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第十一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61895635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6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心理)第十一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学前心理)第十一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学前心理)第十一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学前心理)第十一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学前心理)第十一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心理)第十一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心理)第十一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1)情绪为(人和动物)所共有,而情感只有(人类)才有。,一、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动物也有情绪,一、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情绪为(人和动物)所共有,而情感只有(人类)才有。,(2)情绪是(外显的、暂时的); 情感是(内隐的、稳定的),北京申奥成功,人们欢呼雀跃,十分兴奋,这属于什么?情绪,是外显的、暂时的 人们对自己的祖国产生自豪感和尊严感,这又属于什么?情感,内隐的、稳定的,二、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案例分析】中班画画教学活动片段:老师启发幼儿,小朋友,春天来了,你们看到了什么呀?小朋友说:绿树、红花、蝴蝶、小朋友等,请小朋友把你心目中的春天

2、画在纸上,画好后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把你们的画贴在春天主题墙上,看哪个小朋友画得最好。,小朋友拿到纸和笔后就开始画,只有小强没画,小强平时最爱画画,今天他与同伴发生冲突受了委屈,只见小强坐着不动笔,老师走到他的身边启发他:“你可以画棵树”,小强:“树还没长出来了”,老师说:“你可以画个小朋友”,小强:“小朋友不爱到这里玩”。老师安抚小强说:“小强,你来当小老师,看看班上的其他小朋友画了什么?” 小强马上变得高兴了,立即起身观察同伴的画,并边看边说“你画了太阳,你画了小草”老师对小强说“你也画张美丽的春天画贴在墙上好吗?”小强马上开始画画。 思考:情绪情感对学前儿童的行为有什么影响?,(一)情绪

3、情感对学前儿童的行为有什么影响 1、情绪情感是儿童行为的激发者 2、情绪情感推动、组织儿童的认知活动 (二)情绪情感对学前儿童的认知的影响 不同情绪状态对儿童认知活动的影响有什么不同,带着这个问题看以下案例(幼儿具有什么情绪,对幼儿认知活动有什么影响?),案例:实习生组织小班语言活动,活动内容是听“小兔乖乖”的故事,为了激发孩子听故事的积极性,“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客人,大灰狼,大灰狼最喜欢吃不认真听老师讲故事的孩子,不吃认真听老师讲故事的孩子,老师开始讲故事了”。有几个胆小的孩子哭起来了,有的孩子在一起窃窃私语,没几个孩子听故事,老师问了故事中的几个问题,也没有孩子能回答出来。,【案例分析】宣

4、宣是个爱生气的孩子,在班上,什么事都可以惹她生气,吃饭啦、说话啦,只要不顺她的意,她都会翘起小嘴巴坐在小椅子上一声不吭,游戏也不参加,教学活动也不好好听,就一个人生闷气。经了解,宣宣在家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当她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生气,只要宣宣一生气,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就满足她的要求,宣宣经常反复体验不顺心就生气情绪,不顺心就生气的情绪逐渐稳固,形成了爱生气的性格。,(三)情绪情感影响个性的形成,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性格的形成受什么影响(情绪情感) 性格是个性的组成部分,所以情绪情感影响个性的形成。 儿童长期受到成人的爱抚、关心、满足合理要求,儿童反复体验什么情绪?儿童会

5、形成什么性格?(活泼、开朗、信任、自信) 儿童长期受到成人的斥责、缺少关心、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儿童反复体验什么情绪?儿童会形成什么性格?(孤僻、抑郁、胆怯、怀疑、自卑) 可见,情绪情感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三、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一)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儿童最初出现的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逐渐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社会化成为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材料分析】有研究表明,儿童产生愤怒的原因有1、生理习惯问题,如不愿吃东西、睡眠、洗脸和上厕所等。2、与权威矛盾的问题,如被惩罚,受到不公正待遇,不许参加某种活动等。3、与人的关系问题,如不

6、被注意,不被认可,不愿和人分享等。研究结果发现,2岁以下儿童属于第一种情况最多,34岁属于第二种情况占45,4岁以上儿童则第三种情况最多。 思考与讨论:从上述研究中分析引起不同年龄幼儿情绪情感的原因有什么不同,这说明幼儿情感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1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所谓情绪动因是指引起儿童情绪反应的原因。 2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3情感表达的社会化 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有些表情是生物学性质的本能表现。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掌握周围人们的表情手段,表情日益社会化。 表情的表达方式包括面部表情、肢体语言

7、和言语表情。,(二)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从情绪所指向的事物来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丰富和深刻。 1丰富 所谓情绪的日益丰富,可以说包括两种含义。其一,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其二是情绪所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 (1)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 (2)情感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2深刻化 所谓情感的深刻化是指指向事物的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更内在的特点。如,年幼儿童对父母的依恋,主要由于父母是满足他的基本生活需要的来源,而年长儿童则已包含对父母的尊重和爱戴等内容。 【思考与讨论】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情感逐渐深刻化? 要点总结:主要是与其认知发展水平有关,幼儿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的发

8、展是情感体验逐渐深刻化的基础和前提。,(三)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案例分析】 1当妈妈离开时,某3岁幼儿哭着要妈妈,这时,阿姨给他一颗糖,孩子拿着糖高兴地笑了。 2一个孩子因为某件事高兴地拍起桌子来,周围的孩子也会跟着拍,而且情绪也和第一个拍桌子的孩子一样兴高采烈。一个小朋友喊:“叔权好”、“阿姨好”,其他小朋友也跟着喊;一个小朋友拉着叔叔的手,亲眼地表示要和叔叔一块玩,其他小朋友也会围上来,做同样的表示。 思考与讨论:上述几个案例中分析和总结幼儿情绪调节方面有哪些特点?,1情绪的冲动性 2情绪的不稳定性 婴幼儿的情绪是非常不稳定的,短暂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但是,总的来

9、说,幼儿的情绪仍然是不稳定、易变化的。婴幼儿的情绪不稳定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 情境性。婴幼儿的情绪常常被外界情境所支配,某种情绪往往随着某种情境的出现而产生,又随着情境的变化而消失。 易感性。所谓受感染性是指情绪非常容易受周围人的情绪所影响。,3情绪情感的外显性 婴儿期和幼儿初期的儿童,不能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他们的情绪完全表露于外,丝毫不加以控制和掩饰。随着言语和幼儿心理活动有意性的发展,幼儿逐渐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及其外部表现。,(一)道德感 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人的思想、意图、言语和行为时产生的情感体验。人在社会生活中能够将掌握的社会道德标准转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当人们用

10、自己掌握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别人的思想、言图、言论、行为时,认为符合道德需要,就会产生肯定性的情感,如果认为不符合道德需要,就会产生否定性的情感。,四、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二)理智感 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三)美感 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的美与丑时产生的情感体验。,【案例分析】下列案例中分析幼儿心理表现,她们分别属于哪一类高级情感?有什么特点? 1在中班,我们经常发现孩子的“告状行为”。如:“老师,强强又打佳佳了。”“老师,明明推了我一下。” 2以下是一位母亲与3岁半儿子的对话,妈妈问:“天天,这几天在幼儿园有什么进步?”儿子

11、回答:“王老师说了,我开始会自己穿衣服了。”妈妈继续问:“还有哪些进步?”儿子说:“王老师说了,我越来越有礼貌了。”;“王老师说了,我吃饭不挑食了。”。,五、学前儿童情感的培养,【案例讨论】 案例陈述: 方方离开自己的座位向门口跑,随即方方又退回了自己的座位,一副瘪着嘴欲哭的表情。 妈妈推门进来,抱起方方。 “奶奶呢?奶奶” “奶奶在家呢。” “不要不要,我要奶奶接!”方方哭了。 “奶奶的脚扭了,不能走路,妈妈带你回家。” “没有,没有,我要奶奶来带我!”边哭闹边推妈妈。,妈妈耐心地讲着。 方方越哭越厉害。 面对越来越多的家长,妈妈一脸尴尬。终于,妈妈失去了耐心。“你不想跟妈妈回家就一个人呆着

12、,我走了。”妈妈生气地放下方方,装着要离开。 方方哭得更厉害了。 束手无策的妈妈满脸祈求地望着站在活动室门口的班教师。,分组讨论: 1、如果你是方方的老师,你该怎么做? 2、教师如何消除幼儿消极的情感,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 ?,幼儿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 (一)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 婴幼儿的情绪受周围环境气氛的感染。别人的情绪因素使他们在无意中受到影响,可以说,婴幼儿情绪发展主要依靠周围情绪气氛的熏陶。 1、保持和谐的气氛 2、建立良好的亲子情和师生情,(二)成人的情绪自控 成人的情绪示范对孩子情绪的发展十分重要。成人愉快的情绪对孩子的情绪是良好的示范和感染。更重要的是,成人要善

13、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家长喜怒无常,使孩子也无所适从,情绪也不稳定。,(三)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 1肯定为主,多鼓励进步 2耐心倾听孩子说话 3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 (四)帮助孩子控制情绪 幼儿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成人可以用各种方法帮助他们控制情绪。,1、转移法 例如,孩子哭时,对他说:“看这里这么多的泪水,我们正缺水呢,快来接住吧。”这时爸爸真的拿来一个杯子,孩子就破涕为笑。有个幼儿总是爱哭,大人对他说:“你眼睛里大概有小哭虫吧,他让你总哭,来,咱们一起捉小虫吧!”孩子的情绪也就转移了。 2、冷却法 孩子情绪十分激动时,可以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孩子自己会慢慢地停止哭喊。所谓“没有观众看戏,演员也

14、没劲儿了。”当孩子处于激动状态时,成人切忌激动起来!比如,对孩子大声喊叫:“你再哭,我打你”或“你哭什么,不准哭,赶快闭上嘴”之类。这样做会使孩子情绪更加激动,无异火上加油。,3、消退法 对孩子的消极情绪可以采用条件反射消退法。 比如,有个孩子上床睡觉要母亲陪伴,否则哭闹。母亲只好每晚陪伴,有时长达一个小时。后来父母亲商量好,采用消退法,对他的哭闹不予理睬,孩子第一天晚上哭了整整50分钟,哭累了也就睡着了。第二天只哭了15分钟。以后哭闹时间逐渐减少,最后不哭也安然入睡了。,(五)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1反思法 让孩子想一想自己的情绪表现是否合适。比如,在自己的要求 不能得到满足时,想想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和小朋友发生争执时,想一想是否错怪了对方? 2自我说服法 孩子初入园由于要找妈妈而伤心地哭泣时,可以教他自己大声说:“好孩子不哭。”孩子起先是边说边抽泣,以后渐渐地不哭了。孩子和小朋友打架,很生气时,可以要求他讲述打架发生的过程,孩子会越讲越平静。,3想象法 遇到困难或挫折而伤心时,想想自己是“大姐姐”、“大哥哥”、“男子汉”或某个英雄人物等等。 【思考与练习】你觉得幼儿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情感特征?即将成为幼儿教师的你应该怎样完善自身的情感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