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肾的排泄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61897561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肾的排泄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课件:肾的排泄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课件:肾的排泄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课件:肾的排泄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课件:肾的排泄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肾的排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肾的排泄(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排泄,2018/12/14,1,机体将代谢终产物,过剩或有害物质的物质,经血液循环由排 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排泄,排泄物,肾 肺 皮肤 消化道 唾液腺,水、尿素、尿酸、肌酐、盐类、药物、毒物等 二氧化碳、水、挥发性药物等 水、盐类、少量尿素等 钙、镁、铁、磷等电解质、胆色素、毒物等 碘、铅等,排泄器官,肾的功能 1泌尿功能 2保持内环境稳态功能 3内分泌功能,2018/12/14,2,linshiming,第一节 绪论,输尿管,皮质,髓质,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管,一、肾的结构特点 (一)肾单位和集合管,近曲小管,肾小囊,近端小管,髓袢细段,远端小管,集 合 管,肾小球,髓袢降支粗段

2、,髓袢升支粗段,远曲小管,重吸收 分泌与排泄,滤过生成原尿,生成 终尿,2018/12/14,3,linshiming,近端小管,肾小球,远端小管,集合管,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髓袢,肾微细结构图,2018/12/14,4,linshiming,入球小动脉比出球小动脉粗(2:1) 滤过作用,出球小动脉形成细而长的直小血管 髓袢长,可深入内髓层 尿浓缩的结构基础,2018/12/14,5,linshiming,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2018/12/14,6,linshiming,(二)近球小体(球旁器),球旁细胞(近球C)入球小动脉中膜内上皮样细胞,内含肾素,系膜(间质)细胞入球动脉和出球动

3、脉之间的一群细胞,具有吞 噬功能。,致密斑位于远曲小管起始处,是Na+感受器,可感受小管液中 Na+含量 的变化,将信息传至球旁细胞,调节肾素的释 放。,2018/12/14,7,linshiming,二、肾血液循环的特点,(一)肾血流量大,血液分布不均 血流量占心输出量的1/5 1/4,肾皮质多,髓质少. (二)肾血液经过两次毛细血管才回到静脉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血压高有利于滤过 肾小管与集合管周围毛细血管网血压低有 利 于重吸收。,2018/12/14,8,linshiming,肾小球的滤过: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C和大分子Pr以外,血浆中的水分和小分子物质通过滤过膜滤入肾小囊囊腔形成原尿

4、。 实验依据:微穿刺 抽取囊内液进行分析而得到证实。,原尿(滤液) 终尿 量 180L/天 1.5L/天 质 去Pr血浆相近似 代谢终产物,第二节 尿的生成过程,2018/12/14,9,linshiming,一、滤过膜 组成,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允许血浆蛋白通过,基底膜主要滤过屏障,水和部分溶质可通过,肾小囊上皮细胞足突之间有裂隙膜,膜上有微 孔,是滤过的最后屏障,2018/12/14,10,linshiming,二、滤过的动力有效滤过压(EFP),毛细血管血压 45mmHg,囊内压 10mmHg,血浆胶体渗透压 25mmHg,有效滤过压 =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 (囊内压+胶体渗透压),20

5、18/12/14,11,linshiming,入球端EFP = 45 - (20+10) = 10mmHg 滤过生成原尿 出球端EFP = 45 - (35+10) = 0 mmHg 无滤过作用,滤过平衡随着滤过液的生成,肾小球血管中的胶体渗透压不断增高,当其与毛细血管血压相当时,滤过压为零,达到滤过平衡。,2018/12/14,12,linshiming,1. 肾小球滤过率(GFR) 单位时间 (每分钟)内两肾生成的原尿(滤液)量。 正常成人125ml/min, 180L/日,相当于体重的3倍。 2. 滤过分数 肾小球滤过率与每分钟肾血浆流量之比,约19%。 滤过分数表明,流经肾的血浆约有1

6、/5由肾小球滤 入肾小囊腔内生成原尿。 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是衡量肾功能的指标,三、与肾小球滤过功能有关的几个重要概念,2018/12/14,13,linshiming,单位时间内肾脏能将多少ml血浆中的某物质完全清除出去,这个被完全清除了某物质的血浆毫升数就是该物质的血浆清除率,意义:测定肾功能,推测GFR和肾血流量和肾小管转运功能,3. 肾血浆清除率 P168,2018/12/14,14,linshiming,案例五: 某患者近日来晨起眼睑明显水肿,活动后减轻,尿量减少,呈洗肉水样。入院检查:尿蛋白(+)。医生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 请你用所学的肾脏生理学知识解释该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血尿、

7、蛋白尿、少尿甚至无尿?,2018/12/14,15,linshiming,滤过平衡点后移,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 其分泌与 排泄,一、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一)重吸收的主要部位和方式,主要部位 近曲小管,2018/12/14,16,linshiming,2.主动重吸收逆电、化学梯度、耗能的依赖于泵的转运 1) 原发性(泵转运): 如:Na+-K+泵、Ca2+-Mg2+泵、等 2) 继发性(联合转运):间接利用ATP能量的主动转运过程。 同向转运:如Na+和G, Na+和AA的转运. 逆向转运:如Na+ H+交换Na+K+交换. 如:葡萄糖、氨基酸、Na+、K + 、Ca2+

8、等.,如:Cl- (大部分)、H2O、尿素等,1.被动重吸收顺浓度,电位,渗透压压差扩散.,重吸收的方式,2018/12/14,17,linshiming,(二)几种物质的重吸收,近端小管 髓袢升支粗段 远曲,集合管,量 6570% 20% 10% 机理 主动(a泵) 主动 主动(a泵) (a泵,转运体) a: 2Cl- : K+ 特点 1)不受醛固酮的调节 1)受醛固酮的调节 2) 伴有 Cl- ,HCO3- 的重吸收 2) 伴有 Cl- ,HCO3- 的重吸收;Na+K+ 交换.,a的重吸收:,2018/12/14,18,linshiming,a在近曲小管的重吸收 机制:1)泵-漏模式,小

9、管腔,组织间隙,扩散,泵,回漏,重吸收量 = 泵出量 - 回漏量,2018/12/14,19,linshiming,2)Na+-H+交换方式,3)Na+-葡萄糖等同时转运,Na+,H+,glucose,Cl-,2018/12/14,20,linshiming,2. H2O的重吸收 近端小管 髓袢降支 远曲,集合管,量 6570% 10% 2030% 机理 被动 被动 被动,特点 1)管壁对水通透性大 1)有ADH,管壁对水有通透 2)不可调节. 2)可调节(醛固酮,ADH),2018/12/14,21,linshiming,3. 其它物质的重吸收,物质 部位 机理 特点 Cl- 近端小管 被动

10、 与a重吸收有关 髓袢升支粗段 主动 与a协同转运 K+ 近端小管 主动 远曲,集合管有K+分泌 HCO3- 近端小管 被动 CO2形式重吸收;伴有 H+分泌. AA 近端小管 主动 继发于Na的重吸收 G 近端小管 主动 继发于Na的重吸收; 重吸收有一定极限量,2018/12/14,22,linshiming,葡萄糖的重吸收: 正常血糖浓度全部重吸收 血糖160180mg%,不能完全重吸收。尿中出现糖。 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糖的最低血糖浓度。 8.9610.08mmol/L( 160180mg%) G吸收极限量,体表面积1.73m2的个体, 男性0.375g/min; 女性 0.3g/min

11、,2018/12/14,23,linshiming,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超过160180mg/100ml (1012mmol/L)后,有一部分肾小管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已达极限,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此时的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一) H的分泌 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均有,以H-Na交换形式进行,每泌1 个H,换回1个Na和1个HCO3(排酸保碱)。 意义:排酸保碱维持酸碱平衡.,(二)NH3的分泌 部位:远曲小管、集合管。NH3由上皮细胞代谢脱氨而来。 意义:排酸保碱维持酸碱平衡.,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2018/12/14,25,linshiming,泌H+ H+-Na+交换 泌K+ K+

12、 -Na+交换,酸中毒,高血K+,(高K+性酸中毒),肾脏可排泄肌酐、对氨马尿酸、酚红等,可用酚红排泄试验来检查肾小管的排泄机能.,(四)排泄,(三) K+的分泌 尿中的K+是远曲小管、集合管分泌。 近端小管: 有Na重吸收,才有K+的分泌,形成Na+ K+交换.,远曲、集合管,互相竞争,2018/12/14,26,linshiming,2018/12/14,linshiming,27,第三节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一、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二、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与分泌的因素,一、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一)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滤过面积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Cap管腔变窄滤过面积 GFR尿 孔

13、径 GFR 肾炎,缺O2,酸中毒 负荷Pr尿,血尿,(二)有效滤过压 ),1.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BP(80180mmHg),肾有自身调节,肾小球Cap血压稳定,GFR不变 BP80mmHg肾小球Cap血压GFR尿,2. 血浆胶渗压: 快速输入大量注入生理盐水时血浆Pr被稀释血浆胶渗压 GFR 尿。,2018/12/14,28,linshiming,(三)肾血流量的调节,1. 自身调节:,动脉血压在80180mmHg (10.724.0KPa)时间,肾血流量有自身调节,肾血流量相当稳定,完成泌尿功能.,机制:肌源学说调节入球小口 径.,2018/12/14,29,linshiming,2、

14、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交感神经肾血管收缩,流量,体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同交感.,在紧急情况下,通过交感神经和肾上腺素的作用,全身血量将重新分配,保证心、脑重要器官血液供给。,2018/12/14,30,linshiming,二、影响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的因素,小管液溶质浓度 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肾小球滤过不全部重吸收 小管液溶质浓度渗透压水的重吸收尿。 通过提高小管液渗透压而引起尿量增加的利尿方式渗 透性利尿。临床上,糖尿病患者的多尿和静脉注入甘露醇 利尿消肿作 用,均属于渗透性利尿。,.肾小球滤过率 球管平衡:不论肾小球滤过率增减多少,近曲小管重 吸收的量始终是滤过量的6570%。 机制:Na的定比重吸收,2018/12/14,31,linshiming,3、抗利尿激素(ADH) 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细胞神经内分泌 细胞合成的一种多肽激素,经下丘脑一垂体束 运输到神经垂体内贮存,并释放入血。 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主要)上皮细胞对 H2O通透性,促进H2O重吸收尿量 血浆晶渗透压和循环血量 证明:水利尿,来源:,作用:,分泌的调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