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59207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武威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甘肃省武威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甘肃省武威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甘肃省武威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武威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武威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甘肃省武威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请在答题卡内相应题号下作答)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21.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 增加税收 B. 恩泽贵族 C. 实现民族融合 D. 削弱王国势力22. “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此令出自()A. 汉武帝 B. 宋太祖 C. 明太祖 D. 清雍正帝23. 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其积极意义有()极大地限制了皇

2、帝的权力 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有力地促进了地方自主意识的增强A. B. C. D. 24.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A. 虎门销烟 B. 鸦片战争的爆发C.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D. 辛丑条约的签订25. 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B.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C. 规定了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D.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26“双亲大人膝下敬禀者:近来山东、青岛二问题均大失败,京津学界大为愤恨。而今,若不极力争之,则将一落千丈,吾国之无日矣!”。该信件叙述的事件是()A辛亥革命 B新

3、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五卅运动27.东北民歌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皆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A一二八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28有学者指出“纵横历史,毛泽东是目前最伟大的人。他最有智慧,因为他在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民族独立的失败中,找到了成功之道。”毛泽东所找到的中国革命成功道路是()A以城市为中心进行革命 B以农村包围城市C以马列主义为思想指导 D进行国民大革命29.文献记录片走进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头发,毛打趣的说:“打了三个战役

4、,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三个战役是()淞沪会战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辽沈战役。A B C D30“文化大革命”期间,还是国家主席的刘少奇竟遭到抄家和人身迫害,这一事件最突出地表明了()A国家的法律遭到严重践踏 B不能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C党的民主机制遭到严重破坏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1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事件是()A参加日内瓦会议 B参加亚非会议C中美关系的改善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32.俞可平在60年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写道:“中国共产党把自己建立的新政权,称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最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追求。”其中“根本政治追求”的根本体现是( )A.一国两制 B

5、.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3.2017元旦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8年。它的发表在当时引起巨大的反响,被看成是海峡两岸关系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是因为它( )A.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B.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C.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D.倡导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34.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在他统治时期()A. 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B. 雅典民主政治确立C. 雅典民主政治初步发展 D.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35.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罗马的“

6、伟大”是指()A. 议会制度 B. 民主制度 C. 法律制度 D. 邦联制度36.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开启了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河。该法案旨在限制()A. 平民的权力 B. 商人的权力 C. 教会的权力 D. 国王的权力37列宁说:“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当然继承者”。这里所指的“优秀文化成果”主来源于()A法德意 B美德法 C英美法D英法德38.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39. 下图漫画反映的是()A.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7、D. 欧洲联盟的建立40下列关于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A苏联解体后两级格局变成了单极格局 B第三世界的崛起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C中国和美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D即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无法控制当今世界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40分)63(20分)历史图表、图片蕴含了丰富的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材料二: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了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比例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1979年,修订后的“选举法”规定,采

8、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2010年春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修改为1:1。请回答:(1)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一、图二、图三反映的主要政治特征分别是什么?并归纳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8分)(2)据材料二说出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纵观人大代表选举方式的演变,简述新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了怎样的演变轨迹?(12分)64(20分)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它们采用了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形成了“冷战”格局。材料二:在长期的“冷战”过程中,世界局部地区战争不断。材料三:自20世纪80年代后

9、,中国对外政策进行了调整。一方面,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另一方面,还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1)材料一中的“它们”是指哪两个国家?二战结束后,它们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列举两件历史大事来说明材料二中的“世界局部地区战争不断”?(12分)(2)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目前,世界政治格局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依据材料三,列举参与的地区性组织?(8分)高一历史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21-25 D C C B A 26-30 C B B D A31-35 D C B D C 36-40 D D A A D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40分)63(20分)(1)政治特征:图一:君主专制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图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图三社会主义民主制度(6分)发展趋势: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2分)(2)变化:由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变为无记名投票;由等比选举变为差额选举;由代表名额比例偏向城市变为城乡平等;(9分)轨迹: 形势日趋完善;以法治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进程(3分)64(20分)(1)美国苏联;美苏从战时的盟友变成了对手;朝鲜战争、越南战争(12分)(2)多极化趋势加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8分)认识不够深刻全面,没能做到内心外行,表率化人。对照党章和焦裕禄等先进模范典型,感觉自己对党性锻炼标准不高、要求不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