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决胜疆场的艺术 自读文本 4.1 张良课件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898245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决胜疆场的艺术 自读文本 4.1 张良课件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决胜疆场的艺术 自读文本 4.1 张良课件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决胜疆场的艺术 自读文本 4.1 张良课件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决胜疆场的艺术 自读文本 4.1 张良课件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决胜疆场的艺术 自读文本 4.1 张良课件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决胜疆场的艺术 自读文本 4.1 张良课件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决胜疆场的艺术 自读文本 4.1 张良课件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读文本,张 良,对于汉王朝的建立,张良无疑是有功之人,但要说他有过什么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计谋,也确实指认不出来,即使想牵强附会也很难办到。张良的功劳在功臣表里记得清清楚楚,“以厩将从起下邳。以韩申徒下韩国。言上张旗志。秦王恐降。解上与项羽之郤。汉王请汉中地。常计谋平天下。侯万户”。这里的功劳也是虚实夹杂,其实者是可以指认的,而其虚者也是可以指认的,最明显的虚就是以韩申徒下韩国。但张良世家记得清清楚楚,他与韩王成每得一城,旋即被秦军夺去。所以这个“下韩国”,更确切地说是“战韩国”。真正下韩国的是刘邦的西征军办到的。但刘邦要把自己的功劳算给张良,谁敢说长道短。至于“常计谋平天下”则可大可小,在平天

2、下的过程中出谋划策的事是有的,谋大谋小,谋好谋歹,则可另议,但可以肯定,不是什么了不得的计谋,否则就直接讲就是了。 (选自千古谁识汉张良,有删改),基础导练,问题导读,基础导练,问题导读,二、通假字 与项王有郄(郄,通“隙”,隔阂,矛盾) 三、古今异义,基础导练,问题导读,基础导练,问题导读,基础导练,问题导读,六、相关成语 立锥之地: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也指极小的安身之处。,1.简要概括本文内容。 参考答案:张良追随刘邦以后,处处表现出了他的政治远见和高超谋略,本文主要写了张良劝谏刘邦撤出秦宫,争取黥布、彭越,笼络韩信,否决郦食其的建议等几件事。 2.郦食其商议削弱楚国的势

3、力,他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深入理解郦食其建议的内容,找出其中作为“依据”的文字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昔日商汤讨伐夏桀,封夏朝后人于杞国。周武王讨伐商纣,封商朝后人于宋国。如今秦朝丧失德政,抛弃道义,侵伐诸侯各国,消灭了六国的后代,使他们没有一点立足的地方。刘邦果真能够重新封立六国的后裔,使他们都接受刘邦的印信,这样六国的君臣百姓一定都感戴刘邦的恩德,无不归顺服从,仰慕其道义,甘愿做其臣民。随着恩德道义的施行,刘邦就可以面南称霸,楚王一定整好衣冠恭恭敬敬地前来朝拜了。,基础导练,问题导读,基础导练,问题导读,3.张良从几方面就郦食其的建议为刘邦作了分析? 提示:本题要求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所以

4、根据文本注释加以分析说明即可。 参考答案:八个方面。张良认为,昔日商汤讨伐夏桀而封夏朝的后代于杞国,那是估计到能制桀于死命。但现在刘邦不能制项籍于死命。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一个原因。周武王讨伐商纣而封商朝的后代于宋国,那是估计到能得到纣王的脑袋。现在刘邦不能得到项籍的脑袋。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二个原因。武王攻入殷商的都城后,在商容所居里巷的大门上表彰他,释放囚禁的箕子,重新修筑比干的坟墓。如今刘邦不能重新修筑圣人的坟墓,在贤人里巷的大门表彰他,在有才智的人们前向他致敬。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三个原因。周武王曾发放矩桥粮仓的存粮,散发鹿台府库的钱财,以此赏赐贫苦的民众。刘邦不能散发仓库的财物来赏赐穷人。

5、这是,基础导练,问题导读,不能那样做的第四个原因。周武王灭亡商朝以后,废止兵车,改为乘车,把兵器倒置存放,盖上虎皮,用以向天下表明不再动用武力。现在刘邦不能停止战事,推行文治。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五个原因。周武王将战马放牧在华山的南面,以此表明没有用它们的地方了。眼下刘邦不能让战马休息不再使用它们。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六个原因。周武王把牛放牧在桃林的北面,以此表明不再运输和积聚作战用的粮草。而今刘邦不能放牧牛群不再运输、积聚粮草。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七个原因。天下从事游说活动的人离开他们的亲人,舍弃了祖坟,告别了老友,跟随刘邦各处奔走,只是日夜盼望着想得到一块小小的封地。假如恢复六国,拥立韩、魏、燕

6、、赵、齐、楚的后代,天下从事游说活动的人各自回去侍奉他们的主上,伴随他们的亲人,返回他们的旧友和祖坟所在之地,刘邦同谁一起夺取天下呢?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八个原因。,基础导练,问题导读,4.张良是汉朝的重要谋士,结合鸿门宴说说张良是一个什么形象? 参考答案:说起汉朝的建立,就离不开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个人。刘邦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在汉初三杰里唯有张良可以算得上仁、智、勇三者皆备的完人了。张良的勇从他敢于和志

7、同道合的力士一起在博浪沙刺杀由大批卫队护卫的暴君秦始皇的大无畏的行动中即可看出。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对事件的发展有预见性,在为汉王出谋划策当中更显示他的足智多谋。历史学家司马迁对张良赞誉有加:“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基础导练,问题导读,参考译文:汉元年正月,沛公做了汉王,统治巴蜀地区。汉王赏赐张良黄金百镒,珍珠二斗,张良把它们都赠送给了项伯。汉王也趁机让张良厚赠项伯,使项伯代他请求汉中地区。项王应允了汉王的请求,汉王于是得到了汉中地区。汉王到封国去,张良送到褒中,汉王让张良返回韩国。张良便劝告汉王说:“大王为何不烧断

8、所经过的栈道,向天下表示不再回来的决心,以此稳住项王的内心。”汉王便让张良返回韩国,汉王行进中,烧断了所经过的栈道。 张良到了韩国,韩王成因为张良跟随汉王的缘故,项王不派韩王成到封国去,让他跟随自己一起东去。张良向项王解说道:“汉王烧断了栈道,已经没有返回的意思了。”张良便把齐王田荣反叛之事上书报告项王。项王由此不再担忧西边的汉王,因而起兵北上攻打齐国。,基础导练,问题导读,项王终于不肯派韩王回韩国,于是把他贬为侯,又在彭城杀了他。张良逃跑,抄小路隐秘地回到汉王那里,汉王这时也已回军平定三秦了。汉王又封张良为成信侯,跟着东征楚国。到了彭城,汉军战败而归。行至下邑,汉王下马倚着马鞍问道:“我打算

9、舍弃函谷关以东等一些地方作为封赏,谁能够同我一起建功立业呢?”张良进言说:“九江王黥布是楚国的猛将,同项王有隔阂;彭越与齐王田荣在梁地反楚。这两个人可立即利用。汉王的将领中唯有韩信可以托付大事,独当一面。如果要舍弃这些地方,就把它们送给这三个人,那么楚国就可以打败了。”汉王于是派随何去游说九江王黥布,又派人去联络彭越。等到魏王豹反汉,汉王派韩信率兵攻打他,乘势攻占了燕、代、齐、赵等国的领地。而最终击溃楚国的,是这三个人的力量。,基础导练,问题导读,张良多病,不曾独立带兵作战,一直作为出谋划策的臣子,时时跟从汉王。 汉三年,项羽把汉王紧急地围困在荥阳,汉王惊恐忧愁,与郦食其商议削弱楚国的势力。郦

10、食其说:“昔日商汤讨伐夏桀,封夏朝后人于杞国。周武王讨伐商纣,封商朝后人于宋国。如今秦朝丧失德政,抛弃道义,侵伐诸侯各国,消灭了六国的后代,使他们没有一点立足的地方。陛下果真能够重新封立六国的后裔,使他们都接受陛下的印信,这样六国的君臣百姓一定都感戴陛下的恩德,无不归顺服从,仰慕陛下道义,甘愿做陛下的臣民。随着恩德道义的施行,陛下就可以面南称霸,楚王一定整好衣冠恭恭敬敬地前来朝拜了。”汉王说:“好。赶快刻制印信,先生就可以带着这些印出发了。”,基础导练,问题导读,郦食其还没有动身,张良从外面回来谒见汉王。汉王正在吃饭,说:“子房过来!有一个客人为我设计削弱楚国的势力。”接着把郦食其的话都告诉了

11、张良,然后问道:“在你看来这事怎样?”张良说:“是谁替陛下出的这个主意?陛下的大事要完了。”汉王说:“为什么呢?”张良回答说:“我请求您允许我借用您面前的筷子为大王筹划一下形势。”接着说:“昔日商汤讨伐夏桀而封夏朝的后代于杞国,那是估计到能制桀于死命。当前陛下能制项籍于死命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一个原因。周武王讨伐商纣而封商朝的后代于宋国,那是估计到能得到纣王的脑袋。现在陛下能得到项籍的脑袋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二个原因。武王攻入殷商的都城后,在商容所居里巷的大门上表彰他,释放囚禁的箕子,重新修筑比干的坟墓。如今陛下能重新修筑圣人的坟

12、墓,在贤人里巷的大门表彰他,在有才智的人们,基础导练,问题导读,前向他致敬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三个原因。周武王曾发放矩桥粮仓的存粮,散发鹿台府库的钱财,以此赏赐贫苦的民众。目前陛下能散发仓库的财物来赏赐穷人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四个原因。周武王灭亡商朝以后,废止兵车,改为乘车,把兵器倒置存放,盖上虎皮,用以向天下表明不再动用武力。现在陛下能停止战事,推行文治,不再打仗了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五个原因。周武王将战马放牧在华山的南面,以此表明没有用它们的地方了。眼下陛下能让战马休息不再使用它们吗?”汉王说:

13、“不能。”张良说:“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六个原因。周武王把牛放牧在桃林的北面,以此表明不再运输和积聚作战用的粮草。而今陛下能放牧牛群不再运输、积聚粮草了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七个原因。再说天下从事游说活动的人离开他们的,基础导练,问题导读,舍弃了祖坟,告别了老友,跟随陛下各处奔走,只是日夜盼望着想得到一块小小的封地。假如恢复六国,拥立韩、魏、燕、赵、齐、楚的后代,天下从事游说活动的人各自回去侍奉他们的主上,伴随他们的亲人,返回他们的旧友和祖坟所在之地,陛下同谁一起夺取天下呢?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八个原因。当前只有使楚国不再强大,否则六国被封立的后代重新屈服并跟随楚国,

14、陛下怎么能够使他们臣服?如果真的要采用这位客人的计策,陛下的大事就完了。”汉王饭也不吃了,吐出口中的食物,骂道:“这个笨书呆子,几乎败坏了你老子的大事!”于是下令赶快销毁那些印信。,运筹帷幄谋天下,急流勇退修道术张良 张良是一位既有血气之勇,又具深谋远虑的传奇人物。为报亡国之恨,他“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博浪沙一击,他差一点儿要了秦始皇的命;为酬知遇之恩,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终于辅佐刘邦战胜项羽,登基称帝;为消除刘邦易太子之念,他略施小计,让太子请来商山四皓,刘邦一见而易念顿失。 以三寸舌为帝王师,封万户,位列侯,功成身退,乃学道术。 张良的传奇经历,怎不让人敬慕?,人

15、们大概都熟悉张良拾履的故事。故事中讲的张良就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张良。传说张良闲暇时在桥上散步,有一位老年人,身穿粗布短衣,走到张良待的地方,把鞋子扔到桥下,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拾鞋。”张良猛然一惊,很生气,但见老人如此大的年纪,就给他拾了鞋。老人要张良替他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为他拾鞋了,也就跪下来为他穿鞋。穿好后,老人笑着走了 。 走了一里远,又返回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可以培养,过五天,天一亮你来这里等我。”过了五天,张良来时,老人已先到,批评他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能迟到?过五天,你再来这里等我。”第二次,张良又迟到了。第三次,他半夜就去了。 老人很高兴,送给张良一部书,并且告诉他说

16、:“读了这部书,就可做帝王的老师了。10年后你会发迹。13年后,你会在济北遇到我,谷城山下有块黄石就是我。”天亮后,张良一看,原来是一本兵书,叫太公兵法。张良得到这本书后,认真阅读,终于学到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本领。据传说,13年后,张良跟随高祖路过济北,果真在谷城山下看见一块黄石,张良取回它,把它当作珍宝供奉。张良死后,就和这块黄石合葬在一起。,张良,字子房,秦末汉初时人,祖先连续五代当过韩国宰相。秦始皇灭掉韩国时,张良还年轻,一心想为韩国报仇。弟弟死了也不厚葬,动用全部家财,终于请到了一名大力士,铸造了一把120斤重的铁锤。秦始皇巡游东方,张良与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省原阳东南)窥伺袭击秦始皇,误中随从的车辆。秦始皇大为震怒,在全国大肆搜捕刺客。张良隐姓埋名,逃到下邳(今江苏睢宁北) 。于是发生了上面所说的拾履的故事。,10年后,陈胜起义。刘邦在沛县响应。张良也聚集了百多名少年,准备归从自立为代理楚王的景驹。在路上遇见了刘邦,很得刘邦的赏识。张良认为,沛公的智慧大概是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