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南宋的乱世词心 课外自读学案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858902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南宋的乱世词心 课外自读学案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南宋的乱世词心 课外自读学案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南宋的乱世词心 课外自读学案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南宋的乱世词心 课外自读学案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南宋的乱世词心 课外自读学案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南宋的乱世词心 课外自读学案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南宋的乱世词心 课外自读学案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南宋的乱世词心课外自读李清照词四首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整体感知】1主旨内容词人通过对梦境的叙述,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懑及奋力挣扎的苦闷,同时在词中“我报路长嗟日暮”句,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2艺术特色(1)以虚写实整首词都是描写梦境。在现实中的苦闷和伤感,在梦境中希望得到解脱。有所思方有所梦,梦境的描写曲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幸福的追求。(2)豪放风格这首风格豪放的词,意境阔大,想象丰富,确实是一首浪漫主义的好作品。【随堂练笔】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题。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

2、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下面对这首宋词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借写实之景,为梦魂所思作了铺垫。B上片首先写夜色将尽,满天云雾中略见曙光,移动的天河中就像有千帆飞舞。C“仿佛梦魂归帝所”意思是说,作者仿佛脱离了尘世,进入了天帝生活的境界。D全词结尾,作者寄希望于得到“风”的帮助,进入一种美好的生活境界。AA项,“借写实之景”错误,应为借写想象中的景象为后文作铺垫。2结合全词来看,“我报路长嗟日暮”中的“嗟”具体包含了哪些思想内涵?_【答案】怀才不遇的伤感,前途渺茫的慨叹,希望远离尘俗、去仙境中生活的

3、渴望。3梁启超评价这首词说:“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理由。_【答案】同意。诗人把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离骚逍遥游和神话传说化入词中,通过神奇的想象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构成气势恢弘、格调雄奇的意境。它与诗人其他作品的清丽、婉约的确很不相同。【名句鉴赏】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鉴赏】描绘出一幅仙境一般的壮丽景色。这里,“星河”即银河。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天空连接着那像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霞,这些云霞又是和晨雾连在一起,显得曙色朦胧;而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银河中波涛汹涌,像要使整条河翻转过来似的;河中许许多多帆船在滚滚的大浪中颠扑,风帆摆动得像在银河中起

4、舞一样。这是写天上的云彩,可谓千姿万态。虽然写的是作者在梦中所幻想的自然景象,但这一幻想无疑是她在人生道路上历尽艰难险阻、流徙奔波之苦的潜意识所促使的。所以,在它里面既有壮丽的一面,又有艰险的一面。它展现出一个晨雾迷茫、云涛翻腾、银河滚滚、千帆竞渡的开阔境界。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整体感知】1主旨内容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为怀念初婚不久离家远行的丈夫赵明诚而写的一首抒情小令。它集中抒发了作者对丈夫的深笃爱情,吐露了夫妇各居一方的相思之苦。2艺术特色(1)移情入景,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作者在这短短的小词中,创造了完整感人的意境,表达了强烈的思想感情,采用移情入景的表现方法,把自己真挚、深沉的思想感

5、情融入客观世界的景物之中,又借着对景物的描写将它巧妙地抒发出来。(2)清淡朴实的语言这首词语淡情深,不事雕琢,言有尽而意无穷。前人评论说:“易安一剪梅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七字,便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其实寻常不经意语也。”这个评语对全词来讲也很对,不过“不经意语”却自着意锤炼中来。【随堂练笔】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红藕香残玉簟秋”,描述池塘中的荷花色香俱残,席子已生秋凉。在这秋的氛围中

6、,突出了词人形单影只的孤寂之感。B“云中谁寄锦书来”言不得夫君书信的记挂和相思。“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借收到书信后登楼望月,表达词人的思念之情。C“花自飘零水自流”兼提落花、流水两个意象,与上片“红藕香残”“独上兰舟”呼应,感伤于夫妻分离中的年华消逝。D“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时,由己推人,想见对方的愁思,既见写作手法的高明,也足见双方感情的深笃。BB项,“借收到书信后登楼望月,表达词人的思念之情”理解错误,“收到书信”于文无据。2“花自飘零水自流”中的“自”用得妙,请简要分析。_【答案】这句话是说眼前的落花流水可不管你的心情如何,自是飘零东流。这一句含有两个意思:“花自飘零

7、”,是说她的青春像花那样空自凋残;“水自流”,是说她丈夫远行了,像悠悠江水空自流。李清照既为自己的红颜易老而感慨,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让它白白地消逝而伤怀。这种复杂而微妙的感情,正是从两个“自”字中表现出来的。这就是她之所以感叹“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关键所在,也是他俩真挚爱情的具体表现。【名句鉴赏】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鉴赏】相思之情笼罩心头,无法排遣,蹙着的愁眉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其内心的绵绵愁苦挥之不去,遣之不走。“才下”“却上”两个词用得很好,把真挚的感情由外露转向内向,迅疾的情绪变化打破了故作平静的心态,把相思之苦表现得极其真切形象,表达了绵绵无尽的相思与

8、愁情,独守空房的孤独与寂寞充满字里行间,感人至深。这和李煜相见欢中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有异曲同工之妙,成为千古绝唱。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整体感知】1主旨内容醉花阴是李清照的前期作品。当时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远游在外,李清照写这首词寄给丈夫,用婉转含蓄的笔调,表达了无比深笃的相思之情。2艺术特色(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此词艺术上一个特点是“物皆着我之色彩”,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2)新颖凝练的语言,鲜明生动的形象以生动的形象表达感情。“诗用形象思维”,这首词主题是抒发离别之苦、相思之

9、情,但全词没有明写相思,而是以委婉含蓄的笔墨表达出来。【随堂练笔】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题。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1下列对这首词的内容与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薄雾浓云”,渲染了一种阴沉忧郁的氛围;“愁永昼”,极言白昼漫长没有尽头,暗示了词人的孤单寂寞。B“佳节又重阳”中的“又”字,有很浓的感情色彩,表明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突出了伤感的情绪。C“凉初透”的“凉”字,一语双关,不但写出重阳节时候天气的萧瑟,更含蓄地反映出诗人心境的凄冷。D“东篱把酒”是为了排遣离愁,

10、“暗香盈袖”更触动了愁绪,“销魂”是愁的表现,“瘦”字是愁的深化。BB项,“表明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理解错误,应为“表明词人独过佳节已非一回”。2李清照的醉花阴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_【答案】上片从天气写起,转而写室内情景,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下片写重阳这天赏菊饮酒的一幕,暗写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3请赏析“人比黄花瘦”中“瘦”字的妙处。_【答案】“瘦”字一般用来形容人,在此作者用来形容花,富有新意,形象生动。【名句鉴赏】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鉴赏】比喻巧妙是这首词广为传诵的重要原因之一。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如“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

11、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天还知道,和天也瘦”(秦观水龙吟)等等。但比较起来却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写得这样成功。原因是,这首词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词里出现的那种多愁善感、弱不禁风的闺阁美人形象,也正是这样创造出来的,读之亲切。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整体感知】1主旨内容这时李清照已经50多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丈夫病死、文物丧失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感情。2艺术特色(1)准确传神的语言本词语言并不华丽,但却极富感染力,如上片用“风住尘香”写现实之景,

12、不但含蓄,更能让人体会到作者内心的失落与哀愁。(2)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本词作者在对景物进行了描绘刻画之后,用一种虚拟的情景,来揭示自己连解脱的希望也没有的绝望境地,从而使内心感情的表达更加充分。虚实结合,增加了作者悲愁的厚度与广度,使本词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随堂练笔】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说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风住”暗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尘香”不仅在写落花已化作尘土,也借此比喻青春时光的易逝。B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