠之馀”意思是“提供一些稀粥、酒糟米糠之类粗食”,“糟糠”是指酒糟、米糠等粗劣食物。【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

14、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涵濡盛德”,浸润于仁德之中;“苟且”,只顾眼前,得过且过;“苟且一时之利”,指兴一时之利;“邀”,求取;“浅鲜”,浅小的。“某”,我;“胃”,认为;“大丈夫有学术才谋者”,定语后置句,有才学的大丈夫;“患”,担忧;“遇”,遭遇;“其”,那;“其时”,指好的时代;“用”,被重用。【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文章要点的能力。

15、解答时可通读全文,按题干要求找到答题区间,然后筛选相关信息,概括答案。文章由五个自然段构成,第一段是总述,余下四个自然段阐明了写本文的原由。第二段说“夫水旱者,天时之常有也”,现有储备不足以救助百姓;第三段说“发常平、敛富民,为饘粥之养,出糟糠之馀,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这样的救助办法“无救患之实”,不是长远之计;第四段说“今宋兴百有馀年”“可谓至大至庶矣。此诚旷世不可逢之嘉会,而贤者有为之时也”,表明现在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好时代;第五段说龚舍人“势在朝廷,不可谓时不遭矣;居可言之地,不可谓言不用矣”,居于高位,可以起到作用。根据这些信息就可以得到本题答案。参考译文:安抚舍人阁下:您前天跟我讲的,不过想计算比较仓库储量多少,劝说富民献出粮食,来解除百姓一时的匮乏。我想要说的,不是这方面的意思。我愿把意思说完,请您选择些许有用的。我曾经听说善于谋划天下大事的人,必定会设置长久的计策,创立非常的功业。当今士人,浸润于仁德之中,不是要为国家兴一时之利,并借此求取浅小的功劳。水旱灾害是常有的事,仓储财用国家经常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