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249-2018 煤焦化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上传人:zyl****565 文档编号:61897485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DOC 页数:176 大小:5.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T 3249-2018 煤焦化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176页
DB37∕T 3249-2018 煤焦化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176页
DB37∕T 3249-2018 煤焦化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176页
DB37∕T 3249-2018 煤焦化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176页
DB37∕T 3249-2018 煤焦化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1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37∕T 3249-2018 煤焦化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T 3249-2018 煤焦化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1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75.010E00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T 32492018煤焦化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 体系实施指南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 Risk Classification for Production Safety of Coking industry2018 - 06 - 01发布2018 - 07 - 01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7/T 324920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

2、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东铁雄新沙能源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庆良、冯薄刚、寅生、徐瑞臣、王春晓。引言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山东省地方标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的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国内风险管理相关标准、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煤焦化行业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经验,融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结合山东省煤焦化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山东省煤焦化行业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达到有效控制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事故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的

3、目的。146煤焦化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焦化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山东省煤焦化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12710 焦化安全规程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30871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

4、全规范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971-2017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3 术语和定义DB37/T 288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 基本要求4.1 成立组织机构4.1.1 企业应成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和安全生产风险风级管控工作小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应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各分管负责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可根据企业自己的实际情况分专业成立安全、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小组。4.1.2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职责 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协调部署各部门安

5、全生产风险分级工作; 组长应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传达学习和贯彻有关政府文件、精神和要求;全面负责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组织、监督、指导、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取得的效果;协调部署各单位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 副组长应由各分管负责人担任,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组织、监督、指导、落实分管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开展本专业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组织、监督、指导、落实分管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组织对本部门员工进行培训。4.1.3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小组职责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6、是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组织部门,负责组织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相关制度、评价准则、工作程序,负责收集上级和行业关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要求,并及时做好培训和传达,负责指导、监督各部门、车间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安全、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各专业部门负责本专业的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具体实施,并组织本部门和其他部门相关人员进行培训。4.1.4 其他人员企业全体员工按照工作要求,参与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相关具体工作;引进部门指导承包商和相关人员执行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落实相关管控措施。4.2 实施全员培训企业应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培训计划

7、,分层次、分阶段培训,使其掌握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分级管控等方法和要求,保留培训记录。4.2.1 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包括: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企业关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相关的制度; 风险点排查方法;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 其他关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相关资料。4.2.2 培训记录培训记录应包括: 培训教育计划; 培训课件或教材影像资料; 培训签到表; 培训时的照片或影像资料; 培训考核记录; 培训效果评估; 其他培训相关的材料。4.2.3 培训目标企业全体员工应了解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熟悉企业关于

8、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相关的制度,风险点排查方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掌握本岗位风险点主要管控措施。4.3 编写体系文件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编写文件应包括: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考核制度(参见附录A);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风险点清单; 重大风险管控措施清单; 作业活动清单; 设备设施清单;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其他有关记录文件。5 工作程序和内容5.1 风险点划分原则风险点划分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企业应全面、合理划分风险点,涵盖

9、全部设备、部位、场所、区域、操作及作业活动。(参见附录C1)5.2 风险点的确定5.2.1 设备、部位、场所、区域5.2.1.1 煤焦化行业企业风险点划分应从炼焦焦炉装置、冷鼓区域、脱硫区域、硫铵区域、粗苯区域、储运场所等考虑,参见附录C3: 炼焦焦炉装置:装煤车、捣固机、推焦车、拦焦车、熄焦车、导烟车等设备,焦炉地下室区域; 冷鼓区域:煤气鼓风机、初冷器、电捕焦油器等设备; 脱硫区域:脱硫塔、蒸氨塔等设备; 硫铵区域:硫铵饱和器等设备; 粗苯区域:脱苯塔、管式炉等设备; 储存场所:粗苯储罐、煤气柜设施。5.2.2 操作及作业活动5.2.2.1 煤焦化行业企业操作及作业活动一般包括,参见附录C

10、2: 炼焦焦炉装置:装煤作业、捣固作业、推焦作业、拦焦作业、熄焦作业、导烟作业等设备,焦炉地下室炉温调节作业等; 冷鼓区域:煤气鼓风机切换、初冷器开停车、电捕焦油器开停车等; 脱硫区域:脱硫塔开停车、蒸氨塔开停车等; 硫铵区域:硫铵饱和器开停车等; 粗苯区域:脱苯塔开停车、管式炉点火等; 储存场所:粗苯外卖等; 非常规作业:检维修作业、特殊作业、系统紧急停车、易燃易爆场所抢修作业、焦炉的计划和非计划停止加热作业。5.3 危险源辨识5.3.1 辨识方法5.3.1.1 危险源辨识,宜采用以下常见辨识方法: 对于设备、部位、场所、区域,宜采用安全检查表法(简称SCL)进行辨识,参见附录C5; 对于操

11、作及作业活动,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简称JHA)进行辨识,参见附录C4; 对涉及重点监管的粗苯、氨等危险化学品和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煤气柜、粗苯罐区、液氨罐区等生产、储存装置,可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简称HAZOP)进行分析; 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效可行的其他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如类比法、事故树分析法等。5.3.2 辨识范围5.3.2.1 危险源辨识范围应包括: 规划、设计(重点是新、改、扩建项目)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12、 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5.3.3 危险源辨识实施5.3.3.1 依据 GB/T 13861 的规定,对潜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因素、环境缺陷和管理缺陷等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害的根源和性质。示例1: 造成火灾和爆炸的因素;造成冲击和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的原因;造成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的因素;工作环境的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人机工程因素;设备腐蚀、焊接缺陷等;导致有毒有害物料、气体泄漏的原因等。5.3.4 事故后果分类依据GB 6441规定,煤焦化行业企业出现的事故后果一般包括: 物体打击; 车

13、辆伤害;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触电; 淹溺; 灼烫; 火灾; 高处坠落; 坍塌; 锅炉爆炸; 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5.4 风险控制措施5.4.1 风险控制措施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方面,经评估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新增或改进的控制措施: 工程技术措施:联锁、报警、液位、温度、压力、自控、远程控制、设备选材、安装位置、阻火器回火阀泄压等安全装置、限位、指示信号、制动器、紧急切断装置、SIS系统等; 管理措施: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制定作业指导书、工作流程、规范操作规程、安全规程、设备规程等; 培训教育:开展针对性培训、

14、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培训、各类规程培训、新员工三级安全培训、全员年度培训、各专业培训、日常培训等; 个体防护:根据山东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对劳动防护用品进行配备; 应急处置:完善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物资,编制应急处置卡等。5.4.2 控制措施的实施 重大风险控制措施应符合DB37/T 2882第6.5.3要求,不同级别的风险要结合实际采取一种或多种措施进行控制,直至风险可以接受; 重大风险控制措施实施前应依据DB37/T 2882第6.5.2.2要求组织评审。5.5 风险评价5.5.1 风险评价方法企业可选择 DB37/T 2971 的评价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本标准对已经辨识定性的危险源采用风险矩阵法(简称 LS 法)进行定量风险分析。5.5.2 风险评价准则企业应依据本单位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依据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度取值标准,明确风险等级判定准则,以便准确判定风险等级。5.5.3 风险级别确定5.5.3.1 企业应依据风险等级判定准则确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一般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化学工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