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194-2018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上传人:zyl****565 文档编号:61897514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DOC 页数:245 大小:6.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T 3194-2018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245页
DB37∕T 3194-2018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245页
DB37∕T 3194-2018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245页
DB37∕T 3194-2018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245页
DB37∕T 3194-2018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2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37∕T 3194-2018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T 3194-2018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2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75.080E 30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T 31942018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of Risk Classification for Production Safety of Crude oil processing and petroleum products 2018 - 04 - 28发布2018 - 05 - 28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7/T 31942018前言本标准按照 GB/T 1.

2、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山东省安全生产投诉举报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郝志强、王辉、乔孟、侯建军、于坤、孙瑞、张文强、刘维国、王友法、宫钦月、刘中兴、马津明。引言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山东省地方标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的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国内风险管理相关标准、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的安全生产风险(以下简称风险)管理经验,融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

3、化等相关要求,结合山东省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山东省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达到降低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事故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28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分级管控效果和持续改进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内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4、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971-2017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3 术语和定义DB37/T 2882-2016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基本要求4.1 成立组织机构4.1.1 成立领导小组企业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各分管负责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领导小组,职责如下: 组长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全面

5、负责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 副组长由各分管负责人担任,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 安全、生产、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本专业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具体开展。4.1.2 成立工作小组企业各级组织应按照专业分工,分别成立安全、生产、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工作小组。组长由各级组织分管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专业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职责如下: 安全管理部门是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相关制度、评价准则、工作程序; 生产、设备、工艺、电

6、气、仪表等专业部门负责本专业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具体实施。4.1.3 其他人员企业全体员工、承包商和相关人员,应按照工作要求,参与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相关工作。4.2 制度建设4.2.1 企业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明确各层次风险管控职责、工作程序、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方法、评价准则、奖惩考核,根据安全风险等级,落实管控层级。各专业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履行部门职责,落实安全责任,认真做好本专业管理范围内风险管控工作,企业各基层部门做好职责范围内风险管控工作。4.2.2 奖惩考核应明确制定各层级、各专业部门的运行管理考核内容及标准,规范相

7、关信息档案的管理,确定考核频次和考核组织形式,规范监督检查的方法和程序。(参见附录A)4.3 实施全员培训企业应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培训,掌握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分级管控等方法和要求,保留培训记录。4.3.1 培训内容培训主要内容包括: 风险管控体系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制度;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管控措施; 其他风险信息。4.3.2 培训记录培训记录包括: 培训计划; 培训课件和/或教材影像资料; 培训签到表; 培训考核记录; 其他相关资料。4.4 编写体系文件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文件包括: 风险管控制度; 风险点台账; 作业活动清单; 设备设施

8、清单;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重大风险管控清单; 其他有关记录文件。5 工作程序和内容5.1 主要的装置工艺5.1.1 原油运输至罐区存储,脱水后进入常减压装置,经常压分馏、减压分馏得到液化石油气、石脑油、汽油、煤油、柴油、蜡油、渣油、沥青等多个组分。其中,液化石油气组分经脱硫处理后作为液化气产品外送,渣油组分进入焦化装置,沥青组分作为产品外送,石脑油组分作为原料进入连续重整装置,柴油、煤油组分进入相应的加氢装置处理,蜡油组分进入催化裂化装置进一步处理。5.1.2 渣油组分进入焦化装置,在焦炭塔中进行深度热裂化反应,产生的油气

9、从焦炭塔顶部到分馏塔中进行分馏,可获得焦化干气、汽油、柴油、蜡油产品。焦化干气经脱硫后作为燃料,汽油、柴油、蜡油进入加氢装置进一步处理,留在焦炭塔中的焦炭经除焦系统处理,获得焦炭产品(石油焦)。5.1.3 蜡油组分进入催化裂化装置,经过一系列裂化、异构化等化学反应,生成干气、液化石油气、汽油、柴油、油浆等组分,干气组分作为燃料或化工原料,汽油、柴油进入相应加氢装置精制。5.1.4 常减压装置、催化裂化装置、焦化装置生产的汽油(石脑油)、煤油、柴油、蜡油、渣油根据精制和裂化两种工艺路线,分别进入加氢精制(包括S-Zorb)或加氢裂化装置,生产液化石油气、石脑油、航煤、柴油、蜡油、渣油等。5.1.

10、5 石脑油进入连续重整装置,通过与催化剂接触反应,生成富含芳烃的脱戊烷油以及含少量戊烷油的液化石油气,副产氢气供加氢装置使用。5.1.6 石脑油、天然气进入制氢装置,经高温催化反应及后续的PSA净化,得到高纯度氢气供各装置加氢使用。5.1.7 各装置酸性水进入酸性水储罐,经沉降除油后进入酸性水污水汽提装置,经过物理分离得到硫化氢、液氨、净化水三部分。5.1.8 各装置产生的硫化氢进入硫磺装置,制成固体硫磺或液体硫磺产品。5.1.9 各装置低压瓦斯气水洗净化后进入气柜,经压缩机压缩,送至脱硫单元脱硫后作为燃料。5.2 风险点排查5.2.1 风险点划分原则风险点划分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

11、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企业应全面、合理划分风险点,涵盖全部设施、部位、场所、区域。5.2.2 设施、部位、场所、区域5.2.2.1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企业,一般包括以下装置(罐区): 原油罐区; 常减压装置; 催化裂化装置; 制氢装置; 加氢裂化装置; 连续重整装置; 焦化装置; 气柜; 硫磺装置; 中间罐区; S-Zorb装置; 液态烃罐区; 成品油罐区; 装卸栈台; 酸性水汽提装置; 火炬;5.2.2.2 各装置可进一步划分风险区域(单元)(参见附录B),列出装置主要设备设施(参见附录C)。5.2.2.3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企业,应根据本企业实际,全面、合理划分风险点,

12、应涵盖全部设施、部位、场所、区域。5.2.3 操作及作业活动5.2.3.1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企业,一般包括以下典型操作和作业活动: 通用作业:特殊用火作业、一级用火作业、二级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盲板抽堵、高处作业、起重作业、临时用电、动土作业、渉硫化氢作业、轻油机泵切除放空作业、高温重油机泵检修前处理作业、高温泵切换作业、往复式压缩机切换、安全阀维修、加热炉清火嘴作业、控制阀切除维修、含硫化氢介质采样、拆装维修阀门更换垫片类作业 、设备管线保温类作业; 原油罐区:切水作业、原料(付油)罐切换、原料(收油)罐切换; 常减压装置:开车作业、停车作业; 催化裂化装置:开车作业、停车作业、加

13、助燃剂作业、烧焦罐卸平衡剂作业、压缩机开机作业、压缩机停机作业; 制氢装置:开车作业、停车作业、溶液配制作业; 加氢裂化装置:开车作业、停车作业、高温高压控制阀切换作业、循环氢脱硫塔撇油作业; 连续重整装置:停车作业、开工作业、换剂作业; 焦化装置:开车作业、停车作业、稳定开停车、脱硫开停车; 气柜:气柜开车、气柜停车、压缩机操作; 硫磺装置:制硫单元开停车、尾气处理单元开停车、原料气采样、液硫装车、固硫装车; 中间罐区:切水作业、付油罐切换、收油罐切换、油罐检尺、油罐脱水作业; S-Zorb装置:开车作业、停车作业、催化剂装卸; 液态烃罐区:切水作业、收付切换; 成品油罐区:切水作业、收付切

14、换、罐检尺; 装车栈台:装卸车作业; 酸性水汽提装置:污水汽提单元开停车、氨精制单元开停车、氨精馏单元开停车、换热器清洗; 火炬:火炬操作。5.2.3.2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企业,应根据本企业实际,全面识别各类操作和作业活动,应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主要作业活动参见附录D。5.3 危险源辨识分析5.3.1 辨识方法企业可根据本企业实际,选择有效可行的其他方法,一般选用如下方法: 对于设备设施,宜采用安全检查表法(简称SCL)进行辨识(参见E.1); 对于作业活动,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简称JHA)进行辨识(参见E.2); 对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危险化

15、工工艺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储存装置,应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进行分析。5.3.2 辨识范围危险源辨识范围应包括:规划、设计、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5.3.3 危险源辨识5.3.3.1 依据 GB/T 13861 的规定,对潜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缺陷和管理缺陷等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害因素的根源和性质。5.3.3.2 辨识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化学工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