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61895065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PPT 页数:178 大小:4.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_第1页
第1页 / 共178页
课件: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_第2页
第2页 / 共178页
课件: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_第3页
第3页 / 共178页
课件: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_第4页
第4页 / 共178页
课件: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_第5页
第5页 / 共1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1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提纲,慢性病干预基础知识 慢性病的监测工具 健康干预过程的监测与记录 健康干预效果的分析与评价,慢性病干预基础知识,慢性病现状 常见的慢性病 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 慢性病干预流程 慢性病主要干预手段 常见的慢性病的干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状,1998年全世界约60%的死亡和43%的疾病负担由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NCD)造成。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承受着NCD的最大影响,1998年77%的NCD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在由此而引起的全球疾病负担中,85%由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承受。 第53届世界卫生大会布兰特伦总干事的报告。,慢病不仅是发达国家,而且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2、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 WHO报告,发展中国家NCD死亡已是15岁以上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拉丁美洲是传染病的2倍,中国是4.5倍。 慢病己成为威胁劳动力人口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在早卒人群中,除伤害外,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己上升为主死因。 慢病造成的疾病负担从1990年的47.4上升为68.7。,中国居民健康状况,疾病谱改变 五十年代,平均寿命仅38岁,造成死亡的疾病主要有: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 六十年代,平均寿命57岁。文化大革命期间没有统计. 进入二十一世纪,平均寿命67.8岁,疾病谱发生了根本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老年慢性退行性疾成为死亡头号

3、杀手。,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8%,10%,60%,22 %,不良生活方式成为健康的第一杀手,饮食、运动、吸烟等,慢病主要病因,遗传 占15 % 气候 占 7 %,各种健康影响因素中,三级预防,一个人从健康(无病)到发病,从发病到功能障碍,其发生发展都有一定规律。针对无病期、发展期及障碍期的疾病预防,医学上称为疾病的三级预防。,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主要针对无病期,目的是采取各种消除和控制危害健康的因素,增进健康的措施,防止健康人发病。 开展以消除病因为主的预防措施,如免疫接种预防传染病;改善环境、消除污染,贯彻执行环境和劳动卫生标准和法规等措施,预防地方病和职业病。,二级预防也称临床前

4、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以预防疾病的发展和恶化,防止复发和转为慢性疾病。,对于致病因素不完全明确,或致病因素经过长期作用而发生的慢性疾病,如肿瘤、心血管病等,特别应以第二级预防为重点。达到“三早”的根本办法,除了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向人民群众宣传医学卫生常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诊断水平和发展微量、敏感实用的诊断方法和技术外,健康人群的主观健康检查意识急需加强,某些疾病普查、高危人群筛检、特定人群定期健康检查等是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主要是对已患病者进行及时治疗,防止恶化,预防并发病和伤残,促进康复和生活能力的锻炼

5、的预防措施。,常见的慢性病,1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 2营养代谢性疾病:肥胖,糖尿病,痛风,缺铁性 贫血,骨质疏松 3恶性肿瘤(癌); 4.精神、心理障碍; 过劳症; 强迫、焦虑;抑郁症;更年期综合症; 5 .口腔疾病:龋齿,牙周病等,常见的慢性病危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 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饮食与体力活动不足 饮食、身体活动与健康全球战略WHO2002 .5 中国 膳食不合理 、身体活动不足及吸烟是造成多种慢性病的三大行为危险因素。 中国慢性病报告 卫生部 2006.5,常见的慢性病危险因素,膳食结构不合理及能量摄入过剩 体力活动不足 使用烟草 滥用酒精 WHO,

6、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慢性病干预流程,1. 信息收集 2. 风险评估 3. 健康干预,信息收集,基本情况: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 劳动强度等。 危险因素:既往史、家族史、生活习惯(吸烟、饮酒) 体育活动、经济状况等。 相关疾病史: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症、肾脏病、血管疾病等。 基本体检:血压、身高、体重、BMI、腰围 辅助检查:血糖、血脂、血尿酸等。,风险评估,危险因素评估,普通人群 高危人群 慢性人群,健康干预,慢性病患者 慢性病高危人群 普通人群,慢性病主要干预手段,运动干预 膳食干预 心理干预 康复干预 药物干预,常见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高血压

7、糖尿病 肥胖症 痛风 慢阻肺 冠心病 恶性肿瘤,高血压,高血压的定义,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 高血压既是一种疾病,又是其他心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的并发症,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诊断治疗都很容易,可怕的是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 高血压病患者由于动脉压持续性升高,引发全身小动脉硬化,从而影响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造成各种严重的后果,成为高血压病的并发症: 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有冠心病、肾病、周围动脉疾病、中风、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等。在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中,以心、脑

8、、肾的损害最为显著。 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中风,发生脑中风的概率是正常血压人的7.76倍。,高血压防治的一般概念 高血压是心脑肾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有效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心环节。 据研究: 一级预防5年:高血压发病率下降55%。 高血压二级预防:脑卒中、冠心病、心梗发病 率下降75%。 舒张压每下降5mmHg,脑卒中发病下降44-50%,冠心病减少27%。,高血压防治策略 全人群策略 以社区内全人群为对象,主要目标是降低人群中与高血压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水平(如减少钠盐的摄入量、控制饮酒量、控制体重、增加体力活动等)。主要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多渠道的健康教育。 高危人群策略 高

9、危人群策略是针对不同高危个体有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的策略,具有针对性强、干预目的明确的优点,是高血压疾病防治中的重要策略,可有效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高血压患者管理策略: 定期随访对病人实行管理,采取健康教育和药物治疗两种方法,争取在相对短期内降低高血压病残率、病死率或早死率。,不可改变因素: 年龄、性别、遗传因素 可改变因素: 高盐饮食 过量饮酒 超重和肥胖 紧张、焦虑 缺乏体力活动,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1999年WHO标准),注:当收缩压与舒张压属不同级别时,应该取较高的级别分类,分 类 收缩压(mmHg) 舒张(mmHg) 理想血压 120 80 正常血压 130 8

10、5 正常高值 130-139 85-89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90-99 亚组:临界高血压 140-149 90-94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亚组:临界高血压 140-149 90,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 和/或 舒张压90mmHg; 或正在服用降压药。,高血压高危人群,超重/肥胖 高血压家族史 糖尿病 血脂异常 高钠摄入者 过量饮酒 缺乏体力活动 基础血压高等,高血压筛检,机会性筛查 在诊疗过程中发现血压增高者。 利用各种公共活动场所,随时测量血压。 重点人群

11、筛查 在社区以及各级医疗机构门诊对35岁以上首诊者测血压; 其它年龄人群 2年一次,记住测量时间及数值; 高危人群筛查。 健康体检筛查 通过各类从业人员体检、单位及个人健康体检等测量血压。 其他 建立健康档案、基线调查、高血压筛查、义诊等测血压。,高血压筛查方法 根据年龄: 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制度; 3-19岁:2年一次; 20-34岁: 2年一次,记住测量时间及数值; 根据最初血压水平: JNC,1997 最初血压(mmHg) 随访建议 收缩压 舒张压 130 85 2年内复查 130-139 85-89 1年内复查 140-159 90-99 2月内确诊 160-179 100-109

12、1月内评估或就诊 180 110 立即或1周内评估或就诊,高血压病的健康管理,1. 信息收集 2. 风险评估 3. 健康干预,信息收集,基本情况: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 劳动强度等。 危险因素:既往史、家族史、生活习惯(吸 烟、饮酒)、体育活动、经济状况等。 相关疾病史: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肥 胖症、肾脏病、血管疾病等。 基本体检:血压、身高、体重、BMI、腰围 辅助检查:血糖、血脂、血尿酸等。,风险评估,危险因素评估,健康干预,高血压病人 高血压高危人群 普通人群,高血压病人的随访管理,定期随访:2月1次 检查病人是否规律服药以及记录血压 指导病人正确的生活方式,自我管理 进行疗效评

13、估,治疗方案调整 电脑档案及时记录 动员亲属参与,协助生活方式管理 组织高血压病友俱乐部 双向转诊,控制体重:BMI(kg/m2)24 ;腰围:男性85cm;女性80cm。 合理膳食:减少钠盐,每人每日食盐量逐步降至6g;控制总热量;减少膳食脂肪;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加膳食钙摄入。 戒烟,限制饮酒:白酒1两/日,葡萄酒2两/日,啤酒5两/日。 适量运动:每周35次,每次持续30分钟左右。 心理平衡: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非药物治疗目标,高血压非药物的干预,膳食干预 运动干预 康复干预 其他,控盐 控油(控热量)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减重,高血压的膳食干预,控盐 水果和蔬菜

14、 控油 限酒,控盐,控盐计划 日常摄盐量评估 评估高盐膳食的危害 制定可以量化的控盐方案、具体的执行方案,控盐,日常摄盐量评估 1)确定客户籍贯 2)确定客户在当地的居住时间 3)确定客户自己的主观摄盐量 4)确定客户含盐食品的摄入情况 5)确定客户的摄盐量(可以是作业),摄盐控制计划,1.健康教育 2.控盐执行计划时程 3.控盐技巧指导 4.控盐效果监督,控盐,健康教育 盐和高血压呈正相关性 每天多吃2g盐,血压上升2.0/1.2mmHg” “ 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危险就增加25%”、 摄盐量是生活习惯问题,存在一定心理依赖,或暗示,只要盐放少了,就很难吃; 最后告诉客户,控盐其

15、实并不难,需要有专业的训练流程,就可以达到控盐的效果。,控盐,控盐执行计划时程(例如) 第一个月10克; 第二个8克; 第三个6月 北方首先将每人每日平均食盐量降至8g,以后再降至6g;南方可控制在6g 以下。 每周1克,控盐,控盐技巧指导 A.尽量含盐高的食品,如咸鱼、香肠、腌菜、 咸鸭蛋、味精、鸡精、酱油等; B.改变烹调方法,后放盐和含盐调料;加醋及酸味食品,凉拌菜、不要重新热菜 C.改变饮食习惯:面汤中含盐量很高(5-6g/大碗),如只吃面,将面汤剩下,可大幅度降低食盐的摄入量; D.培养喝茶、喝粥的习惯,减少喝咸汤的次数 F. 膳食纤维(可溶性) G.测量工具的选择及配合使用,完成控盐计划,常见食物含盐量,控盐,控盐效果监督 最为常用的是血压测量,摄盐减少后,血压下降一般会比较明显,13周的时间即可显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