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霞浦县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59652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霞浦县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福建省霞浦县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福建省霞浦县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福建省霞浦县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福建省霞浦县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霞浦县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霞浦县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座号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填入答案卷中。 3.考试结束,考生只将答案卷交回,试卷自己保留。第I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 2分,共计48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神农无制令而民从”这句话出自淮南子,该书系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作,目的是反对汉武帝推行的政治变

2、革。从治国思想看,与这句话的主旨最为接近的是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2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并提出“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与当时儒家的思想相比,墨家更注重A区别等级名分 B讲求实际功利 C维护血缘关系 D强调重义轻利3下列材料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石向上天祈祷。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于是积极组织灭火。这说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而世俗理性逐渐占据上风。A B C D4宋代以后,以“孝义治家”的义门大量出现,如浙江浦江县“义门郑氏”,历经宋元明三代传颂不息,在明代更被朱元璋赐以“江南第一

3、家”的美称。义门的大量出现可印证A江南门第观念较为盛行 B世家大族操控着地方政局 C儒家伦理受到社会重视 D宗教组织受商品经济冲击5北宋时,民间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柳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这说明A宋词只在民间流行与发展 B宋代文学日益商品市场化C宋词婉约派占据主导地位 D文学平民化、世俗化趋势6右图为苏轼治平帖局部,对该作品书体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笔画圆匀,富图案美B字体方正,规范标准C任情纵性,美感极佳D行云流水,清晰活泼7元杂剧包公戏中的包公是廉洁正直、机智善断的清官。明传奇中包公的形象渐趋神化,权力无限

4、扩大,民间更尊其为明法致公、为民请命的“司法之神”。包公形象的变化反映出A市民阶层主导法制观念的变迁 B明代法治的理性精神丧失殆尽C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强烈向往 D明传奇较元杂剧艺术成就更高8“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据材料推断,该思想家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最好途径是A慎思明辨 B反省内心 C格物致知 D穷究物理9以下是一份不完整的某历史人物表,据信息判定此人是姓名称号思想家籍贯思想主张主要成就提出“众治”的主张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生卒年16131682年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10有清代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

5、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小说教化功能的推广 C市民阶层的壮大 D贵族奢侈生活的影响11历史学家陈旭麓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文中的“进门”、“落户”是指A引进西方科学技术 B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C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D创建近代办学模式12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中国应创设新式海军,以后又建议清政府聘请洋人指导中国工匠制造战舰,还提出在闽粤两省的科举考试中增设水师

6、一科,达到一定水平即可授予科甲出身。对魏源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重视海防,寻求强国御敌之策 B中体西用,探索自强求富之路C改革科举,创建近代新式学堂 D固守传统,维护天朝上国尊严13梁启超、唐才常等在要求学生“熟读噩梦明夷待访录日知录等书”之后,与学生共同研习时“发挥民主民权之说而引申其绪,以启发思想”。这一做法意在A革除传统儒学教育的弊端 B弘扬明末清初的民权思想C增强学生的政治民主认知 D培养学生的民主革命精神14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提出,孔子假托尧舜禹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主张。这种说法引起士大夫阶层的轰动,张之洞写了本劝学篇对康有为进行抨击。康有为此举旨在A学习西方,传播启蒙思想 B粉饰自

7、己,扩大社会影响C去伪存真,揭露历史真相 D托古改制,倡导变法维新15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而是转到探索民主社会在欧美为何可能,而在中国又为什么屡屡失败。先是戊戌,紧接着是辛亥,这种悲剧的一再重演,根本原因究竟在哪里呢 ?”这主要表明当时“他们”A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认知和反思 B对欧美文明成果的肯定和赞扬C对中国社会进行深刻思考和探索 D对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16.“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上述情景出现于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8、D新文化运动时期171919 年 8 月,商务印刷馆出版了新体国语教科书,该书把生字单独列出并注音,练习有语言训练,课文材料非常口语化。经教育部审定后,成为国民学校教科书。这表明A文学革命推动了文化转型B民主和科学已成为社会共识C白话文运动深入社会底层D学校教育全盘否定传统文化18. 在北京大学1918年11月所组织的演讲中,李大钊说:“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这反映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A倡导实业救国,发展资本主义 B抨击封建道德,启蒙国民思想C反对武装暴动,主

9、张和平改良 D学习苏俄道路,宣传马列主义19毛泽东说:“农民在乡里造反,搅动了绅士们的酣梦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上述材料表明毛泽东意在A研究近代中国社会的不平衡性 B强调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重要性 C指明坚持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D揭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客观条件20右图是文革时期东方红厂出品的苏绣丝像毛泽东在延安枣园窑洞中工作,这一时期毛 泽东所写的作品可能是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新民主主义论D论人民民主专政 21下表是1912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一览表。表格反映了民国初年学校

10、地点特色中央女校北京设有六个年级,分为工艺组、纺织组等神州女校上海设国文、图画等专修科,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发展女子法政学堂上海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办学宗旨A开办女校提高女性的参政意识 B发展新式女子教育已成为社会共识C培养妇女参政已成为普遍现象 D妇女成为享有公民权利的社会成员22从1949年到1978年的将近三十年间,人们误把 “一大、二公、三纯”的平均主义当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这个角度看,邓小平理论着眼于A“怎样建设中国共产党” B“什么是社会主义”C学习资本主义社会制度D“怎样管好中国共产党”23邓小平时代记载:“1978年,邓小平与美国工商界人士交谈中,鼓励美国商

11、人对华投资,中国商品可供出口,用来购买技术。”“(他)允许市场逐步发育,使人们获得经验,让制度适应更加开放的经济。”材料佐证当时邓小平最具远见的是A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将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市场经济结合C促成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伟大的构想24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基层民主B主要矛盾走自己的路市场经济 邓小平理论C主要矛盾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D社会主义中国特色 初级阶段 科学发展第II卷(非选择题,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 18分,27题 16分,28题 18

12、分,共计52 分。)25.(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摘自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材料二 如果一种思想成为拥有权力的意识形态而笼罩一切,这时,会有一些空洞的套话反复,这些话语不仅会常常写在书里而且会成为背诵的教条,甚至当作生活的金科玉律我曾经相当注意明代和清朝初期,皇权运用普遍主义的真理观念对思想的垄断和遏制。摘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思想“保守方面”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董仲舒和朱熹在加强君主专制方面思想的不同。(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界存在的问题,说明这一时期儒学的新发展。(8分)(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儒学生命力的因素。(4分)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宋时期各类技术在总技术构成中的比重()农业“大一统”手工业医药其它唐43247161北宋2534320南宋74339101注:“大一统”技术指通讯技术(交通运输和文化交流传播的工具等)、军事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