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市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57810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诸暨市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省诸暨市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江省诸暨市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浙江省诸暨市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浙江省诸暨市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诸暨市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诸暨市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二语文注意: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所有选择题的答案填涂到答题卷上。一、 语言文字运用题(选择题每题分,总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间()断 尸骸(hi) 绯(fi)闻 怏(yng)怏不乐B. 攒(u)射 偏袒(tn) 谂(sh)知 殒身不恤()C剽(bio)窃 请帖(ti) 龟()裂 长歌当(d)哭D汲(j)取 镌(u)刻 笑靥(y) 言简意赅(gi)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A老人倒地无人敢扶的报道屡见不鲜,原因是人们怕扶起老人后反被诬陷为造事者,做好事反而没有好下场。B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炼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屡次为之感叹。C曼妙的文身在美女的背部,加强了她的妖娆和蛊惑;病变的皮肤布满令人生厌的泡疹,颓败的肉体紧紧踩住灵魂的脚后跟。D有的人先拟提纲,写起来文思如泉,一气呵成;有的人搜肠刮肚,一筹莫展,写成后会让人读了如坠五里云雾之中。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才能阻止劣质食品甚至有害食品登堂入室。B现代自然科学不止是研究单个的事物,还要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

3、发展过程,研究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这就使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体系。C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D当它们形成了向日葵群体之时,便互相手拉着手,一齐勇敢地抬起头来了。这时你会发现那偌大一片向日葵林子,竟然没有一株瘦弱或是低矮的向日葵。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播出后,基层干部们不仅看了觉得真实,而且收视率、点击量一路走高,受到了观众的热捧。B.据最新消息显示,重庆大学出版社近期对“思想家和思想导读”丛书正式立项,今年将出版其中10本。由于翻译量大,目前已有近30位译者参与其中

4、。C.热门专业成了就业“老大难”,不能不让人反思。某一专业的命运,取决于高校和学生的选择,关键看高校如何设置专业与学生如何选择专业,以及高校如何培养学生与学生如何塑造自身。 D.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努力创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5假如你在下列不同场合说话,最得体的一项是( )A.同学请你帮忙出黑板报,你说:“马上学业考试了,没空!”B.你在教室拖地,碰到同学的鞋子,你说:“对不起,没有弄脏吧?”C.同学要求你为某事保密,你说:“我向来一言九鼎,你放心!”D.校团委书记请你主持元旦文艺晚会,你说:

5、“区区小事,何足挂齿!”6“冬尽梅花点点”是一副春联的上联,请选出作为下联最恰当的一句( ) A春来微风缕缕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 D万户栖柳依依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1)大鹏翻飞如故,飞向生之解放。欢乐着,也痛苦着, ;痛苦着,却也欢乐着, 。 (2)人之爱兰,爱它无梅香, ;爱它无松坚 :爱它无竹节, 。 就因为飞之艰难 就因为艰难地飞着 却柔而韧 却清新怡人 却兰心蕙质 A. B. C. D.8“广场一枚铜币悲伤地很隐密 / 它在许愿池里轻轻叹息”这句歌词“移情于物”,给人以“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之感。下列歌词,也运用这种手法的选项是( )A回忆是抓

6、不住的月光 / 握紧就变黑暗 B戒指在哭泣 / 静静躺在抽屉 / 它所拥有的只剩下回忆C新的一天是一匹忠诚的马 / 总是准时到达 D飘荡在春去秋来的日子里 / 是苦苦隐藏的心事 9标点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B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让她签上一个名。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生哲学,儒家坚持以修身为本,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10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不全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 室仅方丈 腹犹果然B 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列坐其次C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海运则将徙于南

7、冥D. 亦将有感于斯文 形容枯槁11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而御六气之辩B 见狱吏则头枪地 虽趣舍万殊C夙遭闵凶 悟言一室之内D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其翼若垂天之云12下列文言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之二虫又何知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B.悟言一室之内C.彼且奚适也 D.死生亦大矣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齐谐者,志怪者也 B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C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D我決起而飞14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B.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

8、矣C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D.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引以为流觞曲水15.下列对课文长亭送别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全折可以分为四部分,它们分别是写赴长亭路上的场面、长亭饯别的场面、临别叮嘱的场面和分手 后的场面。 B这一折戏,有头有尾,有一相对完整的故事,有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是一个有机 的整体。 C“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两句使客观景物带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构成了一种“无我之境”。 D张生在爱情方面和莺莺是一样的真挚,但在对待功名方面,却也还有些许留恋,这就使得莺莺对二 人的前途有着深深的忧虑。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一)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6-1

9、7题。(选择题每题3分,共6分) 关于物种起源,如果一个自然学者,对于生物的相互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它们的地理分布、地质上的连续以及其他的此类事实加以思考,就可能得到如下的结论: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然而这样的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也还是不充分的。除非等到能够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的极其完善的构造和相互适应。自然学者们常常把变异的唯一可能原因归之于气候、食物等外界条件,从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把像啄木鸟的构造,它的足、尾、嘴、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捉取树皮里面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又如槲寄生

10、,它生长在某几种树木上以吸取养料,需要鸟类传播它的种子,更因为它是雌雄异花,必须依赖昆虫才能完成传粉作用;如果说这种寄生物的构造,以及它与其他数种不同生物的关系,是外界条件或植物的习性导致的结果,也同样是不合理的。 所以,洞察变化和相互适应的方法是极其重要的。我开始观察的时候,便觉得细心研究 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会给了解这个难解的问题提供最良好的机会。结果没有使我失望,我经常获得在家养状况下的变异的知识,虽然不完备,却能给研究提供最良好的和最安全的指导。此项研究虽然通常为自然学者们所忽略,我却要冒昧地表示我对于它的高度价值的确信。由于这种理由,我把“摘要”的第一章用来讨论“在家养状况下的变异”

11、。我们将看到大量的遗传变异至少是可能的,并且,同等重要或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将看到,人类的“选种”在积累连续的微小变异中具有何等巨大的力量。然后,我要讲一讲物种“在自然状况下的变异”。次一章将考察全世界整个生物界中的“生存斗争”,那是依照几何级数高度繁生的不可避免的结果。因为产生的每一物种的个体比可能生存的多得多,因此各生物间便经常不断地发生生存斗争。任何生物如果能以任何方式发生有利于自己的,纵使是微小的变异,它在复杂的而且时常变化中的生活条件下,将会获得较好的生存机会,它自然地被选择了。由于坚强的遗传原理,任何被选择的变种,将会繁殖它的新的和变异了的类型。16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12、物种会发展它新的和变异了的类型,以获得更好的生存机会,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自然学者们认为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的,它是从其他物种变异而来的。作者认为这样的结论缺少根据,并不正确。C.我经常获得家养状况下的变异知识,它能给研究物种演变提供最良好的和最安全的指导。D.作者从研究家养状况下的变异得出:生物大量的遗传变异是可能的,并且会受到人类“选种”的影响。17对划线句的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槲寄生的生长与繁殖的方式,是外界条件和植物本身的习性共同导致的结果。B.以槲寄生为例,说明一切生物(包括植物)的构造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都是十分复杂而又难以解释的。C.在研究槲寄生时,往往同研究其他生物一样

13、,对它的结构以及其他数种不同生物的关系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D.我们想正确解释生物的构造以及它与其他数种不同生物的关系,就不能归因于某一方面,槲寄生就是一个例证。(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每小题3分,共6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

14、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