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5节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859689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5节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5节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5节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5节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5节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5节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5节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新人教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节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对应学生用书第25页)识记基础梳理1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1)方向:自西向东(2)周期:一个恒星年,约为365日6时9分。(3)速度公转位置时间公转速度A点远日点7月初较慢B点近日点1月初较快从时间上看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从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上看,近日点比冬至日靠东,远日点比夏至日靠东。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含义: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约为23.5。(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如下图)理解要点突破1与黄赤交角相关的数据关系(1)

2、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即图中。(2)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即图中90。(3)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即图中。2黄赤交角变化影响(1)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在南北纬23.5之间。(2)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将永远直射赤道,地球上将不存在四季的变化,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类型也会消失。 运用考向通关读图,完成12题。1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A020NB020SC20N23.5ND20S23.5S2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B北温带范围变小C全球极夜范围

3、扩大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解图流程1C2.A第1题,若EF为赤道,则POF为P点纬度值,由图可知POF70。结合题干中“P点出现极昼现象”可知,太阳直射点最低纬度为20N。第2题,若EF为公转轨道面,PQ为地轴,则由图中可知黄赤交角为20,黄赤交角变小,则福州冬至正午太阳高度变大,北温带范围变大,全球极昼(夜)范围缩小,悉尼夏季昼变短。(2018长沙市雅礼中学期中)登封观星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市(约34N,113E),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天文台建筑。观星台上有两间小屋,小屋之间有一横梁,台下正北方有一“长堤”(图1),每天正午,横梁的影子会投在“长堤”上,利用它可以了解四季变化。据此完成第34

4、题。 【导学号:92040018】3当地球由丙处向乙处运动期间,正午时横梁在“长堤”上的投影逐日移动方向为()A东B西C南D北4若黄赤交角变小,则夏至日该地正午时横梁在“长堤”上投影的位置有何变化()A变远B变近C向南移动D向西北移动3D4.A第3题,根据地球公转的特点可知,当地球由丙处向乙处运动期间,是从秋分到冬至,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降低,影子增长。结合材料中方向可知,横梁在“长堤”上的正午投影逐日向北移动。第4题,若黄赤交角变小,北回归线的纬度变低,该地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小,投影变长,所以向北变长,即该地正午时横梁在“长堤”上投影的位置变远。考点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5、及计算(对应学生用书第26页)识记基础梳理1典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2变化规律时间变化特点重要节气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图1中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图3中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秋分日图2代表的时间是每年的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太阳直射该地(除赤道外),该地昼长夜短,但不一定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各地夏至日这一天昼最长,南半球各地冬至日这一天昼最长。 理解要点突

6、破1昼夜长短变化规律(1)季节变化规律北半球昼夜长短年变化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均昼夜等长,且距春分(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长短差值越小。(2)纬度分布规律对称规律: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夜长相等,例如23.5N的昼长等于23.5S的夜长。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变幅规律: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极昼、极夜规律: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昼夜长短状况规律: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哪个半

7、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无关。2昼夜长短变化的判断要“五看”“五定”(1)看昼夜弧长,定昼夜长短晨昏线把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与夜弧,所求地所在的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则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如下图)(2)看直射点位置,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的状况。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如下图)(3)看直射点移动,定昼夜长短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的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向哪个半球(南、北)移动,哪个半球的昼

8、将变长,夜将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如下图)(4)看直射点位置,定极昼极夜范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太阳直射赤道,无极昼极夜现象;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极点周围出现极昼,南极点周围出现极夜;太阳直射南半球,正好相反。(5)看直射点位置,定日出日落方位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正东日出,正西日落。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东北日出,西北日落(极昼、极夜地区除外)。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东南日出,西南日落(极昼、极夜地区除外)。3昼夜长短的计算(1)根据昼(夜)弧的长度计算昼长,夜长(2)根据日出日落的地方时计算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昼长时数(12

9、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3)根据纬度的分布特点进行计算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昼长)相等。例如,40N的昼长等于40S的夜长。(4)根据时间的分布特点进行计算同一纬线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有两个日期相同(除二至日),且这两个日期近似关于二至日对称。如下图:a与b两个时间的昼长、夜长是相同的,c与d两个时间的昼长、夜长也是相同的;b与c两个时间中,b时间的昼长等于c时间的夜长。运用考向通关考向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手驾驶

10、“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下图为依次航行的航线图。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青岛()A日出东南方向B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C昼长较广州短D昼短夜长解图流程答案B(2016上海高考)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6050402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D依据正午太阳高度90两地纬度间隔,以及北京纬度为40N,可计算

11、出三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纬度分别为10N、0、10S。又因为是在连续三个月内的测量,可判断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结合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可知,D选项正确。(2017全国卷)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见下图)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完成下题。3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C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BB对:11月至次年4月太阳大多数时间直射南半球,结合纬度可知,该地会出现极夜现象,因此进行轮胎测试有些日子只能在夜间进行。A错:当该地出现极

12、夜现象时,无日出日落现象。C错:寒潮主要是由高纬度向低纬度蔓延,因此该地经常受北方寒潮侵袭。D错:3月21日前后到4月,该地昼长夜短,因此白昼时长大于12小时,极夜期间白昼时长为0,因此最大差值应大于12小时。考向2昼夜长短的计算(2018南昌高三统考)下图为某日120E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45题。 【导学号:92040019】4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该日,可能在7月初B该日,长春日出方向为东南C该季节,正值尼罗河枯水期D该季节,马达加斯加岛昼长于夜5甲地日落时刻为()A19时B17时 C18时D20时思维流程4A5.B第4题,读图可知,70N日出为0时,结合昼长的公

13、式:昼长(12日出)2,推出70N为极昼,故太阳直射20N,可能为7月初,故A对;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日出东北,日落西北,B错;马达加斯加岛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昼短夜长,故D错;此时北半球为夏季,尼罗河进入汛期,C错。第5题,读图可知,甲地日出为7:00,根据昼长的公式:昼长(12日出)2,甲地的昼长为10小时,再结合昼长公式:昼长(日落12)2,日落为17时,选B。下图示意我国某楼盘的方位和北京时间15点时的太阳光线,该日南面阳台太阳照射的时长为9小时40分,据此回答67题。楼盘方位示意图6该地该日昼长约()A9小时40分B10小时40分C12小时40分D13小时40分7该楼盘北面阳台该日阳光

14、照射的时长最接近()A1小时B2小时C3小时D4小时6C7.C第6题,首先以两分日为例计算南北阳台的阳光照射时间。两分日昼长12小时,日出方向为正东,当太阳光线东偏南40时,南面阳台才能照到太阳光。结合地球自转速度可知,需时间2小时40分,据此可计算出阳台有阳光照射的时间为9小时20分。该日南面阳台太阳能够照射的时间为9小时40分,比两分日长20分,说明下午太阳照射时间比两分日长20分,则昼长要比两分日长40分钟,为12小时40分。第7题,北面阳台的照射时间就是该日昼长减去南面阳台的照射时间。考点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应用(对应学生用书第28页)识记基础梳理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高度角叫做太阳高度(如图甲所示)。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