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二板块 3大必考题型命题热点大预测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74502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3.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二板块 3大必考题型命题热点大预测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二板块 3大必考题型命题热点大预测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二板块 3大必考题型命题热点大预测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二板块 3大必考题型命题热点大预测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二板块 3大必考题型命题热点大预测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二板块 3大必考题型命题热点大预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二板块 3大必考题型命题热点大预测(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第二板块 3大必考题型命题热点大预测通过研究全国卷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高考命题是有一定规律可寻的:8个选择题,“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与航天”“电场”这3大考点几乎每年各有一题,另外5题集中在“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能量与动量”“磁场”“电磁感应”“交变电流”“物理学史、直线运动、物体的平衡、电路及动态分析”等几个方面选择命制;2个实验题,力学、电学各一道;2个计算题,力学一道,主要考查运动学、动力学或能量问题,电学一道,主要考查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或电磁

2、感应综合问题。考前依据高考命题规律针对押题,不但与高考形似,更与高考神似,锁定命题范围,押题更高效。选择题押题练(一)牛顿运动定律(必考点)1两个物体A、B的加速度aAaB,则()AA的速度一定比B的速度大BA的速度变化量一定比B的速度变化量大CA的速度变化一定比B的速度变化快DA受的合外力一定比B受的合外力大解析:选C加速度a,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因此加速度a大,速度v、速度变化量v均不一定大,速度变化一定快,故选项A、B错误,选项C正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力的大小与质量和加速度两个物理量有关,而题意中未涉及物体A、B的质量大小关系,因此它们所受合外力的大小关系也无法确

3、定,故选项D错误。2竖直向上抛出一物块,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则物块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过程中,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解析:选C物块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a,因此在上升过程中,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加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到最高点加速度大小等于g。在下降的过程中加速度a,随着速度增大,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增大得越来越慢,加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加速度方向始终向下,因此C正确。3多选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5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同时撤去大小分别为15 N和10 N的两个力,其余的力保持不变,关

4、于此后该物体的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5 m/s2B一定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等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C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2.5 m/s2D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大小是5 m/s2解析:选BC根据平衡条件得知,其余力的合力与撤去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撤去大小分别为15 N和10 N的两个力后,物体的合力大小范围为5 NF合25 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得:物体的加速度范围为:2.5 m/s2a12.5 m/s2。若物体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撤去的两个力的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大小

5、可能为5 m/s2,故A错误。由于撤去两个力后其余力保持不变,则物体所受的合力不变,一定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等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故B正确。若物体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撤去的两个力的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由于撤去两个力后其余力保持不变,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故D错误。4从t0时刻开始,甲沿光滑水平面做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甲;乙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从t0时刻开始受到如图乙所示的水平拉力作用。则在04 s的时间内()A甲物体所受合力不断变化B甲物体的速度不断减小C2 s末乙物体改变运动方向D2 s末乙物体速度达到最大解析:选D速度时间图

6、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从题图甲中可知甲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不变,即加速度恒定,所以合力恒定,A错误;从题图甲中可知甲的速度先减小后反向增大,B错误;由题图乙知:乙所受的拉力先沿正向后沿负向,说明乙在02 s内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24 s内沿原方向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2 s末运动方向没有改变,2 s末乙物体速度达到最大,C错误,D正确。5.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内,用细线将质量均为m的两个球a、b分别系于箱子的上、下两底的内侧,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球相连接,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下端细线对箱底的拉力为2mg,箱子的质量为M(m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7、)()A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为Mg2mgB中间弹簧的弹力大小为mgC剪断连接球b与箱底的细线瞬间,b球的瞬时加速度为2gD剪断连接球a与弹簧连接点的瞬间,a球的加速度为3g解析:选C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地面的支持力等于系统的重力,即:FN(M2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地面受到压力大小为(M2m)g,故A错误;对b受力分析,b球受到重力、中间弹簧的弹力和细线的拉力,F弹F拉mg2mgmg3mg,故B错误;剪断连接球b与箱底的细线瞬间,b球受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b球的瞬时加速度ab2g,故C正确;剪断连接球a与弹簧连接点的瞬间,弹簧

8、对a球没有弹力,a球上细线的拉力发生突变,等于a球的重力,a球的瞬时加速度aa0,故D错误。6长途客运站的安检机中输送行李的水平传送带匀速转动,乘客把一袋面粉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上,在出安检机之前已经和传送带相对静止,结果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白色的径迹,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传送带的速度越大,径迹越长B面粉质量越大,径迹越长C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越长D释放的位置距离安检机末端越远,径迹越长解析:选A面粉释放后没有初速度,相对传送带向后运动,摩擦力向前,面粉做匀加速运动,当和传送带速度相同后做匀速运动。匀加速过程加速度ag,初速度为0,末速度等于传送带速度v,径迹的长度等于二者的相对位移即vt,可

9、知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越短,选项C错。径迹长度与释放位置和面粉质量无关,选项B、D错。传送带速度越大,径迹越长,选项A正确。7一重物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开始竖直向上做直线运动,其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图像在01 s、34 s阶段为直线,13 s阶段为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第2 s末拉力大小为0B第1 s内的拉力大于第4 s内的拉力C第2 s末速度反向D前4 s内位移为0解析:选B根据图像可知,第2 s末加速度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合外力为零,所以拉力等于重力,故A错误;根据图像可知,第1 s内的加速度为正,方向向上,则拉力大于重力,第4 s内的加速度为负,方向向下

10、,拉力小于重力,所以第1 s内的拉力大于第4 s内的拉力,故B正确;根据图像可知,04 s内,重物一直向上运动,2 s末速度没有反向,故C错误;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根据图像可知,前4 s内位移为正,不为零,故D错误。8如图甲所示,建筑工地常用吊车通过钢索将建筑材料从地面吊到高处,图乙为建筑材料被吊车竖直向上提升过程的简化运动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前5 s的平均速度是0.5 m/sB整个过程上升高度是30 mC3036 s材料处于超重状态D前10 s钢索最容易发生断裂解析:选D根据vt图像可知:010 s内材料的加速度a0.1 m/s2,05 s位移xat2

11、0.152 m1.25 m,所以前5 s的平均速度是0.25 m/s,故A错误;通过速度时间图像包围的面积求出整个过程上升高度为:h(2036)1 m28 m,故B错误;3036 s内材料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向下,所以处于失重状态,故C错误;前10 s材料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材料所受的拉力大于重力,1030 s匀速运动,材料所受的拉力等于重力,3036 s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材料所受的拉力小于重力,比较可知,前10 s钢索最容易发生断裂,故D正确。9在水平的足够长的固定木板上,一小物块以某一初速度开始滑动,经一段时间t后停止,现将该木板改置成

12、倾角为45的斜面,让小物块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沿木板上滑,若小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小物块上滑到最高位置所需时间与t之比为()A.B.C. D.解析:选A木板水平时,物块的合力是滑动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小物块的加速度a1g,设滑行初速度为v0,则滑行时间为t;木板改置成倾角为45的斜面后,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小物块的合力F合mgsin 45fmgsin 45mgcos 45小物块上滑的加速度a2,滑行时间t,因此,故A正确,B、C、D错误。10多选如图所示,在水平光滑桌面上放有m1和m2两个小物块,它们中间有细线连接。已知m13 kg,m22 kg,连接它们的细线最大能承受6

13、 N的拉力。现用水平外力F1向左拉m1或用水平外力F2向右拉m2,为保持细线不断,则()AF1的最大值为10 N BF1的最大值为15 NCF2的最大值为10 N DF2的最大值为15 N解析:选BC若向左拉m1,则隔离对m2分析,Tmm2a则最大加速度a3 m/s2对两物块系统:F1(m1m2)a(23)3 N15 N。故B正确,A错误。若向右拉m2,则隔离对m1分析,Tmm1a则最大加速度a2 m/s2对两物块系统:F2(m1m2)a(23)2 N10 N。故D错误,C正确。11.某位同学在电梯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在0至t3时间段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随时间t变化如图所示,以竖

14、直向上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vt图、Pt图(P为物体重力的功率大小)及at图可能正确的是()解析:选C由于该题没有告诉弹簧的拉力与重力大小之间的关系,可以依题意,分三种情况讨论:(1)若F1mg,则0t1时间内电梯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即速度等于0或速度保持不变,加速度等于0。四个图线没有是可能的。(2)若F2mg,则F1mg,在0t1时间内电梯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向下,加速度的方向向下,为负值,所以D是不可能的;则物体0t1时间内可能向下做加速运动,速度为负,或向上做减速运动,故A、B是不可能的;而t1t2时间内受到的合外力等于0,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不变,又由Pmgv,可知

15、t1t2时间内重力的功率不变,故C是错误的。(3)若F3mg,则F1mg,F2mg,在0t2时间内电梯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都是向下,加速度的方向向下,故A、B、D是不可能的;F3mg,可知在0t1时间内向下的加速度大于t1t2时间内向下的加速度,而t2t3时间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速度图像如图,速度的方向向下,重力的方向也向下,由Pmgv可知,图C可能是重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故C是正确的。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只有C选项是可能的,A、B、D都是不可能的。12多选如图所示为儿童乐园里一项游乐活动的示意图:金属导轨倾斜固定,倾角为,导轨上开有一狭槽,内置一小球,球可沿槽无摩擦滑动,绳子一端与球相连,另一端连接一抱枕,小孩可抱住抱枕与之一起下滑,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且保持不变。假设抱枕质量为m1,小孩质量为m2,小球、绳的质量及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析可知B小孩与抱枕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C小孩对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