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骨关节疾病ct诊断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61891144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PPT 页数:130 大小:5.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骨关节疾病ct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课件:骨关节疾病ct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课件:骨关节疾病ct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课件:骨关节疾病ct诊断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课件:骨关节疾病ct诊断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骨关节疾病ct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骨关节疾病ct诊断(1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骨关节疾病CT诊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 刘芳,2,一. 骨关节CT检查,CT扫描优势与不足 CT扫描方式 CT扫描技术,3,(一)CT扫描优势,扫描速度快 克服了组织相互重叠的不足 CT值测量有助于诊断、鉴别诊断、定量分析 对软组织的观察优于常规X线摄影 窗技术的应用 造影剂的应用,4,(二) CT不足之处,CT为横断面扫描,对大部分长骨、脊柱不能直接长轴扫描,缺乏宏观观察。三维重建。 金属等高密度物质产生伪影影响图象质量 强调常规X线摄片的重要性,5,(三)CT扫描方式,断层扫描 螺旋扫描 增强扫描 造影扫描,6,(四)CT扫描技术,扫描范围:根据常规X线照片和C

2、T Topo像选择 原则:包括病变的前提下尽量缩小扫描范围,减少X线照射 扫描参数:kV,mA,层厚,7,(五)扫描注意事项,四肢扫描:双侧同时扫描,便于对比 背、臀等软组织病变扫描:俯卧位 做体表标记 对与扫描线平行的骨折线显示:倾斜角度、薄层扫描、图象后处理重建,8,二. 骨关节基本病变,骨质疏松 骨质软化 骨质破坏 骨质增生、硬化 骨质坏死 骨内钙化 骨内矿物质沉着 周围软组织改变,骨膜增生 骨的大小形态改变 关节肿胀 关节破坏 关节退行性变 关节强直 关节脱位,luliu:,luliu:,luliu:,9,三. 骨关节常见病CT诊断,外伤 感染 骨缺血坏死 强直性脊柱炎 骨肿瘤及肿瘤样

3、病变,10,(一)骨关节外伤,CT优势: 窗技术:骨窗、软组织窗, 解剖结构复杂部位的骨折 显示并发症 不受石膏影响 减少体位搬动,11,面部外伤 脊柱损伤 胸部损伤 骨盆损伤 四肢、膝关节半月板损伤,12,面 部 外 伤,13,14,15,16,17,18,19,20,21,22,颈 部 外 伤,23,脊 柱 损 伤,24,25,26,27,28,29,30,31,32,33,34,胸 部 损 伤,35,骨 盆 损 伤,36,37,38,39,40,膝 关 节 损 伤,41,42,解剖:内侧C型,外侧O型,软组织密度 常有明确外伤史,内侧损伤常见 临床表现:疼痛、压痛、肿胀、弹响、关节交锁

4、CT表现:线状低密度影,边缘模糊,关节肿胀,关节腔积液、脂肪间隙浑浊,膝关节半月板损伤,43,44,(二)骨关节感染,化脓性感染 骨关节结核,45,化脓性骨髓炎(Osteomyelitis),病理改变:病变累及骨皮质、骨髓腔、骨膜全骨炎 感染过程:病菌血行通过营养血管到达干骺端 破坏静脉窦和小动脉 骨破坏 脓肿通过哈氏管蔓延 穿破皮质形成骨膜下脓肿 截断骨膜血供 死骨 压力增高 通过哈氏管回到骨髓腔 软组织内脓肿,46,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软组织: 浅层蜂窝织炎:皮肤水肿增厚,皮下脂肪浑浊,细网状改变 深层蜂窝织炎:肌束间脂肪间隙模糊消失,可见边缘模糊的软组织肿块 软组织脓肿:低密度脓腔,周围环

5、形脓肿壁。增强脓肿壁、窦道壁强化,可清楚显示窦道与周围组织的关系,C T 表 现,47,骨质破坏:骨密度减低区,边缘模糊 骨质增生硬化:皮质增厚,髓腔密度增高 骨膜反应 脂肪液体面:髓腔内细胞壁破坏,细胞内脂肪溢出进入髓腔,C T 表 现,48,以增生为主:皮质增厚,髓腔密度增高,髓腔狭窄 死骨:孤立性浓密骨块,被低密度脓腔包绕,慢性化脓性骨髓炎,C T 表 现,49,化 脓 性 骨 髓 炎,50,51,52,化 脓 性 关 节 炎,53,54,骨关节结核(Tuberculosis of bone and joint),脊柱结核 关节结核,55,脊柱结核,全身骨关节结核中占首位 部位:好发于胸

6、腰椎交界处,其次为腰骶椎交界处 症状:脊柱活动障碍和强迫姿势,疼痛,脊柱畸形,冷脓肿、窦道形成,脊髓压迫症状,56,骨质破坏: 中心型(椎体型):胸椎多见。骨质破坏,边缘轻度硬化,死骨形成,椎体塌陷 边缘型(椎间型):腰椎多见。椎体边缘溶骨性破坏,椎间隙消失,椎体嵌顿 韧带下型(椎旁型)胸椎多见。椎体前缘糜烂性破坏 ,脓液积聚于韧带下。椎间隙可正常,很少成角畸形,C T 表 现,57,附件型:少见。附件溶骨性破坏,小关节面破坏,关节间隙增宽 椎间隙狭窄或消失:以边缘型明显,椎旁型与附件型少见 脊柱曲度变化,成角畸形 冷脓肿:脊髓压迫,C T 表 现,58,脊 柱 结 核,59,60,关节结核,

7、滑膜改变:关节囊肿胀,关节腔积液 软骨改变:进展缓慢。先破坏非承重面或非接触面的软骨边缘部分,关节间隙狭窄 骨改变:边缘糜烂,“对吻性”骨破坏,可有死骨,61,髋 关 节 结 核,62,63,(三)骨缺血性坏死(以股骨头为例),病因:外伤、大剂量激素治疗、放疗等。 机制:血管内梗阻、血管受损(外伤)、血管受压 病理 组织学改变 : 骨死亡阶段 骨修复阶段,64,早期:股骨头外型完整,骨小梁星芒征变形或消失,股骨头内部可有点片状密度增高影或条形致密增生。星芒征周边部分呈丛状改变或互相融合 晚期:股骨头碎裂变形,碎骨片间骨质吸收,呈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囊性低密度区,正常骨结构消失,代以斑片状骨质增生

8、。关节腔积液,C T 表 现,65,股 骨 头 缺 血 性 坏 死,66,67,68,69,70,(四)强直性脊柱炎,全身慢性进行性炎症性病变。 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小关节、 肋椎关节 男性多见,1530岁。90%以上病人HLA-B27阳性,71,骶髂关节:从下2/3开始向上发展,多双侧发病 早 期:关节边缘模糊 第二期:骶髂关节软骨受侵蚀,间隙假性增宽 关节面锯齿状破坏,周围骨质硬化 第三期:关节间隙变窄消失,骨性强直,病变 趋于停止 脊柱改变:下腰椎上行性改变,骨突小关节浓密,关节间隙狭窄融合;椎旁韧带增生钙化形成骨桥,呈竹节状。,C T 表 现,72,强 直 性 骶 髂 关 节 炎,7

9、3,74,(五)骨肿瘤与肿瘤样病变,良性骨肿瘤:骨瘤、骨样骨瘤、骨软骨瘤、骨巨细胞瘤 恶性骨肿瘤:骨肉瘤、软骨肉瘤、转移性骨肿瘤 肿瘤样病变:骨囊肿、骨纤维异样增殖症,75,部位:主要发生于膜内化骨的骨骼,最好发于颅面骨,少数见于四肢骨 分型:致密型、松质型、混合型 Gargner综合征多发性骨瘤并肠道息肉或软组织肿瘤,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骨瘤(Osteoma),76,致密型:半球形或分叶状扁平突出的致密影,边缘光滑,内与皮质相连,局部软组织受推移 松质型:密度似板障或磨玻璃密度,多见于鼻骨 混合型:少见,外部为致密骨,内部为松质骨,C T 表 现,77,骨 瘤,78,骨样骨瘤(Osteoid

10、 osteoma),部位:半数以上发生于下肢,胫骨、股骨多见,85%发生于骨皮质,其次是骨松质、骨膜下 30岁以下青少年多见,男多于女 症状:进展缓慢,疼痛明显,夜间痛,可用水杨酸类药物缓解(eg 阿司匹林)为其特点 病理:肿瘤由瘤巢和 周围硬化两部分组成,两者间为环行充血带,79,瘤巢: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的低密度灶,中心部可有不规则钙化或大块状骨化,周围有低密度晕环。增强扫描有中度强化 瘤巢周围:不同程度硬化环或广泛的皮质增厚,但很少累及骨皮质一周 较平片易于发现隐蔽的小骨瘤,明确肿瘤部位(如:鼻窦、外耳道内的肿瘤),C T 表 现,80,骨 样 骨 瘤,81,骨 样 骨 瘤,82,骨软

11、骨瘤(0steochondroma OR exosteosis),部位:好发于长骨干骺端,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最常见 1030岁好发 病理:由骨性基底(内为骨松质,外为骨皮质,与母骨相连)、软骨帽和纤维包膜组成,83,症状:无明显症状,或有压迫症状,局部畸形,靠近关节者可有活动障碍 CT表现:骨皮质和骨松质均与母骨相连续的骨性突起,表面有软骨帽覆盖,软骨帽内可见钙化,84,骨 软 骨 瘤,85,86,87,88,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病(Hereditary multiple osteochondroma),较单发者易于恶变,1120%恶变为软骨肉瘤 恶变征象:已停止生长的肿瘤突又增大,并伴疼痛

12、,软骨帽不规则增厚,瘤内钙化、骨化影增多,基底部及骨干有破坏,89,90,91,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部位:长管状骨骨端,股骨下端最常见,其次为胫骨上端,桡骨下端 2040岁成年人好发 症状:进展缓慢,无明显症状,随病情进展可有酸胀、局部麻木、隐痛,可发生病理性骨折。恶变者疼痛剧烈,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局部压痛,表皮潮红,静脉怒张,92,病理:级良性级组织活跃级恶性 组织学分级不完全代表生物学性质及预后。、级有时与临床、X线表现不符,级比较吻合 CT表现:偏心性囊性膨胀性骨破坏,骨壳完整或残缺,少数有薄层硬化缘。病灶内为软组织密度(CT值2070Hu)和

13、/或液性囊腔,可有致密清晰的骨性间隔,93,腰骶椎骨巨细胞瘤:巨大分叶状软组织肿块,突向腹腔或盆腔内。 增强:明显强化,CT值增加超过50Hu 恶性者:病灶边界模糊,间隔少,临近骨干有筛孔状骨破坏,可有骨膜反应、骨膜三角,软组织肿块,94,骨 巨 细 胞 瘤,95,96,97,98,99,骨肉瘤(Osteosarcoma),发病年龄:460岁,以1525岁最多(占75%)男多于女 部位:30岁以下好发于长管状骨,50岁以上多见于扁骨。四肢骨中膝关节附近最常见(股下胫上),其次为肱骨和股骨近端;扁骨中髂骨最常见,100,症状:疼痛、肿胀、关节障碍 实验室检查: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以溶骨型更明显。

14、术后碱性磷酸酶可作为肿瘤活动情况的指示,101,局限性髓腔硬化 局限性溶骨性破坏 肿瘤骨 骨膜反应、骨膜三角 残留骨 髓腔扩张 软组织肿块 病理性骨折,C T 表 现,102,成骨型:以髓腔硬化、瘤骨形成、骨膜反应为主,同时伴有程度不一的溶骨性破坏 溶骨型:以皮质、髓腔溶骨性破坏为主,瘤骨和骨膜反应不显著,但软组织肿块较明显,易发生病理性骨折 混合型:最多见,兼有成骨与溶骨改变,C T 表 现,103,增强:肿瘤组织不均匀强化,近中心部位可有不强化的坏死区;强化区密度明显高于正常肌肉组织,其中可有小的不规则形更高密度血窦,肿瘤周围有较多肿瘤血管影,104,骨 肉 瘤,105,106,107,1

15、08,109,软骨肉瘤(Chodrosarcoma),发病年龄:原发性:40岁(继发于内生软骨瘤、骨软骨瘤、骨纤、软骨黏液样纤维瘤等) 部位:膝关节附近的长管骨干骺端,少数在骨干,扁骨多见于骨盆 症状:进展缓慢,症状轻于骨肉瘤,青少年原发性进展快症状重;成年人继发性进展慢症状轻,预后好,110,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其内可有低密度囊变区,边缘不规则,清晰或不清晰 瘤内钙化:散在、不规则,边缘模糊。典型为:环形、绒毛状,以瘤基为中心放射状散开 周围骨质改变:侵蚀性、压迫性骨破坏 骨膜反应少见 增强:不均匀强化,边缘模糊,其内可有强化间隔。分化高的肿瘤,密度较均匀,强化程度较轻,软组织边界清,破坏

16、区边缘较锐利,111,软 骨 肉 瘤,112,转移性骨肿瘤(Metastatic tumor of bone),在人体各系统转移中,骨转移仅次于肺、肝脏居第三位 部位:红骨髓区或骨松质内(椎体、颅骨、骨盆、肋骨、长管骨干骺端) CT价值:灵敏,但不适宜大范围搜索检查,113,溶骨型:斑状、大片状或膨胀性囊状破坏,不规则,边缘相对清楚,无硬化,少有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体积不大,可发生病理性骨折。脊柱多累及附件 成骨型:生长缓慢。片状、棉絮状结节状高密度影,骨小梁结构消失,无软组织肿块,无骨膜反应 混合型:兼有成骨与破坏,C T 表 现,114,转 移 性 骨 肿 瘤,115,116,117,118,骨纤维异样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正常骨组织被异常增殖的纤维组织所代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