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培训计算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874472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培训计算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培训计算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培训计算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培训计算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培训计算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培训计算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培训计算题(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知识点归纳 计算题,目 录,第一类型 启动-整体-NPV (净现值),第二类型 计划-时间-PERT(三点估算法),第三类型 计划-时间-CPM(关键路径法),第四类型 计划-风险-EMV(期望货币值),第五类型 控制-沟通-EVM(挣值分析),第六类型 控制-采购-合同金额计算,净现值(NPV) 是反映投资方案在计算期内获利能力的动态评价指标。 投资方案的净现值是指用一个预定的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分别把整个计算期间内各年所发生的净现金流量都折现到投资方案开始实施时的现值之和。,第一类型 启动-整体-净现值的计算(NPV)-1,C I: 第t年的现金流入量 CO

2、: 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 n: 方案寿命期 i : 基准收益率,公式:,第一类型 启动-整体-净现值的计算(NPV)-2,答案: C,解答:NPV= 1139000 / (1+10%)2= 941322,第一类型 启动-整体-净现值的计算(NPV)-3,解析: 第一期的净现值值为 = 330/(1+10%) = 300 第二期的净现值为 = 440/(1+10%) 2= 363 第0期的净现值为 =-630 项目的净现值 = 各期的净现值之和 = -630+300+363=34,某项目各期的现金流量表如下:,设贴现率为10%,则项目的净现值约为()? A.140 B.70 C.34 D.6,第一

3、类型 启动-整体-净现值的计算(NPV)-4,净现值的经济含义是反映项目寿命期的获利能力。 1、NPV0,表明项目的收益率不仅可以达到基准收益率的水平,而且还能进一步得到超额的现值收益,项目可行; 2、NPV=0,表明项目的投资收益率正好与基准收益率持平,项目可行; 3、NPV0,表明项目的投资收益率达不到基准收益率水平,难以达到期望水平,项目不可行。,第一类型 启动-整体-净现值的计算(NPV)-5,根据未来值计算现值 : PV = FV / (1+)n 根据现值计算未来值 : FV = PV * (1+)n PV货币的现值 FV货币的未来值 折现率(从现值计算未来值称利率,从未来值计算现值

4、称折现率) n计息周期,基础:FV 、PV计算,第一类型 启动-整体-净现值的计算(NPV)-6,例:借款1000元,借期3年,年利率为10%,试用单利法计算第三年末的未来值是多少?,未来值计算(Future Value): 未来值指本金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的本利和(已知PV求FV) A、单利未来值计算(单利法-指仅仅以本金计算利息的方法) FV = PV(1+n) PV是现值,FV是未来值,n是周期,为利率,解: PV=1000元 =10% n=3年 三年末的未来值 FV=PV(1+n )=1000*(1+3*10%)=1300元,第一类型 启动-整体-净现值的计算(NPV)-7,例:某项目投资

5、1000元,年利率为10%,试用复利计算第三年末的未来值是多少?,B、复利未来值计算(复利法-指用本金和前期累计利息总额之 和为基数计算利息的方法,俗称“利滚利”) FV = PV(1+) n PV是现值,FV是未来值,n是周期,为利率,解: PV=1000元 =10% n=3年 三年末的未来值 FV=PV(1+ )n =1000(1+10%)3=1000*1.331=1331元,第一类型 启动-整体-净现值的计算(NPV)-8,例:计划3年后在银行取出1300元,试用单利法计算现在需要一次存入银行多少钱?(年利率为10%),现值计算(Present Value) : 现值是指未来收到或付出的

6、一定资金相当于现在的价值,可由未来值求得。 (已知FV求PV) A、单利现值计算 PV= FV/(1+n) PV是现值,FV是未来值,n是周期,为利率,解: PV=1000元 =10% n=3年 现值 PV= FV/(1+n) =1300/(1+3*10%)=1000元,第一类型 启动-整体-净现值的计算(NPV)-9,例:计划3年后在银行取出1300元,则现在需要一次存入银行多少钱?(年利率为复利10%),B、复利现值计算 PV = FV/(1+) n PV是现值,FV是未来值,n是周期,为利率,解: PV=1000元 =10% n=3年 现值 PV = FV/(1+) n =1300/(1

7、+10%) 3 =976.71元,第一类型 启动-整体-净现值的计算(NPV)-10,例:某企业年初从银行借款200万元,年利率3%。银行规定每半年计息一次并计复利。若企业向银行所借的本金和产生的利息均在第三年年末一次性向银行支付,则支付额为多少?(注:3年期复利现值系数为0.956317,6年期复利现值系数为0.914542,3年期复利终值系数为1.045678,6年期复利终值系数为1.093443),解: 已知PV求FV;每半年计息一次,3年计息6次 n=6,方法1:6年期复利终值系数 200*1.093443=218.6886,方法2:年利率3%,半年利率 =1.5% FV=PV(1+)

8、 n=200*(1+1.5%) 6=218.6887,第二类型 计划-时间-PERT(三点估算法) -1,计划评审技术 PERT (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一种面向事件的网络分析技术,可以在单个活动历时估算涉及不确定性时,被用来估算项目历时。 PERT把采用历时的乐观估算、悲观估算以及最可能估算进行加权平均而计算出的历时应用于CPM。,PERT历时估算公式,时间期望值 : Te = (O + 4M + P)/6,Te 为时间期望值;O为最乐观时间;M为最可能时间;P为最悲观时间;,标准差 : te = (P O)/6 te 为(单个活动

9、)期望时间的标准差,标准方差 : te 2= (P O)/6 2 te 2 为(单个活动)期望时间的标准方差,第二类型 计划-时间-PERT(三点估算法) -2,例:公司的某项目即将开始,项目经理估计该项目10天即可完成,如果出现问题耽搁了也不会超过20天完成,最快6天即可完成。根据项目历时估计中的三点估算法,该项目的历时为(1),该项目历时的估算标准差为(2) 。 (1)A10天 B11天 C12天 D13天 (2)A2.1天 B2.2天 C2.3天 D2.4天,解答: 1.B T=(O+4M+P)/6 = (6+4x10+20)/6=11,2.C =(P-O)/6 = (20-6)/6=2

10、.3,第二类型 计划-时间-PERT(三点估算法) -3,注意: 1 = 68.26% 2 = 95.46% 3 = 99.73%,第二类型 计划-时间-PERT(三点估算法) -4,例:A任务持续时间悲观估计为36天,最大可能估计为21天,乐观估计为6天。那么A行为在16到26天之间完成的概率有多大? A.55.70% B.68.26% C.95.46% D.99.73%,解答:1.求出历时天数 T=(36+4x21+6)/6=21,2.求出 , = (36-6)/ 6 = 5,3.由 可知 21+5=26 ,21-5=16, 因此1626天落 在1 分布内,由1 的概率为68.26%,答案

11、: B,第二类型 计划-时间-PERT(三点估算法) -5,Te A-B = 3 te A-B = 0.33,Te B-C = 7 teB-C = 1.0,Te C-D = 5 te C-D = 0.67,要求完工时间在16天的概率?,解答: 总期望工期: Te total = Te A-B + Te B-C + Te C-D = 3+7+5 = 15 天,计算 的目的 :为 每一项活动 和 关键路径 设置一个 置信区间,总标准差:,第二类型 计划-时间-PERT(三点估算法) -6,在15 天完成的概率为50%,16天处于1 范围内,1 的概率为68.26%,则16天完成的概率为:,50%

12、+ 68.26% 2 = 84.13%,第二类型 计划-时间-PERT(三点估算法) -7,例:某项目计划,估算工作量为8人10天,误差为2天,则以下理解正确的(天指工作日) A.表示活动至少需要8人天,最多不超过10人天 B.表示活动至少需要8天,最多不超过12天 C.表示活动至少需要64人天,最多不超过112人天 D.表示活动至少需要64天,最多不超过112天,分析: 1.如果使用8个人,那么误差2天, 则这个活动102,最少8天,最多12天,2.如果使用1个人,那么8(102), 则这个活动最少64人天,最多96人天,答案:B,第三类型 计划-时间-CPM(关键路径法) -1,第三类型

13、计划-时间-CPM(关键路径法) -2,活动的时间属性,CPM 分析步骤,1. 将项目中的各项活动视为有一个时间属性的结点,从项目起点到终点进行排列; 2. 用有方向的线段标出各结点的紧前活动和紧后活动的关系,使之成为一个有方向的网络图; 3. 用正推法和逆推法计算出各个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最晚开始时间,最早完工时间和最迟完工时间,并计算出各个活动的时差; 4. 找出所有时差为零的活动所组成的路线,即为关键路径;,ES,LS,DU,EF,LF,Activity Name,ES:最早开始 LS:最迟开始,EF:最早结束 LF:最迟结束,第三类型 计划-时间-CPM(关键路径法) -3,使用正推法

14、计算最早开始日期(ES),最早结束日期(EF), 使用逆推法计算最迟开始日期(LS),最迟结束日期(LF), 开始节点ES为0时:总时差= LS ES 或LF EF;工期=EF-ES或LF-LS; 自由时差=紧后工作的ES 此活动的EF 开始节点ES为1时:总时差= LS ES 或LF EF;工期=EF-ES+1或LF-LS+1 自由时差=紧后工作的ES 此活动的EF 1,开始节点ES为0时,开始节点ES为1时,第三类型 计划-时间-CPM(关键路径法) -4,Start,End,0,0,0,2,A B E F,关键路径:,2,8,8,11,8,13,13,17,0,4,17,17,17,14

15、,17,13,13,8,8,2,2,0,13,9,0,0,6,0,9,0,第三类型 计划-时间-CPM(关键路径法) -5,Start,End,1,1,1,2,3,8,9,11,9,13,14,17,1,4,17,17,17,15,17,14,13,9,8,3,2,1,13,10,0,0,6,0,9,0,A B E F,关键路径:,第三类型 计划-时间-CPM(关键路径法) -6,任务D提前四周完成。这对项目期限产生什么影响? A项目期限没有任何改变 B期限减少一周 C期限减少三周 D期限减少四周 描述该变更之前原关键路线的任务顺序为何?,解答:原来关键路径是:B-C-D-F-K-L 历时21周,D的任务提前4周完成,则关键路径变为 B-G-H-L 此时历时为18周,比原来少3周,第三类型 计划-时间-CPM(关键路径法) -7,CPM特点 1.关键路径上的活动持续时间决定了项目的工期,关键路径上所有活动的持续时间总和就是项目的工期。 2.关键路径上的任何一个活动都是关键活动,其中任何一个活动的延迟都会导致整个项目完工时间的延迟。 3.关键路径上的耗时是可以完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