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1讲 水圈和水循环课件 鲁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895793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2.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1讲 水圈和水循环课件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1讲 水圈和水循环课件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1讲 水圈和水循环课件 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1讲 水圈和水循环课件 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1讲 水圈和水循环课件 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1讲 水圈和水循环课件 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1讲 水圈和水循环课件 鲁教版(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自主梳理考点互动探究 教师备用习题,1.水圈的组成 图11-1 (1)地球淡水绝大多数以_的形式存在于极地和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目前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很少。 (2)水圈由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等组成,各种水体可以相互转化。,冰川,2.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图11-2 (1)水循环类型: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2)主要环节:a_、b _ 、c _ 、d _ 、e地下径流、f植物蒸腾、g _ 。其中海陆间循环由a、b、c、d、e、g构成。,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3)地理意义 促进水体的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调节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热量传输。 改

2、造_。 促进地球表层各种化学元素的迁移。,地表形态,1.水循环的类型及过程 水循环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其主要环节和特点可列表总结如下:,核心突破,探究点一 水循环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目前,人类活动对全球大气的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最主要影响的环节是地表径流。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见表格所示:,命题点一 水循环的环节和地理意义 1 2015海南卷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对平衡的。据此完成(1)(2)题。 (1)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 (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径流,命题探究,D 解析 本

3、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实现了不同类型水体的交换,维护全球的水量平衡,而径流还可以挟带溶解物质和泥沙,将陆地矿物质搬运到海洋中,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2)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 ( ) A.基本不变 B.总趋势为增加 C.总趋势为降低 D.在冰期相对较低,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意义。地表和地下径流不断将陆地矿物质搬运到海洋中,而海洋水输出途径主要是水汽蒸发,故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不断增加。,命题点二 水循环及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 2 2017全国卷 图11-3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

4、。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1)(3)题。,图11-3,(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 ) A.远大于2000毫米 B.约为2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湖泊的水量变化不大,蒸发量和降水量应大致相当,所以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应和年均降水量数值相当,约为210毫米。,(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 )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蒸发量的因素。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坡度陡,水流速度快

5、,下渗少,地下水少,实际蒸发量应最小。,(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 )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大量种植耐旱植物,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会使入湖水量减少,盐湖面积缩小。,1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核心突破,探究点二 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续表),2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图11-4,(1)当河流水位高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水或地下水;当河流水位低于湖面或潜水

6、面时,湖泊水或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2)河流沿岸的湖泊对河流径流起着调节作用,在丰水期蓄积部分河流水,可以迟滞、削减河流洪峰。人工湖泊水库更是可以起到人工拦蓄洪水,并按人们的需要来调节河川径流变化的作用。 (3)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3.河流补给类型的分析 (1)大气降水为河流的最主要补给形式,根据不同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差异,河流径流的年变化存在以下三种形式: 全年径流量较为稳定:热带雨林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 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和热带疏林草原气候区的河流

7、。 冬季为汛期,夏季为枯水期: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 (2)冰川融水补给量的多少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水量高峰出现在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而年际变化较小。,4.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及其分析方法 (1)河流水文特征 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流量大小、汛期及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流速、有无结冰期等。 河流水文特征分析,(续表),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围湖造田与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与砍伐森林等人类活动都会影响河流的流量、流速、水位变化以及含沙量的大小。 (2)河流水系特征 河流水系一般是针对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河流水系特征指河流的发源地、流向、长度、水系归属和水系形

8、态(如树枝状、扇形等)、流域概况(流域面积、水能资源等)、河道(宽窄、曲直、深浅)、河网密度(支流的发育程度)等。 流向:由地势决定,从海拔高处流向海拔低处。,河网密度:与降水和干湿状况、地形地势有关。若平原广阔,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降水丰富,径流发育,河流众多,河网密度就大,如西欧、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反之,则河网密度小,如澳大利亚中西部、西亚、北非等。 流程长短:流程长短主要受降水量大小、流域范围大小和地形地势的影响。 水系状况受地形因素的制约明显。如刚果盆地的向心状水系、我国海河的扇形水系及淮河的羽状水系等,均受到相对高度、山脉走向、地势的倾斜方向等因素的影响。 河道状况:河流上游段多流经

9、山区,坡陡、落差大,流速快,冲刷强,河床多砾石,河道狭窄;河流中游段落差与流速减小,冲刷和泥沙淤积都不严重,河床多粗砂;河流下游段多流经平原地区,流速很慢,加之河道变宽、多曲流,以泥沙淤积为主,河床多细砂和淤泥,利于灌溉和航运。,命题点一 河湖水间相互转化及特征判断 3读我国某区域河、湖水位变化示意图(图11-5),该区域内湖泊与河流有互补关系,回答(1)(2)题。,命题探究,图11-5,D 解析 结合题干和图示信息知,湖泊水和河流水具有互补关系是因为二者水位高低不同且有转换,该关系说明湖泊与河流是相通的。,(1)关于该河流和湖泊的位置关系,可以确定的是 ( ) A.湖泊位于河流的源头 B.湖

10、泊地势高于河流 C.湖泊地势低于河流 D.湖泊与河流相通,D 解析 湖泊储水量最小的时间点是;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大部分时间同步变化,但时间点至间并不同步。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河流水补给湖泊水。时间点湖泊与河流水位差异比时间点的大,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更快。,(2)关于该区域河、湖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 A.湖泊储水量最小的时间点是 B.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同步变化 C.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湖泊水补给河流水 D.时间点比时间点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更快,命题点二 河流的补给类型和径流量变化特征 42016江苏卷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图11-6为澜沧江-湄公河示意图,图11-7为流域内三城市的

11、气候资料图。,图11-6,图11-7,降水(雨水) 水位季节变化大 4(或34)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河流水文特征。湄公河的补给水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受季风气候影响,其径流季节变化较大。,湄公河的补给水源主要依赖_,其径流变化的最显著特征是_,其中下游的最低水位通常出现在_月份。,1从水资源的概念、类型和影响因素掌握其基本内容。 2.从水资源分布特点、水资源问题及其成因方面入手,掌握世界和我国水资源分布状况。 3.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导致水资源短缺的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主要是人为原因,其原因与解决措施具体如下表所示:,核心突破,探究点三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4.水资源丰歉程度的分析

12、方法 (1)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 (2)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水资源量要从两方面分析:一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二是人口总数。 (3)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总量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区域面积,一般来说区域面积越大,集水范围越大,水资源总量就越大;二是区域内降水量,降水量越多,径流量越大,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总量就越大。,命题点一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5.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流域中,绿

13、水比例最大的是 ( ) 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命题探究,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生产性绿水是指被植物蒸腾的部分,而在四个选项中,覆膜种植农作物可以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2)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 ( ) A.水田改旱地 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生产性绿水是指被植物蒸腾的部分,而在四个选项中,覆膜种植农作物可以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命题点二 浮游植物资源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6. 2017全国卷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

14、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图11-8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1)(3)题。,图11-8,(1)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 A.递减 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 D.递增,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长江口附近海域浮游植物密度的变化。由图可知,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自西向东逐渐增大,说明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呈现递增的变化规律。,(2)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 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

15、影响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由题干信息可知,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夏季长江进入汛期,河流挟带的泥沙较多,水体含沙量较大,河流入海口附近海域水体较混浊,影响太阳光的入射,不利于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生长繁殖,因此,该海域自东向西浮游植物的密度减小。因此,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体含沙量。,(3)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 )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浮游植物数量和密度的季节变化。与夏季相比,冬季气温低,且长江进入枯水期,河流入海流量减少,挟带入海的营养盐减少,因此浮游植物总数量减少,且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2016全国卷 图B11-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13题。,图B11-1,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