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剩州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地理12月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57914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剩州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地理12月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北剩州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地理12月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北剩州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地理12月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北剩州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地理12月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北剩州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地理12月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剩州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地理12月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剩州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地理12月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湖北省荆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12月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 一、 选择题(30小题,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下图表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据此完成13题。 1、对图中省份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省位于华北地区 B丙、丁两省气候类型相同C甲、乙两省都位于黄河水系 D丙、丁两省以河流为界2、对图中省份的物产表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省天然气、石油丰富 B丙、丁两省铁矿、草原资源丰富 C甲、乙两省煤炭、森林丰富 D丙、丁两省有色金属、水

2、资源丰富3、在甲、乙两省兴建交通线路遇到的主要障碍是A冻土 B地形崎岖 C台风 D寒潮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经纬网图。读图完成4-5题。4、该地区西部有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该地理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外流区与内流区和旱地耕作区与水田耕作区的分界线B.亚热带与暖温带和森林与草原分界线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和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D.第一、二级阶梯和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5、有关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区河流一年有两个汛期 B.该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贫瘠C.该地区光热充足、降水丰富 D.该地区地广人稀、商品率低读下图(黑点表示直辖市或省会城市),回答6-8题。6、图中数字与所代表的城市的连线

3、,正确的是 A-海口 B-西安 C-福州 D-乌鲁木齐7、关于图中各城市及其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的服务范围比小 B图中各城市的功能在全国的地位相同 C城市所在的地区轻工业发达 D所在省区濒临海洋,与台湾省经贸联系紧8、目前,我国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有 A城市绿地面积比重大,城市经济活动空间狭小 B城市交通工具数量迅速增加,城市交通拥挤 C城市化水平高,大量人口涌人城市,就业困难,基础设施压力大 D城市环境质量较差,大量高素质人才迁移到农村,城市发展缓慢图为“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示意图”。人口净迁入区是指迁入人口数大于迁出人口数的区域;反之,为人口净迁出区。

4、读图回答9-10题。9、主要因资源开发而引起人口净迁入的省级行政区有:A广东 B江苏 C新疆 D黑龙江10、关于我国不同地区人口迁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南各省区均为人口净迁出区 B西北各省区均为人口净迁入区 C东南沿海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入区 D东北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出区读图,完成11-12题。11、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 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 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12、根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年蒸发量变化速率指标

5、能够反映蒸发量的时间变化。如“-40mm/10a”表示年蒸发量10年间减少了40毫米。读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2930题。 13、对我国年蒸发量变化趋势叙述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蒸发量变化最大 B.华北地区蒸发量呈增加趋势C.长江中下游地区蒸发量呈增加趋势 D.全国大部分地区蒸发量呈增多趋势14、下列选项与我国大部分地区地表蒸发量成正相关的是纬度 海拔 风速 气温 空气污染程度A. B. C. D.雪线是永久冰雪带的下界,受气温和降水共同影响。下图甲表示我国沿87E山地雪线的变化,图乙表示我国沿29N山地雪线的变化。读图回答15-17题。 15、推断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A. 从南向北逐渐升

6、高 B. 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 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D. 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16、我国山地雪线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位于A喜马拉雅山北坡和南坡 B冈底斯山和西藏东南部C喜马拉雅山北坡和阿尔泰山北坡 D喜马拉雅山南坡和阿尔泰山北坡17、图乙中地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 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B. 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 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 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8-20题。 18、该流域:A雨水是河水主要的补给来源 B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C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 D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19、该流域的

7、主要环境问题是: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地面沉降20、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 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 D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图是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21-22题。21、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中均有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B.山地针叶林带C.山地荒漠带D.山地冰雪带22、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它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A.降水B.下渗C.蒸发D.地表径流下图是我国北方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该地农业种植方式的调查情况,据此回答23-24题月份1

8、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传统方式冬小麦玉米休耕西瓜冬小麦现代方式休耕小拱棚西瓜(地膜覆盖)玉米冬小麦玉米休耕23、从传统种植方式看,该地区的农作物熟制是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三熟24、现代种植方式改变农作物熟制的主要途径是A.发展灌溉 B.依托生物技术 C.改善温度 D.保持土壤水分据报道,长江三角洲刀鱼价格近年疯涨。渔民说,刀鱼以前一网还能打到10来条,近年能打到6、7条,今年究竟能打到多少不容乐观。据此回答25-26题。25、长江刀鱼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有 生产及生活污水大量排入 全球气

9、候变暖,影响鱼类正常繁殖 不合理捕捞对渔业资源的破坏 酸雨危害,长江水酸化A B C D26、 下列有利于长江刀鱼可持续生存的措施有修建水库,减少洪涝灾害 上中游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发展科技,进行人工养殖 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A、 B C D降雨量是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径流深度是指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27-28题。27、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A湖泊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积雪融水28、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A地表风沙少 B山麓青青草 C树上柑橘红 D草场牦牛

10、跑地形起伏度=(最高海拔-最低海拔)(1100 km2范围内的平地面积/100 km2)/500。读沿102E和35N我国地形起伏度图,完成29-30题。29、下列地形单元,位于图示范围内,起伏最明显的是A.江南丘陵B.藏北高原 C.天山山地D.横断山区30、图中四地所在地形区A.平均海拔高于B.在的西北方向 C.为和的界线D.都为平原地形二、综合题(4小题,共40分)31(10分)下图为我国两地区山脉与河流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描述乙图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5分)(2)比较甲图中渭河和汉江的水文特征的异同。(5分)32(7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第22次亚太经合组织(英语缩写

11、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召开期间,在大家的努力下,北京终于一扫雾霾,绽放出蓝色的天空,简称为“APEC蓝”!“人努力,天帮忙”,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1月10日欢迎晚宴致辞中总结出“APEC蓝”的成功原因。(1)“APEC蓝”形成的“天帮忙”指的可能是什么。(3分)(2)为留住“APEC蓝”,列举个人能做的“人努力”。(4分)33(12分)读“黄河三角洲示意图” 和“渤海水质等级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如今在她的下游出现了“悬河”,下图能正确表示黄河的地上河河段的是( )(双选)(4分)(2)简要分析图中800mm等降水量线东段(运河以东)向北凸出的

12、主要原因。(3分)(3)阐明渤海水质严重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在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近岸的原因。(5分)34(11分)依据我国不同地区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 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3分)材料二 兰州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白兰瓜的不利影响,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使白兰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2)说明砂砾层对白兰瓜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3分)材料三 (3)说明此段长江的水源补给情况。(2分)(4)试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此处长江多峡谷的原因。(3分)参考答案1-30:BDBCA ADBCC CAACD CDABC BDCCA BCBDC31(10分)(1)以(低山)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众多,流量大,水流急;以酸性红壤为主,较贫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广布,物种丰富;有色金属、磷矿等资源丰富。(合理即可。)(5分)(2)相同点:都有夏讯(1分) 不同点:汉江流量大、汛期长、无洁冰期、含沙量小(4分)32(7分)(1)大风;降水;地面升温,逆温消失,空气对流旺盛等(每点1分,共3分)(2)出行尽可能利用公共交通、或骑自行车、或步行;节约(或适度消费)、清洁消费;积极参与绿化;增强环保意识等(每点1分,答对4点即可得4分)。33(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